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历史理论与阶级观论争的一种解释_历史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历史理论与阶级观论争的一种解释_历史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释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历史主义论文,唯物史观论文,史学论文,论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历史理论这并不等于历史研究不应再有自己的方法论,这是人们在历史研究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真理。但多年来这一认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提出呼吁的浅表层次上,对于唯物史观如何转化为史学方法论?其理论依据何在?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特征等,却未加深究而缺少建树。

发生于二十多年前的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最富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成果即是提出了建立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要求与任务,①这是第一次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提出这样的问题。理论思维觉醒的程度,是衡量学科发展进程的标志。这一问题的提出,深刻地显示了历史学界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重大努力,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新起点。然而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这场论战最终被扭曲为政治大批判,它所提出来的学术真理被夭折了,留下了许多需要搞清楚的疑难论点。②

本文将从“破”与“立”的结合上,对上述遗留至今的问题,作出总结性的回答。

一、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理论依据

历史研究实践一再表明,运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的历史理论指导历史研究并不会自动保证研究过程中的所有历史认识都是历史真理,不会保证从各个侧面对同一问题的探讨,都能达到认识上的一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运用唯物史观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从史学发展史着手剖析,对这些方式方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形态化,抽象归纳为若干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与要求,能对历史研究发生导向性作用,这就形成了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

因此,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必然导源于唯物史观而又绝对不能等同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③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过程,包括嬗变兴衰的历史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有声有色的历史人物等等,并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轴,将这一切都联结为一个整体进程,用于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发动力和深层根源,并展示未来发展的大致走向。这和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研究实践过程,主要探讨人们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是否正确、唯物史观对于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和价值、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结论的真理检验关系等等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唯物史观如何转化为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首先,这一客观理论要通过内化的形式转变为历史认识主体内在的哲学修养、思维方式、思想水平。例如通过对唯物史观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历史认识主体在理论上认同唯物史观,具备唯物史观所要求的历史洞察力,在思维方式上将客观历史辩证法转化为主观历史辩证法。

其次,历史认识主体要在历史研究实践中,将唯物史观对于历史研究的要求外化为立场、观点和价值判断,用于分析和评价历史。例如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站在人类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立场上评价历史的进步。

再次,用含义明确的概念、范畴,将唯物史观运用中带有普遍性的认识整合为理论原则与思维范式,并赋予史学方法论的特定意义,使它们成为联结历史理论与历史研究实践过程的中介。

这种转化是一个累积的实践过程,其本身也有一个态度和方法正确与否的问题。历来存在的问题是,在内化途径上以一种摘章引句式的学习方法代替从总体上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从而在外化途径上不是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通过史论结合的途径得出新的理论认识并丰富唯物史观。而是以一种贴标签的方式将历史事实与唯物史观的个别结论之间划上等号,以证明唯物史观的正确性为其研究的终结性历史认识。诸如“这是符合唯物史观的”、“这证明了唯物史观的正确性”等提法,不是充斥于许多研究论著之中吗?

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不是无条件的,实际上它要求做到从方法论的层面总体地把握唯物史观的实质。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内容宏富的思想体系,但相对于建立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要求来说,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结果的综合”可以概述为两个互有联系的基本思想:即历史既是受一定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又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这两个基本思想不仅贯穿马克思一生的科学研究经历,而且构成马克思创立与发展唯物史观的两条逻辑主线。所有闪烁着真理光辉的唯物史观原理和结论,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原因、趋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无一不是串在这两条逻辑主线上的思想瑰宝。

当马克思还是一个黑格尔信徒的时候,他就开始探索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和人类解放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用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否定的公式表示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用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公式表示人类解放的目的性,并以此为理论出发点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哲学批判。创立唯物史观时,他则以所有制的演进序列描述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以个人生产力的解放程度,描述人类解放的目的,初步形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在他全力创作《资本论》的时期,还以极大的兴趣探索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深化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与人类解放目的关系的研究,草创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直至晚年,他还花了十年精力钻研人类学,殚精竭虑地探求这两个有关人类命运的基本问题,留下了许多启发后人继续进行探索的宝贵思想。因此把握住这两个基本思想是从整体上理解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关键,历史认识主体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必须进入到唯物史观概述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范围之内,取舍材料、选择论据、作出评价,因此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以这两个基本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必然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现将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思想概述如下:

