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卷烟工业生产回顾与对策_工业生产论文

河南卷烟工业生产发展的回顾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南论文,工业生产论文,卷烟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通过对河南卷烟工业发展的回顾,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找出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90年代卷烟工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卷烟工业 发展 回顾 对策

卷烟工业是河南省重要的轻工业生产部门之一,从全国解放至1980年的30多年中,河南卷烟产量有27年保持全国第一,实现税利有17年居全国之首,历年卷烟产量都占全国1/10以上,最高年份的1980年,所占比重高达15.24%。然而,1980年以后,河南省的卷烟工业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卷烟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到1993年已下降到9.1%。原来卷烟生产远远落后于河南的山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发展却很迅猛,尤其是云南省,无论产量和产值都以绝对优势超过河南省。由此可以看出,河南卷烟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甚多,发展形势比较严峻。因而,认真总结以往卷烟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重振河南卷烟工业,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1 发展的回顾

1.1 取得的主要成绩

1.1.1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为了加强烟草专卖和烟草加工管理,1983年6月成立了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和河南省烟草公司,对全省卷烟生产领域进行了认真清查和整顿,关停了一大批计划外烟厂,使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形成了自上而下以垂直领导为主,集中统一的卷烟工业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行厂长负责制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目前,河南省已有1家卷烟厂被审定为国家二级企业,有4家卷烟厂被审定为省一级和二级企业。

1.1.2技术改造步伐日益加快。在“六五”和“七五”前期,河南省虽对卷烟工业的技术改造有所投资,但数量较少,所起的技术改造作用甚微。从“七五”后期,河南省加快了卷烟工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增大了技改投资,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1.1.3卷烟产量大幅度增加。解放初期的1950年,河南卷烟产量是18.1万箱,到1969年突破100万箱,用了20年时间;1980年卷烟产量突破200万箱,用了11年时间;1985年卷烟产量突破300万箱,用了5年时间。

1.1.4产品结构变化较大,优质产品所占比例提高。河南省卷烟产品的结构变化特点是:甲、乙级卷烟和滤咀烟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乙级以下品种相对减少,卷烟质量提高很快。如1979年与1993年相比,甲级烟产量由1万多箱增加到100多万箱,所占比重由不足1%提高到25%左右。近年来,河南又创出6个部优产品和34个省优产品。

1.1.5利税收入基本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由于卷烟产量和优质产品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利税收入也随之稳步增长,70年代年实现利税平均为3.3亿元,80年代年实现利税平均10亿元,90年代前四年年平均实现利税约20亿元。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卷烟工业处于慢速不稳定发展阶段,发展后劲不足。从全国30个省市(台湾除外)卷烟工业发展情况看,安徽、山东、云南和河南四省,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卷烟工业的主要生产省,而在四省当中,河南实力最强。但是,从80年代中期以后,卷烟产量和税利收入被云南省超过。并且从1977年到1993年,云南的卷烟税利收入和卷烟产量分别以30%多和约20%的高速度增长。而同时期的河南省其相应发展速度则不足10%和5%。到1993年,云南卷烟税利总额约是河南的4倍,卷烟产量约是河南的1.5倍。

另外,由河南和云南两省卷烟工业税利收入(图1)和卷烟产量(图2)变化对比图也可明显看出,河南省在卷烟工业发展方面明显存在着发展速度慢、不稳定和后劲不足的问题。

图1 河南、云南两省税利收入变化对比

图2 河南、云南两省卷烟产量变化对比

1.2.2产品结构调整不够理想,高级烟所占比重较小。在河南卷烟产品中,高档烟所占比重一直偏小,且整个产品结构不稳定,高档烟所占比例时而增长,时而减少和停止。而云南省,甲、乙级烟和滤咀烟所占的比例历年都比较大,并且十多年来基本是稳定增长的,特别是1985年以后,调整步伐更为加快。

