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论文_次仁卓玛

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论文_次仁卓玛

次仁卓玛(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夏嘎完小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大,差距较长。边远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现在又面临素质教育这个新问题,更是困惑多多。农村小学教育与城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生源的流逝严重;教师能力、素质的在培养在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边远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加;社会教育的局限性(农村扫盲教育的不彻底)等等,给我们边远农村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

关键字:素质教育,教师资源,留守儿童,硬件设施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10-117-01

教育是国之根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教育问题近几年来也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和大力资金的投入,可是农村的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上加难。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农村小学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改变。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让农村人有些忙乱。表面上经济发展了,可教育似乎在落后。这成为农村经济长远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为此,对边远农村小学教育建设我该做些什么呢?这给我们提出了更大更深的思考。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制约着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整体的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小学教育。生源流失严重、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小学办学条件极差、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教育意识浅薄等等,都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入学儿童减少,留守儿童增加,学校分布及办学规模不合理。

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为了搞活经济,从农村转移城市。学龄儿童有的跟随父母迁移,有的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这是入学率逐年减少,没有父母的孩子更难教育;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政策的实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夫妇宁愿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城镇私立小学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设法争抢生源,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和高质量的服务。等等这些让农村小学招生越来越困难,小学生数目也日渐减少,有些学校只有几个学生,使得学校不得不缩小规模,为节约资源。也就只有把一些较小规模的小学进行合并或者停办。导致办学条件质量更加简陋,很多硬件条件都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条件好一点的就更好,条件差的就更差,甚至就不读了,用力气打工挣钱去,这些人认为有力气就行,形成一种读书无用论;形成一种两极分化的窘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师资力量薄弱,需要更具活力的新鲜血液,教师待遇较差,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师居住条件差

缺少新鲜血液,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很多学校老龄教师居多,甚至全是老龄教师。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稍微有点经验的教师又因为上述原因调走,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学岗位上的很多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大难题。

在校教师普遍学历不高素质偏低,优秀年轻的教师都在城镇小学或者被调至初高中从事教学。另外,艺体类教师匮乏,小学教育中仅仅存在着简单的、机械的德教智教活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的学习成绩第一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新课程的开设对小学教育软硬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备基本的师资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年龄普遍较大,体弱多病,精力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有能力的教师也因为待遇问题纷纷离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教师编制不足,很多老师不得不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这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问题。同时,农村家长为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爷爷奶奶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留守儿童的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但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经济收入和同村的农民工比差距都太大,看问题看不到实质,觉悟也不是很高。所以导致教学积极性不高,或放任不管,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跳槽寻求更好的生路。

三、边远农村办学条件太差,难留教师资源。

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增大,但是,相对于城镇小学来说,边远农村小学的设施破烂不堪。各地基本都将重点放在城镇中心小学,而对边远农村小学过问甚少。长期的边缘化使农村的小学与城镇小学的硬件设施差距越来越大。

在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室,在其中存在着不少危房,缺少修缮,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小学教学器材奇缺,各种实验器材的匮乏,最基本的实验室设备,还有很多地方都不具备。微机室、

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功能性教室,很多地方都没有,有的只是空名头或者设备过旧,图书馆缺乏新书等等的条件的缺失。学生体育活动用的操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缺失,对现代体育活动没有接触。让很多有思想的外地教师无法按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故而阻碍了教学。

这些教育基础设施的缺失和陈旧,严重制约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很多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善教学却苦于没有设备、经费。

解决策略:

1、政府应当均衡城乡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预算,稍微向农村小学倾斜。重点建设小学教舍等基础设施,添置教学设备,增加教学资源,完善体育设施。

2、学校应当积极寻求突破,寻求社会帮助,改善学校环境。学校支出透明化,让每一分钱用到实处,杜绝领导的一切贪派。让资金发挥其最大作用。

论文作者:次仁卓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论文_次仁卓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