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马俊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马俊斌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锹峪第二小学 马俊斌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21 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 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 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不仅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能力培养

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当 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对课堂教 学的兴趣不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枯燥 等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对小学信息技 术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氛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这与多 种因素有关,学生初次接受这门具有新颖性的课程的时候是有 浓厚兴趣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教师的教学形式与其 他科目并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但是与其他 科目不同的是,信息技术涉及很多抽象方面的知识,学生理解 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对这 个方面还不够注意,就会导致学生对信息课程的兴趣逐渐降低,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来说有 很大的抽象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要 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信 息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学生不必对所有的内容都掌握,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能够节省 时间、提高效率。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很多内容,例如教学内 容、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教师在备课过 程中进行思考,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努力使各个 环节都能做到完善,并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备 课中要精心设计导语,用精彩有趣的导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 课堂教学做准备。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 利用这一点进行导人,例如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向学生展 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期待中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 教学环节也注意多样性和互动性,总之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 内部动机。

其次,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 课堂中教师注重知识讲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对很多知识都 采取讲解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帮 助学生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如ppt、flash 动画等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把静态的 知识直观化,降低课程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小学生都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肯定,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肯定, 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 行鼓励和表扬,用激励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进行理论学习并不 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 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重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练,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动脑,更要求学 生动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 讲得过多过细,有些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信息技术课 程与其他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空洞的理论 知识,而是掌握实际应用和实际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要把讲和练相结合,教师讲的内容要尽量简练,注重让学生 棍据所讲知识进行动手操,也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穿 插知识讲解,这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 果也得到提高。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学习知识的目 的是进行应用,特别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很多知识都 是在实践和应用中得到学习和巩固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 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 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打字时,教师可 以举行打字比赛,可以有中文和英文多种形式,学生对课堂活 动有很大的积极性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课件 制作的过程中,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制作简单的课件, 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到课件中来。当然在课件制作中会涉及到学 生不会操作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 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 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另外教师要随时进 行提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探 索兴趣。

总之,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积极对信息技术教学进 行改革,培养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 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马俊斌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马俊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