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控制_股指期货论文

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控制_股指期货论文

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控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指论文,投资机会论文,风险控制论文,期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展,证券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对股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的要求不断增强。

1、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迫切性与必然性

我国1993年也曾出现过股指期货交易的试点,但当时市场条件不够成熟,使这一创新性的试验中途夭折。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却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这必将影响到我国股市健康发展。

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已经具备的条件:一是股票现货市场初具规模为股指期货的开展奠定了现货市场基础。无论在市场容量、交易手段、清算体系,还是在监管规则等各方面,都有了飞跃式发展。二是机构投资者迅速增加为股指期货的运行准备了合适的交易主体。三是期货市场的试点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丰富经验。经历了产生—快速发展—整顿—规范发展几个阶段。经过治理整顿,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走上规范发展之路。为股指期货推出提供了制度、技术与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我国目前发展股指期货存在的障碍主要是:缺乏一个平稳运行、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标的统一指数;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由于历史原因和经验上的限制,我国股指期货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没有包括在《证券法》的调整范围之内。此外,非流通股流通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2、股指期货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推出无疑会对股票现货市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并且成熟市场上股指期货对市场趋势的影响,与我国刚刚推出股指期货时对现货市场走势的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别。

第一,对股市价格波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只要股指期货交易制度设计合理,或现货市场没有重大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股指期货不仅不会增加现货市场股价的波动,反而有助于减少波动。

但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在现货市场走势较强、泡沫较大的时候,推出股指期货可能会对现货市场产生一定的打压作用。而现货市场处于低位时,因为套利的作用,股指期货的推出会促使现货市场的走强。

在极端情况下,如市场一片看空或一片看涨的情况下,股指期货也会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

此外,股指期货到期日对股价有一定的影响,即一般所谓的到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到期日对现货市场价格影响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如果未平仓合约量均小,投机短线交易占主流的话,到期效果不会太不明显。

第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短期而言,由于股价指数期货与现货股票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替代性,股指期货于上市初期可能会对现货市场产生资金排挤效应,尤其是重视指数的基金经理人及部分投机者,会将部分资金转往股指期货市场,从而降低现货市场的资金规模和股票的流动性。但就长期而言,二者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互补作用。由于股价指数期货提供了避险途径,投资者在市场风险较能掌控的情况下,投资股市的意愿也会增加。

第三,对成分股的影响。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套利交易和套期保值是两种主要的投资方式,无论采取那一种策略,都需要成分股进行对冲,因此,股价指数成份股与非成份股之差异性会越来越大。可以肯定,股指期货推出后,股价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及报酬率会有所提高。

3、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投资方式与风险控制

股指期货市场上存在着三类交易者: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套期保值者主要是为了降低已经面临的风险,投机者通过预期资产价格的变动来获取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而套利者则通过瞬间进入两个市场的交易,锁定一个无风险的收益。与此相对应,针对股指期货,存在着多种投资方式。同时,由于存在杠杆效应,股指期货的投资活动有可能加剧风险,因此,风险控制是股指期货投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3.1 投资方式

(1)指数套利。大量指数套利者的存在能够促使股票指数理性调整。即使在成熟市场上,股指期货价格仍会出现偏离,而提供市场套利机会。在我国股指期货开办之初,实际价格对理论价格的偏离机会将会较多,指数套利将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投资活动。无风险指数套利的关键在于判断两个市场的价格差异。对股指期货而言,就是要判断股指期货的实际价格与相对应的理论价格之间的差异。

当期货实际价格大于理论价格时,卖出指数期货,买入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可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当期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时,买入指数期货,卖出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2)套期保值。去年下半年的股市暴跌,使相当多的机构投资者深套其中,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目前,缺乏避险工具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而言,套期保值有两类:一是空头套期保值,持有股指期货合约的空头,对现有股票的投资组合进行保持;二是多头套期保值,即持有股指期货合约,卖空股票组合。由于我国还没有作空机制,投资者只能进行空头套期保值。套期保值中关键有两点:合约选择和套期比率。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后,一般只能获得无风险利率。

合约选择主要是合约期限的选择,一般遵循交割日最近原则,即选择与套期保值到期日之后最接近的那个交割月份。

(3)不完全套期保值。投资者并非一定要在套期保值与指数套利之间选择,还可以通过改变买卖股指期货的份数,来改变整个组合与市场的相关性,即β值的大小。

(4)直接针对股指期货的投机。由于高杠杆比率的作用,此投资方式风险较高,但收益较大。事实上,目前在发达金融衍生市场上,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中,此类投机者最多,它们承担了套期保值者转移的风险,提高了市场流动性。与股票组合的投资相比,股指期货的投资有如下优点:一是不需要花费精力于个股的选择;二是充分运用高杠杆比率,获得高额投资收益。

3.2 风险控制

在任何市场上,风险和收益都是相对应的。股指期货,相对应的现货市场就是波动剧烈的股票市场,与其他以实物期货相比,波动程度更大,风险更高。因此,理清风险来源,把握风险情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的情况来看,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杠杆效应产生风险。由于股指期货的交易是一种以保证金为担保的信用交易,杠杆式交易方式一方面可以以小博大,获得放大效应,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高风险。因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较小变动,就会带来合约价格的较大变动,再经过保证金的放大作用,投资者风险被急剧放大。

(2)期货市场投机者造成的市场风险。过分的投机往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使市场风险增加。特别是买空卖空手段的运用,投机者可以依靠庞大的资金规模,进行不正当的手段操纵市场,迫使对手在不合理价位上平仓。因此,市场风险会急剧增大。

