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的雨水湿地花园设计海绵设计如何与建筑景观设计相结合论文_骆家华

建筑内的雨水湿地花园设计海绵设计如何与建筑景观设计相结合论文_骆家华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宁波国华大厦景观项目在设计中,通过建筑及景观设计,将雨水收集调蓄循环处理结合在同一套系统中,使景观设施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完美展现了如何在建筑景观设计时构建低影响雨水系统,同时诠释了海绵设施自然融入建筑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景观设计 雨水收集 湿地处理 垂直净化 海绵设施

1、工程概况

雨水湿地花园位于宁波国华大厦内,该建筑为超高层办公综合体,由一栋主体43层,198.33m高的A塔楼和一栋4层,23.35m高的B裙楼组成。该项目由SOM设计公司提供设计理念,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深化设计并最终落地。本项目的目标是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金级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为宁波市树立可持续设计和开发的典范,并创建一个活力动感的都市新焦点。

2、系统简介

本项目与雨水收集处理利用相关的景观设计主要包含3个部分,A裙房屋顶(雨水湿地花园),B垂直净化花园,C映波池(下设雨水蓄水池)。

本项目的设计理念最重要的是不但将建筑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而且将景观设施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将雨水收集和雨水循环处理整合到同一个系统中。下雨时雨水通过裙房屋顶(雨水湿地花园)、垂直净化花园以及映波池后收集储存至映波池下方蓄水池内;不下雨时,蓄水池内储存的雨水通过水泵加压供至裙房屋顶,逐步流经雨水湿地花园——垂直净化花园——映波池再回流至蓄水池内,如此不断循环处理。循环水泵由雨量传感器控制启停。

2.1 雨水湿地花园:

雨水湿地花园内分两种水流形态即地表水流和地表下水流。地表水经过水生植物区一方面保证景观水流动态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植物的拦截作用,去除部分杂质。

地表下水经过各砂石层的过滤以及植物根系的吸收,有效去除了水中的各类杂质,降低氮磷含量,提高了水质。

2.2垂直净化花园:

垂直净化花园主要是阶梯状的跌水区域,同时各标高处均设计有水生植物种植区,处理方式与屋顶湿地花园相同。

本处设计通过跌水给水系增加了一套曝气的工艺,使得空气与水完全解除,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

2.3映波池及蓄水池(末端雨水收集与水景的完美结合):

映波池位于一层室外地面,蓄水池位于映波池正下方的地下夹层内;屋顶雨水经过层层跌水最终回流至映波池,然后通过映波池溢流至蓄水池。映波池的设计使得雨水在进入蓄水池前的景观元素更加丰富。

3、蓄水池体积计算

蓄水池容积计算:

3.1首层映波池面积:970m2,深度150mm计,总计水量:145.5

3.2裙房屋顶水池:湿地种植部分面积:1900m2,深度600mm(按全部水量的2/5为240mm计+10%的转换水量)

总计水量:501.6

3.3非种植部分面积:400㎡,深度按100mm计

总计水量:40.0

3.4各层转换流量32.98

除首层映波池外上部所有水一次排空量为541.60

3.5整个雨水花园用水高峰期为7月份,总用水量大约为338.3 (其中湿地系统用水需求量约为120.7 ,水面蒸发及水系统循环水量损失约为217.6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蓄水池储水量按最不利情况计算:541.60(裙房湿地花园及垂直净化花园流动水一次放空量)+145.5(首层映波池放空量)+338.3(最不利月用水需求)=1025.4

3.7考虑极端天气干旱情况下储水量(按3个月计),宁波市降雨量最少约为12月份,降雨量为51mm,按95%可用雨水量计算为48mm;每月可收集水量为3137*0.048=150.57

3.8月消耗水量按最不利月7月份计算为338.3 ;

