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追踪法在内分泌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论文_翟婉春,蓝艳,罗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内分泌一科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内分泌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之间在我医院内分泌科实习护生150名,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7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法教学,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各维度评分与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95,P<0.05)。结论:通过个案追踪法对内分泌科护生进行教学,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关键词】个案追踪法;内分泌;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332-02

追踪方法学[1]是美国国籍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在医院评价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方法,该种方法强调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追踪。这种个案跟踪的宗旨在对病人就诊期间的诊疗经历,对医院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评价。该种方法的最大特点为现场评估,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内分泌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场的实景观察,对护生的护理体检,整体护理进行评估,激发出护生利用批判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倡主动发现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2]。医学的实践性非常强,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病人资料才能做到及早发现问题,早处理,防止恶性后果的出现,这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观察患者,认识患者,利用评判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3]。为了对个案追踪法在内分泌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之间在我科进行学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之间在我医院内分泌科实习护生150名,护生的年龄分布在18岁到23岁,平均年龄20.35±2.13岁,本研究已经经过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通过,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生的纳入标准

(1)完成理论课程学习,进入临床实习阶段;

(2)在内分泌科完成4周的实习过程;

(3)带教老师为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由我科按照护理部要求安排高年资护士带教。

1.3 护生的排除标准

(1)因故无法全程完成本研究;

(2)拒绝接受指定带教老师;

1.4 研究方法

将所有护生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75名,每人实习时间均为4周。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以带教老师为中心,施行跟班教育方法,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演示。

观察组采用以护生为主题的个案追踪法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周进行岗前训练,使用跟岗教学的方法,带教老师在护生进入内分泌科临床实习的第一天就向其介绍科室的环境,常见疾病种类,护理要点与重点,科室内人员,各种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内容,药品与物品的放置地点,消毒与隔离要求等等。在第一周内排班要求每位护生参与各个岗位的轮转,通过每天安排的岗位跟学,了解科室基本情况。第二周要求每名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分管6名到8名患者,参与分管患者的入院,治疗和出院的每个阶段的护理工作,方法同对照组的教学方法一致。在第3周,每名护生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独立分管2名到3名患者,在护生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对护理个案的追踪从患者入院开始,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时查看落实情况,针对重点检查的内容进行持续跟踪,评价追踪的结果。具体内容包括:(1)在入院当天办理手续,介绍责任医生与护士,环境,饮食,制度,隐私,费用,陪护等要求;(2)向患者介绍需要做的检查及注意事项;(3)介绍病情、治疗、护理,请病人配合。本周带教的重点是通过对已经完成的护理个案进行追踪,从中使护生通过个案的分析,对内分泌科的护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强化内分泌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在第四周护生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独立分管2名到3名患者,并且要求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对其分管的患者个案进行追踪,访问和分析。在本周的个案追踪分析中,除与第3周相同的根据护理路径对该个案有整体的追踪外,还需要更多的分析护生对病情的观察与预判,强化护生对病情变化资料的分析洞察能力,提高护生的应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5 研究观察指标:

在两组护生出科前由其他科室高年资带教老师对其进行综合能力评价,其中分为四个维度,护理评估,表达沟通,分析判断和临床护理,每项均以100分作为满分。

对两组护生在科室期间进行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每组护生护理的病人中随机抽取100名,利用我科室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对两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100分为满分。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使用(x-±s)表示,两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的Wilcox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生的一般情况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学历,年龄和平均理论成绩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个案追踪法是针对指定的对象进行连续性的追踪调查[4],在本研究中利用个案追踪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教学,其注重的是对护生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的综合能力教学。该方法首先强调的是观察,只有过细的观察患者,才能产生疑问,激发出护生的好奇心,并且培养护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护生在自己主动发现问题之后,会去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案,而寻找解决方案本身就是其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5]。在个案追踪教学法之中,带教老师不再是将知识灌输给护生的角色,而是一位引导者,正确的去引导护生去观察,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比如安排学生学习胰岛素的使用,不给护生现成的资料,而只给出胰岛素使用中经常碰到的各种问题,让护生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阅读相关资料,并且向科室内医生请教,在此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在快速血糖的监测,也会使护生只能在积极主动的为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的过程中才能学习到。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则更需要护生从病理上对糖尿病进行了解,并知晓何为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是什么等等,护生在自我的学习过程之中,会得到最真实的资料与最深刻的印象,其效果优于老师的单方面灌输。在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出科之前对于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中,各项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种教学方法下对于护生的培养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满意度比较中,也是观察组护生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因为在个案追踪教学法之中,强调的是护生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要想对患者进行追踪,就必须加强对其的关注,这不仅要求从疾病角度关注,而且要从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沟通。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普遍得到了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而患者的诉求也贯穿于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解决,当然满意度就会上升。

在出科考试成绩方面,同样为观察组护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护生被强行灌输各种临床知识,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不仅使护生自身产生抵触的情绪,也缺乏自我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护生能否获取知识,主要靠带教老师的水平。在个案追踪法中,强调独立思考,充分自我实践,给了护生足够的自我动手操作的平台,这显著提高了在护生在内分泌实践中的临床综合能力,使其提前进入角色。

综上所述,通过个案追踪法对内分泌科护生进行教学,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汤莉,俞玲娜,周丽华,等.个案追踪应用于护理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8):1394-1397.

[2]黄强,莫巧莉,郭宇峰,等.基于追踪方法学理论的个案追踪管理在急诊用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751-752,754.

[3]朱晶,魏琳,刘杨晨,等.个案追踪法在药物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14-115.

[4]陈志翠.个案追踪法在外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114-115.

[5]李红,王琳,沈莺,等.个案追踪法在妇产科优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2):83-85.

论文作者:翟婉春,蓝艳,罗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个案追踪法在内分泌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论文_翟婉春,蓝艳,罗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