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论文_岳安定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论文_岳安定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

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部分,这一种类的描写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节选于《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是通过简单的"风雪"环境描写勾画出前后不同的"林冲"形象,并且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该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且在解答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关试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3)象征和暗示。(4)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是《水浒传》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原回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在该回目中,作者特意突出了风雪这一自然环境的描写,足见其重要性。同时,在这一回中,林冲完成了其性格的转变--由隐忍苟安到奋起反抗。究其原因,是高俅父子及其爪牙陆虞侯等人的陷害,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逼无奈,走投无路,进而奋起反抗,怒杀仇敌。这又使得风雪具有了明显的象征意义,象征了上层黑恶势力步步紧逼,象征了冰冷严酷的社会环境。这也暗合了《水浒传》的主题"乱自上作,官逼民反",使忠义不能显于朝廷,只能曝于水浒。在塑造林冲这一悲剧人物时,风雪在情节设置上为后文埋下伏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风雪,就没有林冲这一形象。作者在描写人物动作、人物语言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深入体会和细加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渲染悲壮气氛

写林冲到了沧州后,被安排到草料场看管草料。当林冲去草料场时,作者用一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对当时的环境天气作了描写。从炼字的角度来看,"纷纷扬扬"状雪花之大,动词"卷"写出了风助雪威,雪借风猛,将风之烈雪之大,风雪来势之猛形象传神地展现出来,极言天气之寒冷,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带入感。

由于天寒,林冲去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该处描写,暗示自然环境进一步变得恶劣。

可见,风雪是大背景,作者有意用点染的手法来写,可谓处处照应,时时提醒。对风雪的生动描写,使人物们的活动处在风雪的背景中,渲染了严冬极其凄冷苦寒的悲凉氛围,用风雪极好地烘托了遭遇不幸的英雄落难落魄的形象。从而具有了一种浓重的悲剧和悲壮的氛围。

第二,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林冲本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安定生活的中产者,他虽有正义感,有扶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但也决定了他本性安于现状、柔弱动摇.对高俅的陷害的反应是"自认罪囚",体现了他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

草料场那崩坏了的草屋的修理,也说明他想长期安住下去,表现了他的动摇和随遇而安的想法。而山神庙的亲耳所闻,使他终于在铁的事实面前破灭了忍辱求安的幻想,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文中的"风雪"描写为人物活动所设置环境,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因为他还抱有返回东京与家室团聚的幻想;同时,又反衬了后来林冲的奋起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把林冲"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者,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具悲情的英雄,他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而本文中的"风雪"描写,将落魄的英雄独自一人置身于茫茫天地之间,更能激发读者的同情之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第三、风雪的象征意义

本文中的风雪,不仅指自然环境的风雪,作者更赋予它鲜明的象征意义,使风雪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象征着社会环境的严寒严酷,在奸臣当道、小人得志、乱自上作的社会里,忠义不能容于朝廷,忠义之士屡遭迫害。林冲被发配沧州后,陆虞侯等人受高俅差遣,一路追杀,伙同差拨,管营,定下毒计。在毒计的实施过程中,风雪相随。开始实施毒计,林冲同差拨辞管营,前往草料场,一路写雪,林冲渐渐落入一个陷阱,看似的美差,实则是陷害。林冲沽酒,"那雪正下得紧",而差拨等人此刻正在勘察地形,密谋害林冲的细节。这也暗示了陆虞侯等人的步步紧逼,欲置林冲于死地。这种冷酷无情,比风雪更让人心寒。回来时"越紧",暗示这冲突即将来临,矛盾冲突到了最尖锐的阶段,让读者为林冲的命运捏了一把冷汗。另外,林冲投宿山神庙"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把葫芦冷酒提上来慢慢吃"。正所谓"与人无患与物无争,而不知大祸已在数尺之内矣",金圣叹评道,"人生在世,真可畏哉"。人生在这样的世上,真是可怕啊!

因此,风雪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象征了上层里恶势力的肆虐,象征了冰冷严酷的社会环境。这也暗含了水浒的主题"乱自上作,官逼民反",使忠义不能显于朝廷。

第四,合理地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首先,"风雪" 的描写,是为故事的发展"蓄势".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没有压倒草料场的房屋,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去暂避栖身,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些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条件准备.

其次,"风雪"的描写与情节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些描写,一步步交代了大雪从酝酿到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它推动情节发展、逐步将故事引向高潮,使行文显得自然而然.

最后写风雪之夜,草料场突然火起,林冲听到陆谦等的毒计,顿时风波又起,终于杀了陆谦;情节发展波澜起伏,腾挪跌宕,引人入胜.可见,情节发展要合理,离不开"风雪"。

总之,该回无巧不成书,巧就巧在风雪,像一条隐线。在本课中风雪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暗示了冷酷的社会环境,还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风雪还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不禁让人惊叹:妙哉风雪!

参考文献:

[1].陈鸿卫.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小说创作中的环境描写[J].《课外语文》 2017年16期

[2].吴怡霏.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作用[J].《新课程(下)》

[3].孙杨与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雪景描写[J].《文学与教育》2016年 第15期

论文作者:岳安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论文_岳安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