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地改进,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如何增强电力运输的稳定性、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保护工作、努力解决输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稳定安全的电力服务提供保障,早已是我国现今电力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风险;措施
引言:
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是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一旦电力系统的输送环节出现故障问题,不但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运行稳定。在当前的电力系统建设中,强化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降低其运维风险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故此,文本对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相应分析。
1、输电线路运行以及维护所存在的风险问题
1.1输电线路破坏现象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很多的工厂和居民住房,也存在很多违规违章建筑。在工厂和居民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违规现象,导致输电线路非常杂乱,线路和地面的垂直距离很小,这些违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导致一些工厂和居民小区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在我国的农村,农民对合理维护电力设备的意识薄弱,加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很多农民在户外随意的燃烧农业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星被吹到电线上面,导致输电线路受损,长此以往,输电线路被毁坏,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甚至引发灾害。除此之外,在那些灾害频发的山区,泥石流、暴雨等自然灾害对输电电路的危害也比较大,暴风雨吹到电线杆,不仅破坏了输电线路,甚至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这些因素严重的影响到输电线路的稳定,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1.2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不过关,达不到标准要求
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工程量大,施工面积大,施工时间短和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等相关问题,导致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①在规划输电线路时,没有认真地对输电线路进行勘察,导致输电线路中杂树丛生,严重妨碍了输电线的架设,给电力的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②输电线路线夹不牢固,输电线路弧垂太低,造成电线对地距离不够。③新型输电设备也给施工带来困难,比如在新型的输电线路中铁塔广泛运用于此,但一旦没有规范地组装铁塔,极易让铁塔出现问题,其稳定性降低,而且在气候较冷的地区还会发生覆冰问题,严重阻碍输电路线的正常运行。
1.3线路防护区内树木等外力破坏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导致空气质量不断下降。而为了提高区域中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坏境,各地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呼应国家的号召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自身对电力维护的意识弱,通常是在线路防护区内种植树木,开始时也许树苗还没能影响到输电线路,但是跟随着树木的成长,由于枝杈没有修剪使得输电线路和树木枝杈相互交错,输电线路变得紊乱,不但妨碍了正常的输电,而且很可能因为后面对树木的修剪或者儿童的玩耍不慎,很容易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儿童玩耍时断线的风筝以及生活在农业区域的各种生物会对电力产生影响,进而发生跳闸断电的事故。
1.4线路自身存在的风险
线路自身存在问题是送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重大风险。在送电线路的长期使用中通常会发生线路老化等情况,假如不对老化的线路做维护就会产生运维风险,另外用电量的持续增长让送电线路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如果不对它进行后期的维修和保护或者是必要的改进,一定会出现运维风险。这是送电线路运维中普遍存在的风险问题,对这种风险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一旦发现问题,对老化的线路进行更换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输电线路运维风险的应对措施
2.1加强输电线路自身的强度,降低风险率
对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输电线路的保护意识,加大对偷盗行为的执法力度等来有效的解决。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就只能是加强、加固输电线路自身的强度与稳固程度来进行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根据该线路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雷电多发地区,就认真检测雷电的发生时间和频率,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线路状况加固杆塔,科学合理的定防雷措施,搭建耦合线路,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并安装自动重合闸,安装避雷针等避雷设备;在风雨多发的地区就要对线路以及杆塔进行加固,并与当地的气象部门沟通、联系,以便于尽早了解风雨预测信息,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对于覆冰现象,可以使用加热覆冰处理或是使用机械覆冰处理,有效且及时的实行应对措施,有效的减少自然因素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2.2紧抓施工质量
在改造或是新架线路的过程中,紧把质量关。做好这些工作首要的就是从施工的源头-----设计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与使用标准。另外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工作人员要对架线地区的地形地质状况、天气状况等进行全面地勘察,采用性能合适的电线,并使架设的输电线路与当地的发展规划高度一致,严格遵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解决,后期验收时对于不符合使用标准的环节提出整改意见。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促进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3日常检修管理机制的落实
线路相关设备检修的管理工作可及时对设备的隐患进行消除,最大程度的减少设备由于故障对供电的正常造成影响。对于设备检修方案的制定要对输配电线路处在的各种环境进行全面考虑,例如:气候环境、自然条件、负载实际情况等。
结合输配电线路日常运行情况,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并贯彻落实,根据检修计划做好日常输配电线路检修工作。另外,还应对突出状况和重大状况有充分考虑和准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出状况和重大状况,迅速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检修或抢修。要想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就需要带有针对性及目标性的定期对线路以及杆塔设施等环节进行认真的检查与维护工作。这一检查包括有对于线路老化、杆塔开裂、杆塔倾斜等的硬件设备的检查,还需要包括有对于周边环境的检查,比如周围树木或是易发生安全问题的隐患等,这些全部都需要包含在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之中。另外就是需要对检查与维修护理项目等等内容做好记录工作,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减少隐患,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
2.4新技术的有效运用
科学技术日益更新,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电力企业也是一样,应该积极的将新技术运用到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中去,有效的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危险性,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比如现阶段运用比较广泛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控设备就是如此。这一系统能够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输电线路的温度、微气象、覆冰情况等等,发现故障问题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有效的降低输电线路的运维风险。
3、结语
总而言之,供电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输电线路的支持,只有保证输电线路稳定、高效的运行,才能促进我国电网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和高效,规划部门、施工部门和监管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维护输电线路的稳定。电力部门及相关的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不断积累运行经验,学习新的电力知识并运用在电网运行的实际工作中,以过硬的专业知识来保障继电保护系统向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邱骏,杜晓,付亚辉.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及其解决措施[J].丝路视野,2017(26)
[2]陆伟强,周翔.输电线路风险评估及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5):
论文作者:金桂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线路论文; 风险论文; 输电线论文; 杆塔论文; 稳定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