关于历史是由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的思想,马克思曾表述道:“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④它包括以下含义:人们只能在既定的生产力的水平上进行历史创造活动,而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处于对抗性矛盾之中,生产发展的规律乃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盲目的力量出现并支配着人类的活动;由于人们不能按照一个共同的意志来创造历史,历史的发展处在自发的状态下;一旦消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人类社会将终止人与人之间的生存斗争,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分配,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关于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马恩曾指出,人类历史和自然发展史不同的地方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人,是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这包括几层意思:个人的自主活动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前提,在这一意义上,“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⑤“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的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而获得独立性”,⑥并发展为阶级意志支配着社会生活,把一部人类文明社会史塑造为阶级斗争史;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愿望”、⑦“国家权力”、法律、意识形态等反作用于社会,它们“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⑧

上述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思想内容是互相紧密联系着的,它们是对同一的人类历史本质的两个不同侧面的阐述。人类历史的发展受客观条件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同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人们不可能超脱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去进行历史创造活动,同时,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也不可能不融汇进人的活动的目的。离开历史的客观规律去阐述人的活动的目的,或者是相反,都会背离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二、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原则与内涵

源于唯物史观上述两个基本思想而形成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原则,是历史评价与阶级评价及其二者的统一。

所谓历史评价指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事实进行比较评价,或者说将特定的历史事实放置于历史的内在联系之中进行评价。历史评价是唯物史观阐明的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的基本思想在历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个总体要求。“自然过程”这一思想深刻地表明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条件制约性,为评价历史提供了客观必然性依据。要对历史研究中的常规范式,诸如历史的进步或倒退、历史的超前性或局限性、历史的时代背景或未来发展趋势等作出确切的解说,都只有对历史进行了事实性的分析和客观必然性的判断之后才有可能。无论是阐述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论述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还是概观历史发展的进程、描述历史时代的风采,历史评价要求做到决不能凭主观臆测任意下判断,也决不能以偶然事变的堆积物或随意拈来的凭证为据,而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准绳,要以和历史的总进程具有内在联系、能够基于历史的必然性而得到诠释的客观事实为根据作出评价。如果毫不顾及或者是有意歪曲了客观事实真相,割裂了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的内在必然联系,就会导致以主观意识比附客观历史的错误,这正是“影射史学”和“非历史主义”倾向产生的根源。

因此,历史评价是发现和揭示历史的客观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从本质上体现了历史学“让事实说话”这一特殊的学科性质的主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的科学性得以确立的内在逻辑所在。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剥削阶级,这是长期以来严重困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五、六十年代评价曹操、隋炀帝,到八、九十年代评价李鸿章、曾国藩,几十年间人们的认识反反复复,谬误与真理相杂,这其间的曲折无不证明着历史评价原则在指导历史研究实践中的重要价值。这一问题的出现曾是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兴起的原因之一。

