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诗文经典,提升学生素养论文_赵建英

诵读诗文经典,提升学生素养论文_赵建英

摘要: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诵读古诗文能提升人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笔者坚持把古诗文诵读与儿童养成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经典古诗文;诵读;学生;素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从春秋以来,经历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时期,都有熠熠生辉的经典诗篇。这些经典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长期闪现着耀眼的光芒。其广泛的知识、华丽的辞章、丰富的内涵,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价值

1.文化的传承

中华经典古诗文已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调查发现,学生中对经典古诗文感兴趣的仅占百分之十二左右;对经典古诗文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的仅占百分之三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迫在眉睫。

2.素养的提升

尤其是地处城乡结合地带的农村小学,经济比较发达,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大多数家长外出经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孩子基本上是跟随老人长大的,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民族优良秀文化的传承少之又少。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文化。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好课本知识,考个高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甚至于有的家长认为能赚钱就行。经典古诗文中蕴涵着的一些人文精神,在我们这些学生的身上缺失了。我们希望通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活动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领域产生一些影响。

3.习惯的养成

传统教育观认为:“养习于童蒙”,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须从小抓起。养成教育指的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等等。养成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从幼儿开始,贵在持之以恒,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经典古诗文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习惯养成方面的内容,值得当代少年儿童学习。

二、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策略

1.两个方面

(1)日常教学中诵读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会了品读古诗文的常用方法,在深入领悟古诗文内涵的基础上,变枯燥的背诵为欢快的记忆,如:经典古诗文表演读、诵读赛等。这些活动能提高了孩子们兴趣。我们还建议开展“亲子共读”,要求学生家长参与背诵。在父母亲的参与中,孩子们不仅背诵了古诗,并且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到小学毕业时,每个孩子都能背诵100首左右。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这些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积淀,孩子们将受益终生。

(2)实践活动中深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应用。如“家乡风物配古诗”的活动,如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我们则配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虹河边上的垂柳,则配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学生诗性大发,见景随吟,趣味盎然。又如“古诗故事会”,通过本地文化名人王十朋的故事,来渗透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髓,学生在故事会中,不仅熟记古诗,理解含义,而且陶冶了情操。

2.三个活动

(1)充分利用晨诵课和课前五分钟时间,诵读一篇经典诗文。定内容、定量、定期检查,做到每人达标,达不到要求者,绝不放过。

(2)每月上一节以古诗文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对古诗进行系统归类,既有效地复习了古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他们的古诗文欣赏水平。

(3)每学期开展一次赛诗会。赛诗会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划定比赛的内容、评分标准,采取抽签个人背诵和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背诵进行比赛。然后在六·一或元旦让学生根据背诵篇目,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或唱或吟,或舞或书进行表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传唱经典诗文。对得分高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创新古诗文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3.四个层面

(1)学生层面:根据个人喜好,制作经典古诗文诵读卡,随身携带,随时可读。

(2)班级层面:将学生已背诵过的经典古诗文记录在档案卡上,包括题目、背诵时间和熟练程度等,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

(3)教师层面:语文教师至少背诵一百首古诗,给学生树立榜样,并制作“经典古诗文知识小集”册子。

(4)学校层面:针对各班级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估,并列入年终专项考核。

4.五个保障

(1)时间保障:每周一节诵读课;每天晨诵十五分钟,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专门诵读经典古诗文。

(2)辅导保障:每位语文教师就是现成的班级经典古诗文诵读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无论是读音、诗意、写作背景还是诗歌意境,有问题就找语文教师。

(3)内容保障:《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论语》《弟子规》《笠翁对韵》等中华古诗文经典篇目是青少年经典诵读最好的内容保障。

(4)管理保障:经典古诗文诵读实验活动由校长整体负责宏观调控,活动的具体实施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业务上的指导由教导主任负责,具体操作由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

(5)评价保障:对活动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评估,从学生自查、组长检查、教师普查、教导处抽查和校长室评估逐级进行。学校规定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中达不到十分的学生不得评为校园小明星,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和比赛成绩纳入先进班级考核。

两个方面、三个活动、四个层面和五个保障将学校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推向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学校逐渐形成古诗文诵读的浓郁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坚持诵读的成效

经典古诗文诵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变化是令人惊喜的,真可谓是仰取俯拾,硕果累累。

1.传承文化,培养审美情趣。经典古诗文是滋养中华民族心灵的最甜美的甘露。文天祥的民族气节,杜甫的忧国忧民,范仲淹的博大胸怀,在孩子们的心灵引起共鸣。此外,古诗词的韵律感、节奏感又赋予了诗词音乐美、文采美、意境美,那骈丽典雅的汉赋,工整优美的律绝,抑扬顿挫的古风,豪放婉约的词曲,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

诵读千古美文,品味感情的荡气回肠,感受气魄的豪情万丈,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赞叹中华文化的辉煌。

2.诵读经典,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诵读古诗文可以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记忆力,激发想象力。

