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进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建施工质量。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隐蔽工程中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技术,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有效观察。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质量,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更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机械成孔灌注施工;技术要点
一、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
从当前国家现状来看,我国的土建施工行业已经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顽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施工过程缺少严格管理
土建施工现场缺少对实际施工时的管理,实际上,土建管控工作对施工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很多的建筑行业存在乱象问题,对实际的操作属于放养式管理,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案或者原有的管理方案不完善。不适合现行的施工管理,在出现问题之后发现质量检测不全面,对应急工作的开展也不够仔细。由于土建施工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师是存在很多的不同的地方,它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和设备,所以在管理土建工程时会遇到一些不曾遇见的新问题,很多时候不能按照原先设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这时候有一套灵活变动的管理方案就显得极其重要。
1.2 施工人员素质不达标
土建施工人员是始终贯穿在整个工程中的,当前很多建筑行业不重视提前培训施工人员,所以施工人员在进入土建施工地点时都没有提前学习相关的土建知识。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施工人员本身技术不过关,所以在最后也不能达到土建施工设计和建筑本身要求的水平,另外就是一些具备高技术的施工人员,他们道德水平低下,没有职业操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敷衍了事,毫无土建技术质量的意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相关负责人员对其操作进行规范与管理,导致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节约时间,方便自己操作,就会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修改原来的土建施工图纸,导致最后的施工技术不符合规定。综上所述,土建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对整个工程的技术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土建施工中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在土木工程机械洞口施工中,常发生孔壁坍塌。原因如下:
2.1在一些施工场地,填土时,土较软,不密实,形成空面,使孔壁应力不平衡,导致孔壁坍塌。
2.2孔壁固定需要泥浆,但是由于泥浆的质量不合格,不符合固定孔壁的要求,就会导致泥浆固定孔壁失败,会导致接下来问题的发生,例如孔壁坍塌。
2.3施工现场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地质、水文勘察,导致缺乏合理的配合。
2.4在向孔壁注入泥浆的过程中,建议将部分泥浆注入其他部位,这不仅造成大量泥浆浪费,而且影响工程质量。另外,如果不及时补充泥浆,孔壁泥浆压力会降低,孔壁会直接坍塌。
三、实际案例中如何掌握好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
3.1设计技术指标
桩基础采用“钻孔压灌超流状混凝土桩”,采用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深度,利用混凝土泵,通过螺旋钻杆中心向桩孔内连续封闭泵注超流态混凝土,提钻压灌至桩顶标高,然后插入钢筋笼形成的桩体。该工程总桩数位183根,桩直径为800mm,桩长为进入圆砾层≥3000mm,钢筋笼配筋,住进采用8C14,箍筋采用?6@100/200。桩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注,其强度为C30。
超流态混凝土;通过螺旋钻杆中心泵注于桩孔中一次成桩的超大流动性混凝土,塌落度在210mm-220mm之间。
3.2施工现场准备
3.2.1清楚施工现场的有影响的障碍物。
3.2.2平整施工现场,务必做到三通一平。
3.3测量放线。
3.3.1以城市规划队给定的点为基准点,采用轴线控制点和甲方给定的桩位点进行放线,经监理、建设、质检、施工四方共同验线后,方可进行开钻准备。
3.3.2设置水准基点:在施工地区附近设置两个以上的水准基点。
3.3.3测放桩位: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桩位图,按施工顺序逐一编号,桩号所对应的轴线,按尺寸要求施入桩位。
3.4施工前做好各类机械设备进场、调试、报审等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对进场材料做好出长合格的核查和复查工作,及时与监理单位联系,做好材料报审工作。
3.6技术人员应认真分析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和施工图纸。会同监理、建设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准确确定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
3.7做到雨季施工准备
3.7.1要施工边缘部分的桩,以防塌方。
3.7.2做到原材料的存放,覆盖工作。
四、施工部分
4.1试桩
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下,会同质监部门、监理部门、设计部门、地勘单位进行试桩,试桩必须按设计规范要求、正确施工程序进行,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试桩后由有关人员指定静载实验桩并在试桩报告上签字,方可进行正常施工。以后的施工按试桩报告中所填内容执行。
4.2试桩钻进过程中及时观察地层变化是否与地勘报告相符,如发现地层与地勘报告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地勘单位、施工单位沟通解决。
五、桩的施工
5.1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施工中钻孔、成孔灌注和安放钢筋笼等主要工序及混凝土制备、钢筋笼制作辅助工序组成。
5.2钻孔清土
5.2.1钻机就位时,必须平整、稳固,钻机行走回转时,施工场地坡度不得大于5度,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
5.2.2钻头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对准桩位后必须调平,确保成孔的垂直度;
5.2.3开钻时,钻头对准桩位点后,启动钻机下钻;下钻速度要平稳,严防钻进中钻机倾斜错位;
5.2.4钻进中,当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或地下障碍物,应立即停钻,并通知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法、修改工艺参数或桩位、桩长等。
5.2.5应将桩孔周围残土清理干净,避免泥土掉入桩孔混凝土中。
六、成孔灌注
6.1根据地勘报告和场地的地质、地层情况,当钻进电流突然间大于130A时,要适当控制钻机速度,此时已经进入到地勘报告的圆砾层。钻机钻至设计底标高后,混凝土泵开始压灌混凝土并停顿10-20S,然后边压灌边提钻,始终保持泵入孔中单纯混凝土量大于钻杆上提升体积量;混凝土灌注高度宜高出桩顶标高0.1-0.2m;桩施工顺序应循序间隔跳打原则,避免桩孔串连。
6.2安放钢筋笼;利用钻机自备吊钩、塔吊或吊车将钢筋笼直吊起,垂直于孔口上方,然后扶稳旋转下入孔中,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专用插筋器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标高厚稳固。
七、质量保证措施
7.1放施桩时顺轴线方向和建桩基础中间的偏差不大于2cm,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边柱的偏差不大于1cm。
7.2施工桩位顺轴线放施桩位,顺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的偏差不大于1/4设计桩径,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的偏差不大于1/6设计桩径。
7.3准确测量钻具的长度,测量地坪标高,认真计算,用钢尺测量准确,在钻具上做明显的标记,用钢尺测量孔深。
7.4钢筋笼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漂浮现象,施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让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直到专业人员发现问题并解决后,方可进行工作。同时,在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向护筒内注入适量泥浆。在注入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如稳定的提斗、缓慢的提斗、决不快速的提斗。值得注意的是,在钻井过程中必须保证垂直度和坡度。钻井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在钻孔过程中,还应检查钻杆是否跳动,机架是否剧烈晃动,即使孔面塌陷、漏浆。
结束语:
项目管理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的应用,认真分析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和规范,进而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促进土建工程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田苗.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煤炭地质,2015,27(2):42-45.
[2]姜华.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20(2):90-92.
[3]张军.灌注桩基工程机械冲击成孔施工工艺[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29-32.
论文作者:张善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土建论文; 钻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轴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