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与发展前景_大学论文

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与发展前景_大学论文

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前景论文,中国大学论文,历史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是时代变革的产物。现代的大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职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世纪更迭、千年交替之际,各国大学的校长们也在认真思考未来大学的历史使命。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举办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分析了“研究密集型大学”的优越性。他认为,斯坦福大学之所以和硅谷确立了富有成效的相互关系,主要在于斯坦福大学坚持了研究密集型大学的基本目标与特性,其中五个重要因素是:追求最卓越的研究与教学,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拥有设置学术方向的自由,建立与工业界的伙伴关系,对研究中的机遇保持开放。他的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在探讨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予以借鉴。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国大学的情况,包括北京大学的实践,我认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至少应该肩负起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四个方面的历史使命。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教学是学校第一位的工作,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这一任务自有大学以来就没有改变过。问题在于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有哪些思路和措施能确保大学能为这飞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当今和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学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21世纪大学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必须以转变人才观念为先导。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极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大学要克服因循守旧的传统习惯势力,弘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大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大学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已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突破成规,勇于对现有知识质疑,挑战旧的学术体系,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敢于独辟蹊径。同时,大学要克服重智育轻德育以及在智育中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仅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还要塑造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我们不应该使某些学生精于古典而疏于现代、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而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在整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教育与科研、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努力追求通晓古今中外,兼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这方面,综合性大学具有独到的优势。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某一个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有根据经济结构变化而改变工作类型的能力以及熟悉整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课程的结构和质量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人文教育与实践环节偏弱等弊端依然存在,为此必须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与过程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这种特点,北京大学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将文科、理科、医科结合起来考虑,努力促进文科、理科与医科之间的交流。我们要求文科学生必须选修4学分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选修4学分的文科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至少2学分的艺术类课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行文理科交叉与融通,加强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开辟第二课堂学术讲座,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医学部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学制改为八年制后,头两年将在北大本部主要进行理科基础课程的学习,旨在加强医科学生的理科基础。

不论在学术训练领域,还是在职业培训领域,课程按照专门化程度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型”的,另一种是“通识型”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选择的面要宽,课程选择的范围要大;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逐步允许学生在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目前,北大正着手调整学科的组织形式,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加强“宽广的知识领域、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较好的文化素质”三个方面的基础教育。随着学科结构的调整,我们将考虑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时不分专业,学校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若干领域,规定学生必须从每个领域选修若干门课程;到三、四年级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在本院或系内选择某一专业。另外,我们还将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设更多课程,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有这些,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二、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

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不但学科齐全、人才密集、信息灵敏,而且具有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特色,具有宽松活跃的学术文化氛围。大学的科学研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并着眼于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使教学、科研、生产的密切结合,使大学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21世纪的大学必须认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正确认识和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又各有特点。在科学研究中,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发展,区别对待。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基础研究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无论是现在和将来都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会对科学技术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但基础研究周期长,不可能直接面向市场。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少方面也冲击着大学校园内的学术研究,加上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研究软环境并不能说很好,一些教师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狭隘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明显滋长。因此,21世纪的中国大学要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在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就必须确立战略眼光,坚持以学术为导向。大学应充分发挥具有良好人文环境的优势,营造适于基础研究的环境和学术氛围。

应用研究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计划经济时期,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大学同样应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关键是要使我们的教授、研究人员熟悉市场、了解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领域,找准结合点,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社会作出贡献。大学应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何况在当今很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界限也在变得模糊。