(1)培养感悟能力。经典诗文语言精炼,生动形象,有强烈的节奏感,富于韵律美,读来琅琅上口。在反复的诵读训练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能较好地把握语调、语速、节奏、停顿、轻重等朗读技巧,有了这种能力,自然会运用到阅读之中,提高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2)提高写作能力。同学们的语言内存越多,语言就越富于魅力;受经典诗文的熏陶越多,越容易激发写作的灵感。胸中藏锦绣,笔底起波澜。学生有了大量的积累,再有感性材料,文思泉涌,水到渠成。如下文:

大乌岛小记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 六(5)班 胡逢麟

闻说洞头县有一孤岛,颇有野趣。吾父携吾乘舟而往。舟行四五里,便见一小岛,乃大乌岛也。舟上视之,岛上一片桃红,如列锦铺秀,余甚异之。渐进,乃知全岛皆种桃树,风和日丽,桃花缤纷,故远观如锦如霞。

至岛上,游人正盛,堤上人影绰绰,欢歌笑语不绝于耳。吾往陵上而行,路甚曲折。桃花十里飘香,迷人眼帘,心中顿起得意之感,故行愈快。真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大乌花”也。

峰回路转,忽见梨树两株,花已盛开,如鹅毛大雪。旁见李树,亦乃白花。忽黑云翻墨,雷鸣电闪;白雨跳珠,乱入桃林,四下人影,皆不见矣。吾与父腹中甚饥,幸林中有一酒店,吾等入店观雨。半晌,卷地风来,云雨皆散。四野无声,唯闻犬吠。

雨止,腹饱,步行一刻钟,便至大乌岛北。有一大弥勒佛面朝大海,袒肚坐于崖上,眉开,眼笑,可爱至极。其在此已二十年矣,游人至此岛,莫不膜拜之。

攀至崖上,四面而望,不见水端,乃知此岛甚小,甚僻。然岛上海鸟甚多,三五成群,忽飞忽落,栖于海边沙地,鸣声不绝。时暖阳当空,浮光跃金,碧海蓝天,白鸟徘徊,甚为美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船家再三催促,余方登船离岛。回望海岛,余心悠然。

(本文系全国第二届小学生小古文仿写创编大奖赛获奖作品)

(3)增强记忆力。从心理学和人的生理功能来讲,小学、初中阶段是诵读经典诗文的黄金时段。诵读和积累可以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调动功能,增强记忆。如三(1)班的陈文凡同学经过两年的诵读,现已背会了《弟子规》《大学》及一百多首唐诗,八十多首宋词,十篇古文。实验班的学生不仅在背诵量上有质的飞跃,而且在记忆时间上也大大缩短。如四(1)班的胡佳豪同学刚开始背诵时,仅一首五言绝句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如今他背一首宋词只需十来分钟。

(4)激发想象力。经典诗文,很多是借助于想象来创作的,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诵读中引导学生将诗人集中凝练或跳跃省略了的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未尽之意加以补充,使画面充实起来,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入诗文的意境,使诗中美景尽现眼前,文中情意尽现脑海。这就更加会产生诵读的趣味,调动情感的倾吐,受到美的感染。

3.诵读经典,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教育最主要的不是成绩,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习惯的养成、素养的提升教育。曾经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你一生影响最大的学府是哪里?他回答是幼儿园。因为那里的教师教会我要孝敬长辈,要把大的苹果让给别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做错了事要道歉,要热爱大自然,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些最基本的品行对人的一生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流的问题日益突出。而校园暴力事件的增多,社会犯罪年龄逐步年轻化,更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孝悌”“亲仁”为核心,从五个方面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少年君子的最佳读物。 因此,我们把《弟子规》作为全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学习范本,要求全校师生人人诵读《弟子规》,及早让儿童濡染于心,简直是“把圣贤请到家里当家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熏陶教育。学生在背诵《弟子规》的同时便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有时学生们还会运用其中的句子来教育别人。

有一次一位同学借了同桌的钢笔没有及时归还,同桌说:“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瞧,孩子们在诵读中已深深地体会遵守诺言的重要性。这比平时简单的说教不知强多少倍。

五(1)班倪培侠同学平时遇见教师,总是斜视一眼,扭头继续走他的路,就像根本不认识一样。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家遇见长辈也是如此。为此,班主任教师针对这一现象在班上做了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背诵《弟子规》的“路遇长,疾趋揖”后,奇迹出现了,孩子们不但遇见教师能主动问好,而且见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也打招呼。

可见,在青少年中开展古诗文诵读大有裨益,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还使孩子在耳濡口吟、日积月累中获取圣贤思想和智慧的滋养,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成长为翩翩少年君子。

参考文献:

[1]郭齐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国学启蒙[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

[2]叶嘉莹,杨振宁,余秋雨等.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J].小学语文教师,2005(7-8).

[3]肖 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武汉:湖北出版社,2012.

[4]李振村.关于经典诗文诵读的对话[J].小学语文教师,2006(1).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 325600)

论文作者:赵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诵读诗文经典,提升学生素养论文_赵建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