所谓阶级评价指站在人类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立场上,以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观点评价历史。阶级评价是唯物史观所阐明的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本思想在历史研究方法上的又一总体要求。这一基本思想表明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能动性,为评价历史提供了主观目的性依据。人们研究历史并非为了满足一种弄清历史真相而了事的兴趣,根本上是为了在历史事实中寻找出对于现实问题的根据性解释,以历史事实为凭,阐明对于现实问题的观点,为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阶级和利益集团在现实实践中的创造活动进行辩护,参与文化的创造。因此每一种历史观点评说的虽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又是对现实的一种折射式反映。出于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历史认识主体的这种服从于现实利益需要的目的,总是和历史上的一定的阶级利益集团的历史创造活动目的相联系,并以评价历史上的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的目的的方式抒发出对现实矛盾斗争的立场、观点与情感。哪个阶级的活动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或是仅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某一历史事件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抑或是福祗;某一历史人物是值得歌颂效法还是应当谴责批判;历史进程是朝着人类解放的终极目的顺利前行,还是出现了暂时的反复和曲折等等,这一切对历史创造活动的目的所进行的批判,都渗透着历史认识主体对人类解放之路的认识。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与战争,是引起重大争论的史学方法论问题的又一事例。之所以出现建国后三十年的极端狂热的肯定,和改革开放后十年的极端浮躁的否定的两种相反倾向,原因在于历史认识主体以对社会主义革命目的的错误理解,去评价历史上的农民造反的目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由于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种胜利了的被压迫阶级平均分配和享有社会财产的粗陋共产主义,因此前三十年在推翻旧王朝的革命激情感染下,便对历史上的农民阶级的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行为任意拔高。而后十年则因把社会主义的生活水平和资本主义的生活水平进行不适当的比较而感到失望后走向另一极端。两种倾向所缺少的正是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全人类解放关系的胸襟和视野。

阶级评价沟通与揭示了现实矛盾斗争与历史创造活动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现了历史学这一学科的人文主义色彩。它规定了评价历史时应将人类解放的理想与历史创造活动的动机联系起来分析,从历史创造活动的目的中探寻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为和人类解放目的相一致的历史上的被剥削阶级伸张正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革命性得以确立的根本保证。历史认识主体站在什么样的时代高度上去理解现时代与人类解放的关系,去把握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学术价值,无不反映着阶级评价所达到的理论水平。

历史评价与阶级评价是内在地统一着的,这从理论依据上看统一于唯物史观的两个互为条件的基本思想,从现实依据上看统一于无产阶级所持的人类解放立场。因为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形式,这不过是从两个角度说明问题,它们实际上同出于一源。所谓内在统一指双方互为条件,无论缺少哪一方,另一方都不能成立。即历史评价如果缺少了阶级立场与情感,必然由于看不清现实的矛盾斗争而使历史评价远离现实,从而失去应有的历史意义。阶级评价如果缺少历史感,必然由于看不清历史联系而使阶级评价混乱失度,从而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为此,马克思才这样说:“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这形象地道出了历史评价与阶级评价的统一的必然性。

历史评价与阶级评价的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在历史研究实践中具体化为如下思维范式:

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是历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实践,应做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动机体现了历史人物历史创造活动中的意志和主动性,效果体现了历史人物历史创造活动的客观作用。只有做到二者统一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如果仅从动机出发,那么历史上的人物将一无是处,如果仅从效果出发,那么历史人物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就会被掩盖起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派的评价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

历史事件评价中的历史客观性与历史主动性的统一。评价历史事件不仅要看到社会背景、时代趋势、外来机遇等客观条件促成了事件的必然发生,也要看到是什么阶级、什么社会力量、政治集团、历史人物在其中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历史事件尽可能朝着他们所选择的方向发生,以其选择的时间表或快或慢地发生,等等。

历史规律表述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历史规律是以历史必然性的形式发生作用的,即以不得不如此、一定如此的形式发生作用,否则历史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是散乱的而不是内在的了。但历史的必然性并不排斥历史的偶然性,而是以历史的偶然性为条件的,历史的必然性不过是多个历史偶然性交汇的结果,以偶然性得以表现其自身。历史研究如果只以必然性立论,就会导致历史宿命论,如果只以偶然性立论,历史就会变成没有秩序的堆积物。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广泛讨论,说明了要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历史进程描述中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历史研究的成果最终要以历史进程的描述体现出来,在预测历史的未来发展趋势时,要做到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不仅要指出历史的未来发展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有可能转向什么方向,而且应指出为了使这种趋势变成现实,人们应当做出什么样的主观努力。如果仅仅指出宏观的历史走向,而不能说明实现这种走向的现实力量及其努力方向,那么这种趋势的描述就是空洞无力的,就不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更谈不上激起人们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史学危机的呼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存在。

