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土司湘西土家族民歌原始文献综述论文_邓玉春

彭氏土司湘西土家族民歌原始文献综述论文_邓玉春

(湖南师范大学)

土家族民歌,从上古时期就有记载,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土司制度是中国执政者对少数民族的一种间接统治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我国更是有上百年的研究。将土司制度下的土家族民歌结合起来研究,是土司学艺术深入研究的基础。

一、彭氏土司政权建立之前的土家族民歌

1.丧葬用乐的相关记载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隋间武陵地区习俗:“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致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1]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有如下几点:一是湘西土家族属于武陵山脉地区,地势险要,与外界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嗜好和风俗也是与外界不同,但颇有巴渝古风;二是死丧之纪,由逝者邻里少年组成,环绕尸体歌唱,歌唱内容与汉族挽歌类似,都是说尽逝者生平乐事;三是以弓箭进行伴奏,打节奏,这与巴渝舞中以兵器为乐器的行为类似。

以上文献一是验证了土家族祖先可能为巴渝人,也描写了当时土家人对于逝者的处理和当时的音乐现象,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土家族重生轻死的生死观念。

2.对巴渝舞的相关记载

《华阳国志•巴志》云:“巴师勇锐,歌舞以临,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2]从这段史料可以分析出巴人以军舞临敌,不仅骁勇善战、还能歌善舞,这些舞蹈动作都化作巴渝舞的原材料,将其中的动作和乐器都有效运用起来。

汉高祖刘邦深为巴族古老质朴的战争舞蹈所迷,“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所谓巴渝舞也。”[3]可以看出《巴渝舞》已步入庙堂,成为宫中仪式音乐的一部分。在记载中,汉代历代皇帝的丧葬活动中,巴渝舞在葬礼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皇帝驾崩后,丧葬行列的前面就是由巴渝歌舞和御林军所组成的队伍为先导的。再结合相关史料分析,巴渝舞的表演形式是演员要披盔甲、持弩剑、口唱巴族古老的战歌,虽然,这些动作和工具包含有有军事动作和弓箭道具的存在,但战舞的原意尽失。使用弓箭的行为也验证了前文丧葬仪式中存在着巴渝舞的因素。

魏晋时期,改名为 “宣烈舞”,南北朝恢复成巴渝舞,使用场合主要为祭祀,从史料记载和推测出舞蹈动作中仍有持弓射箭、舞盾挥戈此类军事动作。

隋朝巴渝舞被废止。唐朝又将“巴渝舞”再次回到宫廷,舞蹈特点是“武容娴婉,曲有姿态”。由于长期流行于宫廷,多次为了迎合观赏者的审美,几经改造,已一扫巴渝舞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民间所留存的巴渝舞因其反映原始生活和战争、舞蹈风格强劲有力而受到了土家民众的喜爱,因当时土家人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艰辛,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都崇尚简单与力量,加之又有奔丧的古老习俗,因此,他们对巴族战舞显示出的死者得以升天的迷信巫术色彩,更加崇尚。

二、彭氏土司统治期间的土家族民歌

1.关于丧葬仪式用乐的相关记载

《朝野佥载》云:“五溪蛮,父母死,行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然闻其近礼,已多采汉制,而多与汉民无甚区别也。[4]这里透露的信息是土司统治之前的丧葬仪式规格,需行鼓踏歌、舞戏一月,而观“近礼”,已多采用汉制,这里所表现的是一个汉化的结果,在丧葬仪式方面,当然,汉化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层次,还有其他音乐方面。

这种在丧葬活动中表现先人勇猛,祭祀祖先的平生伟业的舞蹈习俗至今活跃在土家族地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其他音乐的记载

“为巫之人,戴三山帽,持铃刀歌唱祷祝…男女击鼓,歌唱,戏舞,三昼宵而毕,名曰鼓脏。”[5]这讲的是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巫傩音乐,在行仪式的时候,会持铃刀歌唱,且男女都会参加,击鼓、舞戏、歌唱等。

“土司时…每逢岁时令节,各官社把下乡,俱令民间妇女歌舞侑觞。设府后,正月元宵尚有逐队来署者,呵止之,自称旧例如是。”[6]此文献说的是土司时期在岁时令节各土官下乡命令妇女唱歌跳舞,以做娱乐之用。这一方面说明土司的昏庸、鱼肉百姓,另一方面说明土司期间民歌被土官当作一种权利象征受到推崇。另外也说明改土归流后,流官对这一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并为此下了严令禁止举行仪式和此类行为。

三、改土归流后的土家族民歌

1.关于摆手歌舞的记载

乾隆二十八年《永顺府志》载:“此即各寨皆设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魂衙署。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长歌,名曰摆手。”[7]像记载改土归流后摆手舞的相关记载不胜枚举,多是描述摆手歌舞的场面、由来等。像此处则说明了摆手在专门的演出地点摆手堂举行,目的是为了驱鬼和祈福,男女均可参加,内容为长歌跳舞,乐器有锣有鼓等。

2.对巫傩音乐的记载

“按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卿巫唱演傩戏,设傩王男女二神像于上,师巫讽咒、礼神、讨筶,以卜吉凶,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8]巫傩文化在湘西土家族地区一直都有,像此处,傩戏之余,还加了一个占卜,这是之前文献鲜少看到的;演出形式也未曾有大的变动。

3.竹枝词里的音乐现象及其他

清土家人士彭勇行所做的《竹枝词》中描写到:福石绣屏屏绣多,浪击石鼓声声和。土王宫里人如海,共庆新年摆手歌。新春上库敬彭公,唯有土家大不同。各地咿嗬同摆手,歌声又伴“呆呆都"。其中“新年摆手歌”、“呆呆都”等描写的都是音乐现象和音乐事物,“呆呆都”即土家族特色乐器冬冬奎。

不仅有众多的竹枝词里面对音乐的描写,同时还有一些文献记载,如:“二三月间,妇女结队负背笼往山,采湖葱竹笋,合唱山歌,答和为乐。” 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在民间流传着贴近土家人民生活的山歌形态,演唱者为春季上山采笋的妇女、歌唱形式为合唱且互相之间有答有和,是为农作是解闷、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总的来讲,湘西土家族民歌在彭氏土司管理下和改土归流流官的管理下还是有不少变化和发展的,由彭氏土司管理前单一、无序的状态到土司用其作为权利象征而受到鼓吹的状态、最后到改土归流后被明令禁止的状态。这三个状态说明了由于管理者的变化,湘西土家族地区的音乐也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为汉化、集中到分散的过程。从以上文献看出,湘西土家族民歌一直是变化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常璩著.华阳国志•巴志卷一.[M].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

[2]明•沈瓒编撰,清李涌重编,陈心传补编.五溪蛮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2012.

[3]清•洪际青纂.龙山县志•艺文下卷16.[M].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4]清•张天如等编,顾奎光纂.永顺府志•杂记.卷12.[M]乾隆二十八年抄刻本.

[5]清•王讳纂修.乾州厅志•风俗志.卷2.[M].乾隆四年本

[6]清•黄德基等编,关天申纂.永顺县志风土志卷4.[M].乾隆五十八年刻本

[7]清•林继钦等编,袁祖绶纂.保靖县志•舆地志[M].同治十年本。

[8]清•张天如等编,顾奎光纂.永顺县志•风俗卷10.[M].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论文作者:邓玉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彭氏土司湘西土家族民歌原始文献综述论文_邓玉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