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Gamma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论文_王鹏

安徽省蒙城县中医院 2335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Gamma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的方式,治疗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关键词】Gamma钉治疗方法;转子稳定钢板;动力髋螺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是由于患者经过间接或直接的外力撞击引起的,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目前,临床上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动力髋螺丝进行固定治疗,可显著增加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且促进骨折的快速恢复。而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方法中,通常都要围绕着骨折稳定性进行,因此这为转子稳定钢板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学者提出[1],采用Gamma钉内固定术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起到静力加压的作用,且有效防止了骨折端移位以及髓内钉旋转下沉。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Gamma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及相关表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年龄在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4±3.48)岁;治疗组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28例,年龄在57~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7±3.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首先医生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在牵引床的作用下行闭合复位,之后在C型臂的透视下对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若闭合符合效果不佳,需行进一步的切开复位。医生选择在大转子上方做以长度为3~5cm的纵形切口,暴露出大转子顶部后进行扩髓,并将Gamma钉插入位于患者股骨头胫中心位置,之后再次使用C型臂透视下观察插入情况,确认无误后进行切口缝合,术毕。治疗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进行治疗,首先医生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治疗铺巾后行全身麻醉,接着在患者臀部垫上软枕,起到充分暴露股骨上段以及股骨大转子的作用。医生开始时,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利用克氏针做临时固定,将一枚导针在动力髋螺钉的引导下从股骨大转子的下方偏后的位置打入到股骨头胫中,并拧入动力髋螺钉,然后再导针针尖距离股骨头软骨下方1.5cm处安装连接钢板[2]。完成后将股骨大转子骨块复位,并安装转子稳定钢板,同时将钢板套筒内的动力髋螺钉与转子稳定钢板滑动孔进行连接,术毕。术后医生常规给予患者负压引流并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并对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调查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3]。患者年龄大部分都在70岁左右,其中多见于女性患者,现如今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年化阶段,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发展,而在临床中,由于患者年龄的增长,再加上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导致会出现众多的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在围手术期间病死率高达15~20%。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动力髋螺钉是如今临床中最为理想的固定装置,具有不易折断、坚固、骨折端稳定性高等特点,再加上使用转子稳定钢板,可显著降低髋内翻畸形的发生率[4]。而Gamma钉内固定术,对治疗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临床中经常被使用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固定方法中。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进行治疗,虽然在治疗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Gamma钉治疗方法,但是在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却无明显的差异。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段磊.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双足与保健,2017,26(11):123+125.

[2]周强,陆骅,俞思明,王占朝,茅宇仑,姚兵,张天浩.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09):1441-1446.

[3]陈少明,邱玉金,卢斌,杨志强,王宝九,冯振东.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6):3890-3896.

[4]冯孝志,周云,江建平,张媺,郑宏磊,周明.股骨转子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04):425-427.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对比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Gamma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论文_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