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干化学与流式细胞联合尿液分析复检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论文_魏洪泉

魏洪泉

(通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通河1509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应用的复检标准制定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选取60例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6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液检测,并以显微镜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显微镜检共检出52份尿液标本为阳性,需进行复检,复检率为86.67%;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08%、87.50%、96.67%、3.33%、1.67%。结论:在尿液复检中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有效筛选出需要进行复检的尿液标本,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干化学;流式细胞仪;显微镜检;尿液复检

尿液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尤其是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尿液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测项目。尿干化学检测是尿液检测的传统方法,但由于其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故临床上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流式细胞仪检测,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应用的复检标准制定及应用效果,特于2015年1月~12月选取60例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液检测,并以显微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复检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效果进行论证。现将研究数据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5年1月~12月选取60例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肾内科23例、泌尿科16例、内分泌科11例,包括3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为(48.07±25.14)岁,进行研究前,患者均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自愿配合研究。

1.2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采集患者的新鲜尿液10ml作为尿液检测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液检测,再以每分钟1500r的速度对尿液标本进行持续5分钟的离心处理,将上清液倾倒,采用一次性吸管取出离心管底部残留的尿液,置于尿沉渣定量板上进行显微镜检,对需要复检的阳性标本进行观察和统计,由至少2名尿液检测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观察和诊断。

1.3观察指标

以显微镜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假阳性率)、漏诊率(假阴性率)进行统计。显微镜检正常参考范围为红细胞计数在0~3/HP范围内,白细胞计数在0~5/HP范围内,透明管型在0~偶见/LPF范围内,超过正常参考范围即为阳性;尿干化学阳性判定: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均为阳性;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参考范围为红细胞≤15个/μl,白细胞≤18个/μl,透明管型≤2.5个/μl,超过该正常参考范围即为阳性[1]。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

2结果

在复检标准下,显微镜检共检出52份尿液标本为阳性,需进行复检,复检率为86.67%。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08%(51/52)、87.50%(7/8)、96.67%(58/60)、3.33%(2/60)、1.67%(1/60),共出现1例漏诊、2例误诊。见表1:

表1 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3讨论

尿液检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肾脏疾病及肾脏损伤中。原则上,进行尿液检测时需对每份尿液标本进行规范化的显微镜检查,但由于显微镜检查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每一份尿液标本均进行规范化显微镜检查,会大大延长患者的检测结果等待时间,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均较为不利,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诊断准确性高的尿液检测方法,以缩短检测结果等待时间,尽早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

尿干化学检测是一种传统的尿液检测方法,主要是对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等有形成分进行检测,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均为阴性,如尿液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可初步判断尿液标本为阳性,这种检测方法较为简单,但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加上这种尿液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具体数量,导致尿液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对疾病的临床治疗较为不利[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单,在尿液检测过程中逐渐开始应用尿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这种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属于自动化流水线分析,可对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具体数量予以显示,通过判断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是否超过正常水平范围,可对疾病作出准确诊断。尿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有效弥补了尿干化学检测的一些局限性,能够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08%、87.50%、96.67%、3.33%、1.67%,仅出现1例漏诊、2例误诊,说明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对尿液阳性标本的筛查准确性较为显著。但由于尿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尿干化学检测尽管有效减少了漏诊、误诊,但漏诊、误诊仍可能出现,故这种联合检测方法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检作为尿液检测金标准,临床上可通过对尿液标本进行尿流式细胞仪检测、尿干化学检测,对需要复检的尿液标本进行初步筛查,再进行显微镜检,可有效减少显微镜检的工作量,缩短检测结果等待时间。

综上所述,在尿液复检中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有效筛选出需要进行复检的尿液标本,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传保,樊瑾,董哲君等.干化学与流式细胞联合尿液分析复检标准的制定与应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2):116-119.

[2]荣美桃,王润琴.尿流式细胞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仪的联合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170-172.

[3]沈锋,张博,王聪等.UF-1000i尿流式分析仪及Mejer600Ⅱ尿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差异性[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3):127-128,132.

论文作者:魏洪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探析干化学与流式细胞联合尿液分析复检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论文_魏洪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