(3)经纪公司在操作上产生的风险。一般投资者也必须通过经纪公司才能进行交易。经纪公司为了赚取足够的佣金,总是尽量争取到最多的客户。客户越多,交易失败而不履约的可能性也增加,因此,经纪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就增大。同时,经纪公司往往同时也是交易商,自身也存在着交易风险。

(4)投资者内部管理不当产生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都对操作流程及风险承当做出明确的规定。但股指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变动性大、交易规模大、流动性高等特点,要求投资者能对市场做出及时反应。操作者若事事都要对自己的上级主管汇报请示,往往会错失良机。因为市场上价格受各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的影响,变动频繁且幅度较大。

但若投资者内部管理不严,即使操作者没有严格执行高层决策形成的战略方向,如改变交易期限、交易金额,以及改变交易工具的风险系数等等,公司也很难对他进行有效监督,有可能对投资机构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交易员通过作假帐、伪造国债交易证明等各种方法,使帐面价值保持盈利,给大和银行造成了11亿美元的损失。与此极为相似的,巴林银行的交易员里森也是通过作假帐和其他证明来隐瞒交易亏损。

(4)不恰当的激励机制增大了交易员的道德风险。在一般的机构投资者,交易员的收入由薪金和利润分成构成,其中利润分成往往占有相当比例。这是一种直接的激励机制,把交易员的收入与交易收益直接联系在一起,促使交易员发挥出最大潜能,来捕捉每一个市场机会。这样,交易员可能会通过赌博性的交易策略来获得高额利润,以满足自身的利益。因为一旦操作失败,个人根本就无法偿还这部分损失,只有由所在公司承当。

在交易员的道德风险行为中,越权交易是一个典型的方面。从表面上看,越权交易是交易员的违规行为,从深层次看,却是内部管理不善、激励机制不恰当所共同形成的产物。

投资者为了预防各种风险,投资者就必须从本身进行严格的内部管理,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二是采取有效的操作策略和操作手段。

(1)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从极端的情况看,如果某一个投资者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它就能在期货市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股指期货市场上,投资者的资金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一,设定合理的资金规模。投资者的资金规模的把握主要是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是投资项目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最佳投资规模。机构投资者利用财务杠杆,通过外部融资进行期货投资,应特别考虑财务杠杆的大小。若财务杠杆过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就会受到削弱。机构投资者一方面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优势,通过积极的财务策略使投资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财务风险。因此,合理安排资金规模,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合理进行资金配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般都会进行多个市场的投资。如既投资于股指期货,又投资于股票。既可能进行股指期货或股票的单品种的投资,也可能运用这两种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套期保值。那么,不同种类投资品种之间的资金分配,以及投资组合和专项项目间的资金分配,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投资者控制风险也有重要意义。

从具体操作角度看,在资金管理风险时,还应该实现以下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定期检查和预测资金需求情况;建立资金调动限额;制定市场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计划;提取各种风险准备金等。

(2)通过操作策略控制操作风险。任何一个重大的投资计划,实际上其主要风险从决策过程即已开始。实现有效的战略性决策,是防范操作性风险的第一步。

第一,把握决策方向性的正确。从投资的最终绩效看,决策初期对市场基本政策形势判断的正确性是首要的决定条件。同时,对于有关证券行业的具有战略性的政策,也要予以充分重视,特别是要注意其中所存在的阶段性和时效性。总而言之,对后续阶段性的市场趋势有清醒的认识,是进行投资的前提。

第二,保持决策的动态调整。在不少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往往是最初阶段的酝酿过程时间很长,而后来觉得时间紧迫时,常常忽略后续的一个或数个决策环节而直接作出决定。由于缺乏关键的全面论证,导致项目在实行过程中产生顾此失彼的结果。因此,一方面保持决策的及时性,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决策的动态性,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调整。

第三,保持交易的计划性。在进行投资之前,必须制定好交易计划,避免盲目操作。交易计划应包括:(1)当前的趋势及其后势演变分析;(2)入市基点、交易方向、交易量及盈利目标;(3)市场突变或判断失误时,能承受的风险值以及止损目标。

虽然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运作风险难以准确量化,但能通过检查一系列“最坏情形”或“假设情形”来进行估计。此外,运作风险也能通过定期检查各种处理过程、文档要求、数据处理系统、应急方案和其他实际操作方法来评估,通过检查来减少控制上出错的可能性,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和限额系统的有效性。此外,还要通过一系列规章来防止这种操作上的风险,如规定每个交易员的交易范围及限额;以职位分离为重点,建立严密的制约机制,包括决策、操作、监控的分离,业务、财务、技术的分离,一线与二线的分离;交易报告制度的建立等。

(3)建立有效组织结构。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风险的控制包括高层和基层两个层次。投资机构的风险控制意识实际上取决于高层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在制度上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如美林公司,它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包括一套严密的流动性管理体系,而且还包括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公司独立的“全球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是监察市场风险、交易限度的集中程度,度量和监察所有交易活动的市场风险,以及计算遇上不同市场状况时每一交易区的盈亏。同时,公司设有全球性备用设施和资料系统计算在全球主要市场交易的营运风险,使公司对全球市场变动的情形作出迅速反应。有关部门也会利用特别报告控制营运风险,指出对帐情况及让本集团鉴定需要额外抵押品的情况。该部根据交易性质及风险类型设立相应的储备金,以应付营运失误。

另外,高层管理人员要在风险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首先自己必须对衍生工具的运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高层人员对股指期货交易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机构不出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控制_股指期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