1.2.3产品地位下降,省外销量减少。在1984年河南卷烟的省外销量是99.1万箱,占当年全国卷烟省外总销量的20%。同年的云南省省外销量是117.1万箱,占全国的23.6%。1984年以后至今的10中,河南卷烟的年省外销量非但没有增长,且持续下降,一直在90万箱左右徘徊,不足全国省外总销量的1/10,而同时期的云南省则占全国的1/4。

1.2.4亏损企业多,亏损严重。截止到1993年底,河南省共有烟草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约2/3都亏损,亏损总额达3亿多元,约占全国烟草加工亏损总额的40%,是全国烟草加工行业中亏损企业数最多、亏损金额最多的省份。

1.3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3.1技改投资少,技术设备老化严重。据统计,在最近十多年中,河南对卷烟工业的技改投入约为2亿多元,云南为8亿多元,同期河南引进技术设备用汇0.2亿元,云南是2亿多元,仅为云南的1/10,全国的1.6%。在河南16家卷烟厂近2000台国产设备中,有2/3属应淘汰之列,故设备老化相当严重。

1.3.2技改投资的使用比较分散,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目前,河南卷烟企业的现状规模特点是大厂不大,小厂不少,卷烟牌号多,拳头产品少,经济效益低。六七十年代,郑州烟厂属我国第五大烟厂,80年代初仍属全国八大烟厂之一,而到了80年代末,已降至第十六位。河南卷烟企业之所以地位不断下降,主要与投资的使用比较分散有关。如“七五”期间,卷烟企业计划技改投资4亿多元,在全省16家卷烟厂中有11家是投资重点。在外汇的投入和引进设备的使用上,本来河南攥起来也不过是个“小拳头”,分散后则成了“小指头”。其结果只能形成大家都是重点又都成不了重点,大家一齐上又都上不去的被动局面。而在技改投资使用和引进设备分配上,云南省则比河南集中得多,大多用在了玉溪和昆明两大烟厂上,当然所形成的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如目前云南省共拥有甲级名优烟牌号10个,其中玉溪和昆明两大烟厂占9个,两厂卷烟产量占云南全省1/2以上,两厂实现的税利约是河南两大烟厂(郑州、新郑)的4倍多,产量约是2倍多,单箱税利约是2倍。由此可见,技改投资集中使用,重点使用,无论对提高卷烟企业经济效益或是全省卷烟工业整体经济效益,都是一条有效途径。

1.3.3原料基地建设差,烟叶质量难以提高,直接影响了卷烟产品的质量。对卷烟工业而言,要生产高质量的卷烟产品,除了具有高新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人员外,还要求卷烟的原料必须是优质的。例如云南就是这样。最近几年来,云南省把烟叶生产看成卷烟生产的第一车间,拿出了大量资金向生产比较稳定的烟叶产地投资,并进行精心管理,提高烟叶质量,使卷烟生产有比较充足的优质原料供应。而河南省由于前几年留利水平太低,拿不出资金建立烟叶生产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烟叶质量的提高。

1.3.4受洋烟走私的冲击比较大。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某些商品的引进,洋烟也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河南也不例外,从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到偏辟的小山村,到处有洋烟的市场,并且把洋烟作为请客送礼,显示身份、地位和时髦的必需品之一,因此销量很大。由于受洋烟走私的冲击,严重扰乱了河南的卷烟市场,影响了河南卷烟工业的正常生产。

2 发展对策

(1)迅速完成从“速度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的转变。实践证明,卷烟工业靠增加产量扩大经济收入的时期已经过去,“控制产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已成为卷烟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河南的卷烟产量和牌号并不算少,但是经济效益却是全国最差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产品质量、品种结构等方面的重视。从卷烟工业发展和卷烟市场的行情看,卷烟工业的发展速度、税利增长、市场占有率的大小等,均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具体措施上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在质量上确保现有名烟和适销对路卷烟的生产,并通过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卷烟技术的改进,逐步扩大现有名优烟的生产质量,扩大市场覆盖面。其次,要注意抓好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力争在几年时间内再拿出一些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第三,要注意大力发展混合型香烟。卷烟产品从传统烤烟型向改造烤烟型和混和卷烟型转变,已成为卷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混合型卷烟的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大。河南烤烟具有浓香特色,与世界重要卷烟国家的主料烟叶属一个类型,适合发展混合型卷烟。并且河南省混合型香烟的生产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已创出“丝绸之路”和“853”两个部优产品,其生产基础好于云南。因此,河南省发展混合型卷烟生产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决不能坐失良机。

