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论文_李慧琼

四川省乐山市武警总队四川总队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p<0.05;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3.5±1.3)d显著短于对照组(7.8±1.4)d,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治疗和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感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围术期护理

胆道结石属于临床高发胆道疾病,其中包括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等,其发病与胆道中感染寄生虫密切相关,一般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对于肝胆管结石可以运用规则性肝切除和胆肠吻合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治疗会导致患者组织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频繁发生,术后恢复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手术的顺利度以及术后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33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51.2±4.5)岁;病程时长为1个月至5年,平均时长为(3.5±0.3)年;其中单发性结石26例,多发性结石14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31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55.6±3.9)岁;病程时长为16天至6年,平均时长为(3.2±0.7)年;其中单发性结石29例,多发性结石11例;两组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需要全面做好检查,了解患者具体病情与身体状况,做好药敏实验,排出手术禁忌症,提供手术治疗方案的准确数据参考,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术前多指导患者进行丰富维生素食物的摄取,保证充分营养。同时术前8h开始禁食禁水,对患者的合并疾病做稳控,如血压、血糖等状况等,要积极的进行合并疾病的控制治疗,协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病情、年龄、性格、知识结构等做好必要的心理安抚与健康宣教,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手术,避免心理压力而导致相关手术指标的异常[1]。

1.2.2 术中护理

首先要做好手术相关物品准备,如可吸收线、胆肠吻合包、尿管、引流管、培养瓶等,同时做好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的数量核对与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做仔细的信息核对个人信息,辅助患者做好舒适的仰卧位状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辅助麻醉师做好麻醉工作,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做好患者私密部位遮盖和身体保暖,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术中要及时的做好手术配合,随时依据医生指示做相应操作,及时告知患者身体状态信息,做好工具的传递与收集。术后做好腹腔冲洗,置入引流管,认真核对器械等相关物品数量,做好关腹[2]。

1.2.3 术后护理

术后要认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状态,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观察记录尿液排放量、颜色、性质,切口与附近皮肤组织释放有渗血、红肿,胆汁渗出等状况,如果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做好引流管护理,避免压迫、堵塞、扭曲、松脱等,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情况。如果引流有血状或者絮状物质,可推测为感染,要及时做处理。术后4至6h做平卧,当身体指标平稳后可以转换为半卧位,从而降低伤口组织的张力,降低疼痛。可以嘱咐患者做早期活动来加快其胃肠恢复功能,术后首日可以在床上活动,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地活动,活动中要避免对伤口的牵拉碰撞,同时做好保暖。饮食上从流食、半流食向固体饮食逐步过渡,少量多餐。食物以丰富纤维、维生素、高蛋白等易消化食物为主,促进胃肠蠕动来避免便秘。可以适当的做好电解质平衡,做好肠内营养支持[3]。要做好腹腔脓肿、切口感染、急性胰腺炎、胆肠吻合口狭窄、胆瘘等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患者离院前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患者保持规范饮食和用药,做好T型管自我护理,确保引流管稳固和同差昂,注意切口干燥清洁,如果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可适当运动,多饮水,保持低脂饮食。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至90分为基本满意,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总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

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3.5±1.3)d显著短于对照组(7.8±1.4)d,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为2例胆瘘,3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

3 讨论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上,首先要做好无菌化操作,及时做敷料更换,保持切口及皮肤干净,运用抗生素做抗感染处理;注重腹腔引流观察,如果有棕黄色、黄绿色状的胆汁排出,则可能为胆瘘,要及时告知医生;如果患者高热、腹痛、呼吸加快、脉速下降等情况则表明腹腔脓肿可能,要及时遵医嘱做B超确诊,同时运用抗生素控制病情。所有并发症的相关症状要有纯熟的识别能力,从而才能第一时间的发现问题,日常要做好相关能力的学习与培训,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巡查力度。

参考文献:

[1]朱素珍,陈玲.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128-129.

[2]张静.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07:1398-1399+1401.

[3]朱新福.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19+121.

论文作者:李慧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论文_李慧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