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都有着很大的提高,也对日常的电能供应需求有着较大的改变,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该工作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就“10kV的配网的运行维护现状以及其相对应的管理模式”等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及讨论,希望能够为配电网的运行维护人员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10kV配网;运维现状;管理模式
110kV配网运维的必要性
1.1基本日常维护检修
基本日常维护检修是10KV配网运维的基础要求,从设备巡检和检测的帮助下达到10KV配网的基本检修,在自动化设备的支持下实现监测与维护。有了这些基本日常的维护检修的帮助,10KV配网可以达到尽早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
1.2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属于一种应急式的检修方式,其能够较好进行10kV配网中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处理时间紧迫缺陷的处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所有检修要素的集合属于异常处理的主要特点,10kV配网缺陷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处理,电力供应因10kV配网缺陷受到的影响也将降到最低。
210KV配网运维的现状解析
2.1缺乏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方法
陈旧落后的管理方法导致电力管理工作的艰难前行,最直接体现在10KV的运维现状中。目前我国对10KV的日常运行维护不当,管理方法不科学,在设备出故障后也不找故障原因,由此导致故障频发,用电安全得不到保障,严重浪费资源。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方法,导致10KV的运行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更无法保障用电的安全性。
2.2供电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出现局部范围内的停电等情况时,不仅会对配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损失,同时还有可能会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必要恐慌,影响社会安定。因此,传统的供电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技术人员应当寻找新的技术突破。
2.3自动化水平过低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出现了供电需求量不断提升、配电负荷显著增长的情况,这就对10kV配网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自动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广泛存在于我国10kV配网领域,难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无法第一时间确定故障位置、电力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均属于自动化水平过低对10kV配网运维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运维管理无法满足10kV配网需要自然不足为奇。
3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改进对策
3.1加强10kV配网建设
为实现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改进,首先需要加强10kV配网的建设,这种建设的加强需要体现在配电线路、网架结构两个层面,具体加强思路如下所示:(1)配电线路。10kV配网线路由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组成,在10kV配网的建设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合理选用两种线路,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选择架空裸线,采用相邻线路互为备用的方式也将为10kV配网性能的提升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10kV配电线路建设的同时,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大胆引入新式开关设备、新型故障诊断技术,即可为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基础。(2)网架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化网架结构可有效解决配网架构薄弱问题,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应结合实际灵活选用环网、双回、多分段连接等较为新型的网架结构,同时遵循“N-1”准则。在笔者的实践中发现,网架结构优化可采用手拉手线路方式,该方式的应用需在10kV主干线路装设环网开关柜、分段开关、环网开关,并按照5~6户/段、1.2~1.8km/段、2~3段/条的形式均分,均分过程需进行每条平均长度的控制,一般应控制在3.6km以内。此外,还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实际用电量合理规划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形式,10kV配网将由此实现结构标准整体升级。
3.2加大配电维修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管理水平,需要工作部门加大对配网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保证职工具有良好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意识,落实工作责任,巡查故障原因。可以依据10kV配电网络中常见的故障问题设立培训方案,这样在保证培训教学实用性的同时,也能将工作培训重点更为合理的进行掌控。
3.3加大10kV配网建设的力度
加大10KV配网建设的力度,是提高配网运维管理水平的基础。不仅要加强配电线路的建设和网架结构的建设,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大胆的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为提升配网运维管理模式做好铺垫。
3.4优化电网系统
现阶段很多配电企业的电网系统采用的是C/S的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无论是在扩充性还是维护性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电网运行维护的自动化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将系统运行模式改为B/S模式。该系统运行模式是由三层架构思维,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实现配电管理的优化,减少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B/S的配电线路运行模式是未来我国配电企业在未来几年重要的发展趋势。
3.5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
做好线路抢修工作,建立清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安排,对资料图纸、数据档案进行完善,找到电力维修的危险点,加大巡查力度,采取更多的线路养护手段。在对配网运维策略进行规划时,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正确的电力输送原则,将变压器、线路开关、电缆等设备进行交接,保证设备正常入关的同时加强对现场的监护,这样在电网线路维修安全的同时,也能对配网运维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工作基础性的同时,提升配网运维水平,科学有序的将工作推进。
3.6建立运维管理平台
为解决10kV配网运维管理自动化水平较低问题,建立配网运维管理平台属于必然选择,配网运维管理平台具备设备状况分析、故障跳闸事件告警与分析、配网停电信息展示与分析、运行状况异常事件告警与分析、配网运行薄弱环节分析等功能,这些都能够为10kV配网运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笔者的实际调研考察中发现,10kV配网运维管理平台还能够较好服务于转向业务管控,配网抢修、配网不停电作业、配网状态检修、计划检修与保电管理均属于其中典型。值得注意的是,运维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与上文提到的差异化运维管理实现高质量衔接,由此实现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必须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动化运维管理探索中,上海电力公司的经验具备较高借鉴价值,2017年以来上海电力公司结合运维管理平台投放的“五合一”增容球便属于其经验成果典型,这里的“五合一”增容球指的是实现导线电流、导线温度、环境温度、周围风速、光照强度5项数据实时采集的新型运维管理设备,该设备实现的动态增容监控解决了当地用电高峰期间供电能力受限问题,可见上海电力公司经验具备的较高借鉴价值。
结论
10kV配网运维状况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电力的应用效果,电力工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的运营问题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优化管理模式,提升配网运营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孔鹏,程世义.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探析[J].硅谷,2017,7(18):169+187.
[2]陈家慧,钮骏.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147-149.
论文作者:董定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管理模式论文; 线路论文; 网架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的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