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芮亚琴 耿 琦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之一,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心理状态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其以后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阳光、积极的态度,是中学班主任需要完成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有可能受到的心理影响也越来越多。教会学生分辨接受到的信息,正确的处理信息,合理的疏导自己的心理压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性格,为个体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草原的山坡上,立着好多帐篷。苏婷婷、苏越和苏穆武在帐篷间寻找着。苏越看见一个外国人,去扳他的肩膀,不是杰克。苏穆武追上一个外国人,是个女的。苏婷婷挨个帐篷询问,出来的人都摇摇头。正当她失望之时,突然,她看到了一顶帐篷上的绢花!苏婷婷几乎喊出声来:杰克?她喊着朝那顶帐篷跑去:杰克!杰克!帐篷的门掀开了,络腮胡子的杰克走出来!苏婷婷上前抱住了杰克,杰克也抱住了她!

开展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理念

没有“问题的学生”只有“学生的问题”。初中生的心理虽然处在继续发展的时期,但是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他们希望从老师身上得到公平的待遇,体现自己独立的人格。为了引导学生合理地面对自己的心理变化,教师需要定期在班级里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对班级建设的意见,为其提供宣泄、倾诉的途径。

1.3.5 3 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重建等。

初中生对客观事物的对错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但有少数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受不好事情的影响并没能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了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教师在班级里会定期开展班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的是生命教育,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家人之间的联系,让其在遇到问题时有一定的宣泄途径,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氛围”指的是集体内部以群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对集体外在形象的认知、感受的综合反应。教师利用集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营造班级里的良好氛围,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让学生健康发展。班级心理氛围的创建包括:班风、班级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等多方面,因此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环境。

开展心理辅导,实现自我教育

集体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心理氛围”更可以对集体中的个体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让个体能以更加优秀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了营造出健康的氛围,教师可以在集体形成的过程中,与班级成员建立起一定的规章制度,并且注意向学生渗透遵规守纪、孝顺父母、与同班同学友善相处等观念。班级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特别容易发生冲突,严重的时候还会有肢体冲突。如开学之初,笔者就发现班级里有个学生总是与别人产生争执,笔者与其谈了数次都收效甚微。为了改变他的行为,笔者对他的一点进步及时提出表扬,并在班级活动时分派他一些任务。在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他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便在第二学期任命他为体育委员,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即使发生冲突也能保证不用暴力的方式解决,初一结束后他的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自我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个体发展更加完善的表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便将人格分成了“自我”“本我”与“超我”。“超我”,是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整合,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人类贡献,要达到“超我”还需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一个人具有强烈的反思能力,便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而优化自己的行为,实现个人价值。为了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教师在每周班会上设置了自我反思的环节,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一周内的行为,在优秀的地方教师给予表扬,在错误的地方教师给予指正,帮助学生战胜自卑与怯懦。教师要将问题光明正大地讲出来与学生共同解决,会比隐藏起来私下解决更具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校园生活中观察学生的活动动机及行为需要,关注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点,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帮助及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利用多种手段及活动弥补学生性格上的不足。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在集体的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其走向社会提供保障。

开展班级建设,创健康心理氛围

面对特殊问题的学生,教师还需要进行单独的辅导,以平等的心态去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指导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

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且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包括了学生的气质、性格、意志、思想等,其中性格指的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的形成除了遗传条件外,环境与教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是不能改变的,但学校教育与学校环境是我们可以努力的地方。

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治也有其局限性。地方规范性文件本身受政治、经济、自然、文化条件的制约。在解决争当贫困村组、贫困户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地方规范性文件本身有上位法可依,制定主体、内容、权限和程序合法合理,实施得到有效监督以外,解决贫中识贫、整体贫困、争当贫困村组、贫困户等问题还需要党和国家在加大投入、通盘考虑、提高政策覆盖面和连续性等方面进行完善,才能真正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更快地促进集体的形成,可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悦,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班集体的共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帮助学生营造出正确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避免学生产生严重逆反心理和过激的行为,为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宜兴市树人中学)

标签:;  ;  ;  ;  ;  ;  ;  ;  ;  ;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