(2)卷烟工业仍是河南的重要财政支柱,对推动全省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80年代,河南烟草业共实现税利161.4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收入的32.7%,其中卷烟工业累计税利约占全省十年财政收入总额的24.3%。由于卷烟工业是河南省近期或更长一个时期内其它产业还不可能代替的财政支柱,因此河南卷烟工业今后的发展如何,对全省财政的收入状况和经济发展将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今后卷烟工业发展中,关键是对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和各项政策上给于优先考虑,特殊对待,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3)技改投资要向重点企业倾斜,加快卷烟工业技改步伐。卷烟工业具有税大利微的特点,加上近年来原、辅料价格上涨,致使卷烟工业成为有税无利企业,企业自身积累很少或亏损,无力进行较大项目的技术改造。因此,要完成重大的技改工作,首先必须有各级政府的支持,对卷烟企业给于大量投资,集中投资,尽可能缩短技改周期。从河南省的卷烟工业现状看,技改投资金额不能少于6亿元,技改投资的重点应该集中在郑州、新郑、许昌和安阳四厂,尤其是前二厂,投资应尽可能在“八五”期末“九五”期初完成,以尽早发挥投资效益。在技改资金具体使用上,应该分出轻重缓急,使投资发挥最大效用,如制丝生产线、卷接包关键设备等必须尽快解决。另外,在政策上也应该对重点卷烟企业实行优惠。

(4)适当关停部分小烟厂和长期亏损挽救无望的烟草加工企业。目前,河南省烟草加工企业很多,其中大部分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很大。为减少资金和原、辅料的浪费,应适当关停这些企业,以提高河南省卷烟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

(5)大力发展卷烟配套工业,减少进口用汇,提高经济效益。卷烟配套工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河南的卷烟配套工业虽有一定规模,但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每年还需花大量外汇进口卷烟辅助材料,如滤咀、盘纸等。从卷烟工业的发展看,卷烟滤咀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预计2000年可达到80%左右。另外,盘纸、铝箔纸、铜版纸和卷烟商标纸的供应也很紧张,必须尽快配套发展。

(6)瞄准国际标准,提高烟叶质量,确保河南卷烟工业的振兴。河南省烟叶数量很大,但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品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在这一方面,河南应充分学习云南省发展烟叶生产的经验,为卷烟工业提供量大质优的原料。近年来,河南省虽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范围有限,产量不大,经济效益不明显,今后必须大力作好推广工作。

(7)企业经营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近年来,河南不少烟草加工业由于片面追求速度,放松了企业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十分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再发展。因此,今后要全方位加强企业管理,通过企业管理升级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广泛吸收专业技术人材,以适应卷烟工业竞争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现有技术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科技人员外流。

(8)要注意充分发挥河南烟草和卷烟的科技优势,走科技兴烟道路。河南省“两烟”科技人员很多,无论数量或素质均居全国之首,但由于多头领导,归属不一,人材分散,科研进展情况和科研项目互不通气,重复性研究较多,无法充分发挥合力优势。因此,从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角度考虑,河南省可建立相应的学术组织和科学管理组织,把全省“两烟”科技人员统一纳入到这些组织之内,协同攻关,定期解决“两烟”生产中的一些重大科研课题。

(来稿日期:1994-08-09)

标签:;  ;  ;  ;  

河南省卷烟工业生产回顾与对策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