2.遵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促进学科交叉和整合

学科建设是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改革发展的龙头,对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加强学科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关系,促进学科整合,鼓励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学科的分化和综合是学术发展的两种趋势,是实现知识创新的两种途径。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目前,许多学科之间已经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内部各分支领域以及相互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人口、环境、生态、能源、空间等重大问题有赖于各种专业和社会力量的协同努力。相信这种综合的趋势在21世纪将会有增无减。从高等学校目前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它仍然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工过于细致和僵硬,专业划分过细,各门学科相对隔绝,沟通和联系不够,形成了限制科学活动整体性协调发展的壁垒。过去,我们对于学科分化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产生了一些人为设置的界限,加上目前在职称评审、奖励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也阻碍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和发展新学科、改造传统老学科、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科管理机制,是北京大学正在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大学已经拥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北大的学科建设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学科群和学术成果还比较少,教师中有世界影响的一流学者人数很少,培养、吸引和汇聚优秀拔尖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为适应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北京大学根据科学发展的方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同院、系合作和调整的基础上,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新功能材料、金融数学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视觉听觉信息处理、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已经或正在筹建一批跨学科、跨部门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样不仅促进了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有的已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在2000年4月合并后,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在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组、干细胞研究、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新药研制与开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成立了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大力加强医学同文科和理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新的生长点,开拓新的领域,在不断调整、完善学校体制和管理系统的同时,促进学科的整合,争取在生命科学、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能取得一批突破性的成果。通过两校的合并和学科调整,使新的北京大学已成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以及医学等几大门类的更为综合性的大学,为学校的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充分认识人文科学在大学中的作用,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科学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科学和人文是相辅相成的。长期以来,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普遍存在着重工轻理、重理轻文的现象,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基金严重匮乏。当我们谈到创造性时,往往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才有创新,常常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忽视人文因素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我们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而且需要体制创新、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既包括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创造精神的培养,而后者是与培养对象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责任感以及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勇气密切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科技与人文应该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力求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北大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国内外先进文化的成果、推动社会进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面,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学风。新中国建立后,北大汇聚了一大批全国最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目前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齐全,重点学科和博士点众多,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数量大、层次高、影响广。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人文社会科学功不可没。因此,北大在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要力争保持领先优势,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综合研究,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产生重大的思想文化成果,成为国家重要的思想库。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大学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从19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来看,它们在发展科学知识中所做的贡献,直接的或主要的是在“纯学术”方面,充满着浓郁的理性主义色彩,正因为过于追求纯学术研究,使它们成了自我封闭的象牙之塔,限制着大学社会作用的发挥。

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威斯康星大学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明朗化了。1904年,范·希斯就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他把大学的社会服务向前推进了一步。范·希斯明确提出:“教学、科研、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20世纪初被明确以后,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也不断地增强。随着知识和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将更加紧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将不断扩展,不少人认为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内核,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在行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里,大学将更加开放,大学与社会必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21世纪的大学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自己封闭在围墙之中、象牙塔之内,而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着眼于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要。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UNESCO在1998年的报告“21世纪的高等教育:挑战与任务”中说:“知识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能够调整就业结构,并在某些原有的领域或新领域增加和创造需求。与此同时,减少或取消某些领域和某些传统职业的需求”。为此,大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方面,大学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大学要紧紧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成果;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大学应加强为地方服务,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和咨询服务。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21世纪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必须强化知识和技术创新,主动培植高新技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中国的大学也应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自身的利益。北大现已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公司、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资源集团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在北京建立了北大科技园,在深圳与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深港产学研基地。目前我们正在加速推动企业的改制工作,规范企业的行为,以使他们能更加自立地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同时又要确保学校的权益。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北大将进一步调整科研发展方向,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力争在21世纪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医药、新材料以及环境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大学为社会发展服务决不仅仅在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还在于大学具有前瞻性,有能力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科学地预见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对于可能遇到的问题超前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确保大学大踏步地走在社会的前面。在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同时,大学也应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引,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地球已变得越来越小,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广泛开展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就成了21世纪大学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应该更加自觉地面向世界,具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密切关注并及时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教育成果,大力加强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国际往来,实现各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东西方教育体系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问题,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认识和利用不同的教育系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我们就可望在新世纪里找到提高全球大学教育水准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本国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将使大学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大学在推动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证明了这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作为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大学要认真研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重大国际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可行的应对良策。今天的大学也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眼光,而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十分重要。

在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我也想指出,国际化不代表同一化。多样化是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赖以创新和开拓的无价之宝。跨文化交流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全球化和国际化并不表示地区化和民族化失去了它们的重要性。相反,只有把两个方面融和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在对其他文化和教育体制开放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至今,北大已经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1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在新的世纪,北京大学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开放型大学,努力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与发展前景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