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路径创新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路径创新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路径创新研究

李志勇*

(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保险运行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拥抱互联网,以更好的促进商业医疗保险行业的发展,基于此问题本文针对商业医疗保险行业的创新发展路径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明确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互联网+;商业医疗保险;路径创新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得“互联网+”理念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变革政府服务模式”。“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助推剂。随着互联网保险的爆发式增长,商业医疗保险在补充基本医疗保险、改善民生和发挥普惠效应等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商业医疗保险迎来拥抱互联网的重大发展机遇。

2.4 两组患者心肌酶、LVEF、E峰/A峰比值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E峰/A峰比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一、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商业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基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商业医疗保险具有自愿性、营利性和灵活性等特点。2016年开始,我国保险市场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保险大国,但总体表现为大而不强,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保险密度较低。从商业医疗保险的产品构成来看,重大疾病保险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短期医疗保险。商业健康险在所有险种中增速最快。从我国居民医疗保健的支出情况来看,近几年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个人储蓄在满足医疗支出需求方面渐显乏力,对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旺盛。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业务总体上还处于亏损的状态,究其原因,粗放型发展阶段的高成本支出、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都是造成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报告》,2016年我国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规模约为1796.7亿元,同比增长22.6%。由此可见目前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互联网健康保险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给商业医疗保险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VGG-16网络中卷积层的特点,以SeLU作为激活函数的ResNet,神经网络层的解决率和深度值如表1和表2所示。

二、“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路径

(一)加快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创新,打造互联网医疗保险产品品牌效应

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是维系商业保险行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平台理念的普及应用给商业医疗保险营销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和技术上的变革。未来保险行业将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将为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新媒体时代,客户对于医疗保险产品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个性化。因此,作为商业保险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医疗保险产品时应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准确预测客户的行为和需求变化,并将潜在客户需求转化为有效的销售。与此同时,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促进产品或服务营销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注重对产品品牌的建设,重视品牌营销和品牌效应。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拓商业医疗保险的网络营销渠道

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方面具有传统营销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背景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拓展应充分结合保险产品的特点,从业务经营模式方面探索与“互联网+”思维融合创新的渠道,有效融合传统营销模式和新兴的互联网思维理念,打造新型的跨界融合模式。商业医疗保险业务所面向的客户包括不同类型的群体。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可以借助“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提供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增加对客户通过互联网选择和购买医疗保险产品的客服支持。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开发设计手机APP保险业务,为客户通过手机直接购买医疗保险产品提供便利。

(三)持续提升商业医疗保险结构的保险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提升商业医疗保险结构的保险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应从思想层面上明确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过程中构建多功能的保险服务体系。一是切实保证互联网医疗保险业务服务流程的规范化,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保险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二是全面提升保险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网络时代背景下,客户对于商业医疗保险机构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保险业务人员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在服务、沟通、管理、心理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形成专业性更强、综合素质更硬的高水平销售团队,全面保障保险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程博.商业健康保险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发展思考——以“平安模式”为例[J].上海保险,2016(09).

[2]谢文照,龚雪琴,罗爱静.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09).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4-0204-01

* 作者简介: 李志勇(1980-),男,满族,河北遵化人,本科,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经济师,研究方向:医保基金支出的监管。

标签:;  ;  ;  ;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路径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