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黄万昭

基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黄万昭

肇庆市恒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本文按照“事前预控,事中掌控,事后检测”的原则,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默认是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1],按架设方法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以投资少、维护检修方便的特点而获得广泛应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是主要目标之一。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质量控制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具体表现为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按期交工、提高施工建设经济效益几方面[2],因此本文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1 熟悉图纸资料

施工前必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资料审查,以把握设计意图,找出设计图纸资料中的不足,并联系业主方专业人员及设计部门相关人员寻求解决。设计图纸资料包括施工图、标准安装图册、施工技术规范等文件。图纸资料审查应先自审再会审,在审查同时做好记录。

1.2 完善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及编制施工计划

根据图纸资料审查结果,完善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质量安全及技术问题做好技术交底,同时依据施工网络图及材料预算制订材料采购计划。

1.3 工器具与材料准备

做好工器具的检查验收,确保其达到规范要求并满足施工需要。准备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浇灌基础的混凝土、钢筋及杆塔施工的塔具、金具、导线等。所有材料必须出具合格证及化验检测报告,并建立材料收发台帐。

1.4 加强质量培训

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质量培训,灌输“零缺陷”理念。组织学习输电线路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规范,以确保“事前预控,事中掌控,事后检测”。

1.5 线路基础复测

杆塔施工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复测,检查基础尺寸、中心桩及对角线、根开等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要求耐张转角塔、终端塔基础预偏率为3‰~7‰,以确保施工完毕铁塔不向受力侧倾斜[3]。

2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 杆塔基础

2.1.1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前,对基础型号、参数进行检查和确认。杆塔基础分为杆基础、塔基础和拉线基础,需要分清基础型式、杆塔型号和土壤状况,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坑深误差应控制在+100mm和-50mm。超挖深度≤300mm,应填土夯实处理;超挖深度>300mm,必须铺石灌浆处理。

2.1.2 钢筋绑扎

钢筋加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和下料单要求下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绑扎或焊接。为了保证预埋地脚螺栓位置的准确性,应采用钢板、角钢制作固定架,地脚螺栓应与固定架焊接牢固。在浇灌混凝土前,反复核对地脚螺栓的位置尺寸、标高,螺栓应除锈并包扎螺纹部分。

2.1.3 模板安装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裂缝、变形等缺陷,有则进行修复或替换。模板拼装后复核尺寸,一般禁止自行减小基础尺寸。拼装时接缝应该错开。拼装后,应在内侧涂刷脱模剂。模板还必须支护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灌时发生位移和变形。

2.1.4 基础浇灌

有条件时,基础应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灌。需要现场配制混凝土时,混凝土配制强度应在设计强度基础上提高15%~20%,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浇灌前将模板内积水及杂物清除。浇灌混凝土应连续完成,并安排专人振捣。浇灌过程中随时检查地脚螺栓有没有移位。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养护。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拆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杆塔组立

2.2.1 杆塔选型

杆塔选型关系到输电线路施工进度、经济效益、供电可靠性和维护性,所以应根据场地特征、运输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型式。一般来说,地势平坦、便于运输的区域宜选择混凝土电杆或预应力混凝土电杆;而运输不便、施工困难的山区宜选用铁塔型式。

2.2.2 施工准备

首先,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一般要求基础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当立塔作业已采取有效防范水平推力措施时,可以在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70%条件下进行组立施工。然后清点和检查塔材,有变形缺陷时必须矫正。

2.2.3 杆塔组立

杆塔组立方式分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电杆常采用整体起立方式,铁塔多采用分解组装方式。整体起吊适用于交通方便、吊车可进场情况。选用吊车应根据塔身重量、塔与吊车间距等确定。吊装前必须先确认线路方向,起立后直线塔横担与线路方向成90°角,转角塔横担与线路方向成45°角。起吊时吊点必须在杆身重心之上,以防杆身摆动。起吊钢丝绳必须用卡扣固定好,杆身上半部分要用揽风绳进行固定。角钢塔一般采用分解组立方式,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安装作业。

2.3 架线施工

2.3.1 架线准备

架线前对杆塔组立质量进行复验,并对导地线连接管、耐张管进行压接试验。施工现场进行清障处理。根据线路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选择牵张场,并按照跨越要求搭设跨越架。架线施工分为张力展放和拖地展放,根据施工要求选择牵张机具。按照耐张段长度选择导地线长度,并按照档距外加1.4%~2.5%的裕度考虑架线长度,避免耐张段内出现接头。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2.3.2 架线操作

架线通道内安排专人清场和督查,以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通常会利用牵引机械保持导地线的张力,这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张力展放方式,但需注意放线滑轮轮径不能小于线径的10倍,另外展放时合理预留尾线余量,临时拉线应置于耐张塔张力的相反方向。紧线后观测弧垂,应先复核档距。弧垂观测可采用多种方法,常采用等长法,特殊档距也可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耐张段弧垂观测完毕,应立即进行复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再登塔画印安装。

2.4 附件安装

安装前,应对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合格的附件才能安装。安装时,检查绝缘子外观、弹簧销、挂板,有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防振锤、跳线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

2.5 接地体施工

接地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接地体埋深、连接和接地电阻。接地体埋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塔身与接地体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应按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并达到设计要求。

3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3.1 验收依据

质量验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验收依据包括相关标准规程、设计图纸文件、设备厂家图纸资料、经批准的技术措施及相关规定等文件资料。

3.2 落实三级检查验收制

架空输电线路的质量验收实行“三检”制。首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合格后才能交工,自检记录必须完整。然后交由施工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再交由质检部门与建设单位进行验收。

3.3 质量评定

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质量评定。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工程必须返工处理,然后重新评定质量等级,但不能评为优良。

4 结语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重视质量管理和控制,实现“零缺陷”目标,才能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可靠的运行,并助推电力施工企业发展壮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质量管理,狠抓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袁胤. 浅谈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管理[J]. 云南电业,2015(9):43-44.

[2] 包涵. 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J]. 江苏科技信息,2016(13):52-53.

[3] 洪良宝. 110kV输电线路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 冶金动力,2016(8):50-52.

论文作者:黄万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基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黄万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