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问题分析

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是建国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在史学方法论问题讨论中最有理论色彩,水平也最高的学术论争,它在提出建立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非常集中和典型地暴露出史学界在史学方法论问题上存在的偏差与缺憾。⑨如何从史学方法论要求的高度整体地把握与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唯物史观理论如何转化为史学方法论?建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理解历史主义?如何确定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概念?在这一系列问题上论战中都存在着许多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建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时无法回避的学术批判任务。

论战中受客观条件限制与囿于既有的思维定式影响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上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未能从史学方法论的高度整体地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而失之偏执。如前述,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一个整体,它所概括的历史本质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互为条件而存在的,任何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都将损害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的完整性从而得出非正确的结论。但在论战中,以林甘泉为代表的一方和以宁可为代表的另一方,都只从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的一个方面立论,于是在什么是历史,如何看待非历史主义的产生,如何看待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结合,如何确定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4个方面都形成了对立的意见。⑩以林甘泉为代表的一方,从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出发,侧重于从历史创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概括历史的本质,从阶级评价的层面提出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从世界观包含方法论的角度看待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统一。以宁可为代表的另一方,则从历史是有规律的客观自然过程的思想出发,注重于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概括历史的本质,从历史评价的层面提出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以方法论包含世界观的角度论证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结合。论战双方都持其所得而失其偏执。从客观条件的限制上看,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尚未出齐,一些有关的重要论述还不为人们所知;受斯大林教条主义的影响,还不可能科学地探讨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目的的关系;对非常强调历史条件作用的马克思的思想和非常强调阶级斗争作用的列宁的思想还只能谈统一而不能讨论差异(一般地讲,以林甘泉为代表的一方受列宁思想影响较大,而以宁可为代表的一方则更多地吸收了马克思的思想)。

第二,未能将唯物史观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作应有的区分,从而未能找准建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切入点。和理论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样,唯物史观这一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唯物史观理论反映的是历史的客观实际及其内在规律,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过程的原则。它们的联系在于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理论依据,区别在于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转化为史学方法论时,由于所指向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即由历史客观实际转向了历史研究过程,就使史学方法论具有了不同于唯物史观理论的认识意义和独立价值。因此探讨史学方法论的切入点应是历史理论与史学方法论的关系,应从历史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实践的关系中探寻史学方法论的建立。

但是论战双方在唯物史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的思维定式作用下,径直地认为在唯物史观运用中产生的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问题,一定是一个应在唯物史观理论范围内求得解决的问题,因此就把对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理解与把握,当作对唯物史观理论本身的理解与把握。继而抛开唯物史观理论,从客观历史实际一步跳到史学方法论,在历史客观实际与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对应关系上,论证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客观依据。于是论战双方一方面都从唯物史观理论的范畴界定和认识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普遍地把历史主义论证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或者在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结合就是历史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上作文章。另一方面直接从历史客观实际谈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客观对象性,认为历史是有客观联系的,因此考察历史要有历史主义;阶级社会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因此分析历史要有阶级观点;“阶级斗争的历史本身是一个辩证过程,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内容离不开阶级斗争”,(11)因此要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结合。这样一来,就把一个本来什么是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什么是唯物史观理论的内容的问题,把一个如何从历史研究实践中建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如何以历史客观事例核实唯物史观理论的内容正确与否的问题,从而堵塞了通向建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道路。这就是为何建构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呼声已提出多年,人们却始终徘徊在获取真理的大门之外而未登堂入室的原因,也是那些当年激起人们极大的理论兴趣为此而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因其颇有经院哲学意味而使人们感到索然无味,不仅丧失了严谨的学术探讨兴趣,甚至连它的轰轰烈烈的过去也不愿过多地去回顾的原因。(12)

