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学会电视表达论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学会电视表达论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学会电视表达

蒋春梅 扬中市广播电视中心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传播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主要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媒体格局,并给传统媒体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电视传媒面临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视频媒介的挑战。作为一个电视人,如何做好电视表达,让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立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电视人应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电视新闻;电视表达;细节拍摄;独特视角;镜头语言;音乐渲染

电视人应该要懂得电视表达,去除毫无价值的解说,多拍摄,多记录,经过逻辑性剪辑,有效地传播作品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和价值。《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一个公益达人多年来在公益道路上的心路历程。这部片子应该说题材不新颖、不占任何优势,重点围绕“人”做好文章。节目组在拍摄中,重点在叙述方式和叙事结构上动脑筋,想办法,寻找突破点,找准一条叙事主线,融合了纪录片的摄制手法,用电视语言来讲好人物故事,使得该片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上更加生动,更加有深度,既有故事情节的纪实,也有细节描写的表达,充分发挥了镜头语言的大量功能。

一、题材陈旧,只有讲好人物故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是一个公益助学题材的片子,这样的片子属于陈旧性题材,怎样把老题材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电视作品,对于一个县级台来说,实属不易。2012年,《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编人员曾经跟随“扬中麦田计划”走进湘西古丈县,记录了麦友们走访大山里小麦苗的足迹,从入户调查到谈心交友,镜头聚焦的是扬中麦田计划这个团队。时隔四年,他们再次跟随麦田计划踏上湘西古丈,为了将山那边的一个真实的助学小故事通过人物轮廓刻画出来,节目组将拍摄视角聚焦在江风本人身上,然后才慢慢深入他和他的公益以及公益之外的生活。

据1∶25万广昌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内葛仙山序列岩体SiO2含量为72.43~74.62%,平均值为73.61%,戈蒂里指数(τ)为55.66,分异指数(DI)为90.28,固结指数(SI)为4.14,Na2O/K2O比值为0.57,w(Na2O+K2O)为7.74%,w(Fe2O3+FeO)为2.00%,Fe2O3/FeO比值为0.58;由上述可知,区内岩体为酸性岩类,岩浆具富钾、硅,贫铁、镁、钙特点,铝饱和指数大于1.1或接近1.1,标准矿物中普遍含有刚玉,属铝过饱和类型。各单元分异指数高,固结指数较高,表明岩浆分异结晶程度高、固结程度较低。

通观《麦田里的守望者》,其主人公孙斌在镜头面前向观众展现的就是其本色生活,镜头里的人物显得真实并有情感。这得益于摄制组在采访时与孙斌朋友样的交流沟通方式,让孙斌完全克服了镜头感的恐惧,得以通过镜头语言讲好他的故事。使得整个片子自然流畅、真情实感。

二、叙事主线,以独特的视角贯穿全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既记录在湘西古丈,主人公江风走访麦苗田同学、五个人的学校、麦苗戴同学等镜头;又拍摄了在江苏扬中,江风组织的各类活动,收集了“一本球鞋的暴走”、“每周三去哪儿”、“皂”亮未来、“夜跑520”等大量的素材,最终以女儿的视角来看待做公益的父亲,如何一步步理解和支持父亲多年来坚持公益的兴趣、信念和梦想。从跟随父亲湘西之行到旁听父亲叙述公益路再到理解父亲公益行为。都有女儿的参与和感悟,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让通篇更有温度。

按照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相关校准参数规定,常校准临床免疫检验仪器,若仪器使用的次数较频繁情,校准的时间间隔应<6个月,同时还要规定仪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控制在1年之内。

《麦田里的守望者》开篇采用倒叙的方式,以父亲江风和女儿在长江岸边的对话,提及起山那边的孩子田同学,勾起了父亲那段走访的回忆和牵挂,随之,画面切换到湘西古丈大山、山里孩子水里嬉戏、牛耕劳作等,再配上当地民谣,一下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也为故事主题渲染了气氛,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就在这样的美丽地方,有着一个家境贫寒、刻苦学习的孩子田同学,她为了全家人生活,在学校省吃俭用,一天有时只吃一顿饭,对于一个即将上高三的学生来说,这压力重如泰山。4年前的走访,江风看到的是一个阳光活泼的女孩,4年后,江风想和她一起回古丈县断龙乡,到她的家里看一看她的父母和姐妹,没想到的是田同学变得不情愿了,变得固执起来了,表示坚决不回家,田同学哭泣的样子深深地扎进江风心里……为何不愿回家?在江风的心理引起了波澜。故事说到从这里向人们娓娓道来,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三、矛盾铺开,故事讲述要找准起点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公路施工期噪声的应对过程中,正保持高度关注,监测方法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项内容:第一,监测手段的开展必须进行多个监测点的有效布置。例如,部分地方的公路施工期噪声监测,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监测点数量非常少,得到的结果和数据等,并不具备高度的准确性,由此产生的缺失较为严重。第二,监测工作的进行,要求进行不同时间点的针对性监测。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公路施工期噪声的出现是必然现象,但是由于受到施工时间的限制,以及周边环境的限制,在噪声的强度上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开展有效的监测,能够对未来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四、镜头语言,充分彰显结构和主题

镜头语言中兼有叙事和表现的两种功能。《麦田里的守望者》前半部分应该说是记录式的手法来进行叙事的,镜头语言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大量的长镜头,也有大量的现场音,能够完整记录故事情节,达到叙事功能完整性。同时,在叙事结构改变上,镜头语言运用空镜头进行转场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说走访完田同学家后,在返回县城的路途中,镜头俯拍车子行走在盘山公路,其实就这样的一个镜头而言,就能告诉观众返程了,无需太多的解说词,既能表达意思,又能体现地形地貌特点,可谓一举两得。类似这样叙事结构的过渡,片中还有很多很多,再比如,开头当父亲和女儿在长江边对话结束后,镜头立刻推到芦苇的特写,而特写的背景是滔滔的江水和对面的大山,仿佛在诉说远方的故事,紧接着就过渡到了湖南湘西大山全景,取代了大量的解说,镜头语言其实就是一门叙事语言,不仅讲故事,还能调整叙事结构。

除此之外,《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镜头语言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同期声,也就是现场音,通过纪录片中人与人之间本色的对话,及大自然的声音等等,更好的表达了主题。

五、音乐渲染,营造浓厚氛围

《麦田里的守望者》片中音乐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大自然的现场音,比如片中河水的潺潺流声;另一个就是根据主题需要和配音的节奏,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喝彩,比如当地的民谣和后期添加的音乐等,一部片子有了音乐渲染,就有了力量的存在。其实,音乐也是一种电视语言,有节奏,有情感,这也是解说词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方圣奇.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创新[J].视听,2019(08):98-99.

[2]张宝云.浅谈《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视角[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03):49-55.

作者简介: 蒋春梅(1979.11-),女,汉族,江苏扬中人,大专学历,助理记者职称,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广播电视中心。

标签:;  ;  ;  ;  ;  ;  ;  

《麦田里的守望者》:学会电视表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