综上,3个月额外储水量为:(338.3-157.57)*3=542.2

3.9蓄水池最高储水量为1025.4+542.2=1567.6

实际蓄水池容积1700 >1567.6

4、水量平衡计算

原设计雨水收集区域为裙房屋顶(2420㎡)、阶梯花园(483㎡)以及映波池(970㎡),总计约3873㎡

4.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年可利用雨水量: =(0.8`0.9)10

式中:

—雨水的年可用雨水量( )

—雨水径流系数,取0.80

—年降雨厚度,mm(宁波市年降雨厚度为1489.2mm)

F—计算汇水面积(h );

0.8~0.9—可收集回用的降雨量系数(因蓄水池容积足够大,故本系数相应取高值)

= 0.90*10*0.8*1489.2*0.3873=4152.72

4.2蒸发量计算(包括水生植物的吸收蒸腾散发):

=10

—雨水的年蒸发量( )

—年水面蒸发厚度,mm(宁波市年雨水蒸发厚度为860.1mm)

F—计算汇水面积(h );

= 10*860.1*0.3873=3331.17

4.3室外绿化浇灌水量:

本工程室外绿化面积约为1400㎡,浇灌年用水定额参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3.1.6条的规定,按冷季型一级养护的要求确定为:0.50 /㎡·a

则 =0.50*1400=700

综上: =4152.72 > + =3331.17 +700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年可利用雨水量可满足使用要求

5、与宁波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的结合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为14733.0㎡,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11号)文件要求,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按照每公顷建设用地不小于100立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蓄水设施,本工程可以不设雨水调蓄设施。

根据《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宁波市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0.7mm),综合径流系数不大于0.6(对应的雨量径流系数约为0.47)的要求,所需调蓄水池的水量为:V=14733.0*0.47*20.7/1000=143.3

本次设计按《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实施,调蓄水池水量取145

本工程景观水体一次补水量约为700 ,仅靠原方案设计雨水收集区域3873㎡的面积来收集雨水耗时较长,且主体竣工时间及雨水的连续性均存在不确定性,故将海绵城市调蓄水池水量融入至景观水体蓄水池中;园区内除去裙房屋顶外,其余屋面、地面的雨水经收集、储存、处理后供至景观水体蓄水池,作为该水池的补水水源之一;景观水体蓄水池总容量约为1700 ,可以完全接纳使用该部分水。

6、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6.1冬季植物活性下降,净化能力减弱问题

一般水生植物到了冬季生长减缓或者停止,此时植物对水处理的能力相对减弱,原方案设计中仅从自然生态角度出发,为对此问题进行深化分析。

针对此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水处理泵房内增配了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同时增设雨水控制系统及水质监测设备各一套(主要检测PH、COD及氮、磷含量),当自然循环处理的水质不达标时,自动开启水泵进行池水的内部循环处理(蓄水池——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蓄水池)。

采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可以避免加氯消毒对植物的影响。

6.2蓄水池容积较大,蓄水池内水质问题

本水景的蓄水池总容积约为1700 ,除去水景一次补水的水量720.08 ,还有近1000 的水,该水长期储存在蓄水池内,水质相对容易变坏。

因此对蓄水池内构造进行优化,采用硅砂蜂巢结构的净化蓄水池;该产品由硅砂定型设计的砌体拼装成六边形井室,形成蜂窝状出水空间,实现砌块净水与结构储水有机结合,结构稳定,储水率可达90%。

7、反思与启发

目前,国家正在全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海绵城市的具体设施和手段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和采用。但是如何让海绵城市建设与现行建筑设计完美结合,是很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本项目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从雨水收集到利用、从湿地处理到净化每个设施都很常规,但又无时无刻不与建筑连成整体。希望本项目的解析能给大家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同时也期待通过广大设计人员的努力,让更多类似的项目能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SOM设计公司《宁波国华大厦景观设计方案》

2、《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11号)

论文作者:骆家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建筑内的雨水湿地花园设计海绵设计如何与建筑景观设计相结合论文_骆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