从思维教训的层次分析,上述问题的产生关键在于未能熟练地掌握辩证法的“转化”范畴而执于一端。从历史客观实际到历史理论是一次转化,从历史理论到史学方法论又是一次转化。由于未能从思想上把握好这几层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历史理论直接等同于史学方法论,因此讨论的虽然是史学方法论问题,却在不经意中以历史理论代替了史学方法论,取消了史学方法论的独立存在价值。

论战中思想认识上把握不够准确或者理解得不深不透,需要进一步阐明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什么是三十年前的论战中纠缠不清的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确切含义?如今已能理喻,它们的理论指向包括仅为论战双方朦胧意识到、而未能清楚地辨析到的双重意思:在历史理论这一层面,它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的两个方面,历史主义指的是历史的本质是一个有客观规律的自然过程,阶级观点指的是历史的本质以阶级对抗为核心。在史学方法论这一层面,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分别指的是历史研究中的历史评价和阶级评价,它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运用于历史研究中的不同要求。换言之,论战中的历史主义既是唯物史观的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过程的思想,又是运用这一思想而形成的历史评价。阶级观点既是唯物史观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又是运用这一思想而形成的阶级评价。由于过去没有将历史理论和史学方法论区别对待,这就出现了同一概念同时具有双重用法的情况。

第二,什么是历史主义这一“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的本来含义?从哲学方法论要求的高度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的一致,这就是历史主义的原初含义。(13)它是历史哲学之父维科在创立他的历史哲学时同时创立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其要旨是,历史认识主体在认识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要使主体的历史思维过程与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思维概念的发生、发展及其逻辑演变,要与历史客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历史与逻辑一致这一命题,揭示了以哲学思维认识客观历史过程时必须遵循的思维规律,它的对象化认识客体是历史研究过程,因此历史主义是一种历史哲学方法论而不是历史理论,当然也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作为维科的后学,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出色地应用了这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经常提到的“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历史的观点”、“巨大的历史感”等有关历史主义的提法,都是从“思维方式”这一主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历史客体的角度提出的。(14)如果将历史主义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无异于说历史主义一词可以休矣。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后来成为一种在许多学科中都加以应用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科学方法论,随之历史主义这一概念也就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和含义。一种具有显著科学功能的科学方法被发现以后,总是能够被各种学科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采纳运用,这在学术发展史上不乏其例。

第三,为什么要用历史评价与阶级评价代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作为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基本范畴?论战中,历史主义被广泛地看成一种历史理论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既同中国人使用术语的习惯有关,又同历史主义本身包含的学科内容有关。直观与领悟是中国人见长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人眼中,“主义”二字是和系统化的、高深的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加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知识学”相对西方讲不是很发达,这也影响到人们很不容易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主义”,而是习惯成自然地将它理解为一种理论的表述。况且,历史主义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解释的术语,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看法,东方人有东方人的看法,各个不同的时代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极容易产生误解和误用。从简洁明了、含义确定这一界定术语的要求来看,历史评价与阶级评价这一对范畴,由于直接采用了“评价”二字,帜然鲜明地体现出价值判断的功能,突出地反映出了历史研究发现、解释、评判的人文学科特色,因此史学方法论的用途一目了然。而这不过是将史学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研究行为概念化、明确化、规范化而已。可谓顺理成章。这对于避免由于术语理解上的不同而产生运用上的分歧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认知意义。

注释:

①东方明:〈加强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和讨论〉,载〈红旗〉1964年5期。

②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李振宏:〈专题学术史研究的新成果〉——读蒋大椿著〈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载〈史学理论〉94年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0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2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7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77页。

⑨葛懋春、项观奇编:〈历史科学概论参考资料〉。

⑩林甘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载〈新建设〉1963年第5期,〈再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载〈新建设〉1963年10月号,宁可:〈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载〈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载〈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11)林甘泉:〈再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载〈新建设〉1963年10月号。

(12)李振宏:〈论历史主义问题〉,载〈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13)关于这一问题已另外撰文专门进行探讨。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25页。

标签:;  ;  ;  ;  ;  ;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历史理论与阶级观论争的一种解释_历史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