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六亮点”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_正能量论文

温州市鹿城区“六大亮点”彰显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市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亮点论文,城区论文,新风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通过“六大亮点”彰显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一、“六城联创”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扎实做好“美丽街区”创建工作。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特色”创建思路及美化整治、人文培育、长效管理、特色打造的创建内容,认真做好“美丽街区”创建工作,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无三化”工作成效。截至目前,滨江、南汇、五马、松台、双屿等五个街道“美丽街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各单位按照创建方案和计划,正在抓紧施工,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全力做好“两无三化”工作。“两无三化”作为“六城联创”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化“两无三化”考评奖惩机制,进一步增强全区做好“两无三化”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年初,研究制定了《鹿城区2014年“两无三化”评比考核奖惩实施办法》,通过奖优罚劣,进一步强化各街镇和部门做好“两无三化”工作,全区“两无三化”排名全市第一名。

      三是牵头做好停车非法整治工作。先后组织人员对辖区停车非法收费整治情况开展了15次实地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以督查通报的形式督促相关街道和部门进行整改,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及邮箱,建立了区停车非法整治工作微信群,按照定点、定人、定成效的整治要求,对32个停车非法收费点确定了责任人。多次组织4个街道及9个部门开展全区性取缔停车非法收费联合整治大行动,共13人被依法行政拘留,城区停车非法收费反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公共自行车引领城市公共品服务大突破

      2012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当天,鹿城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启动并投入使用,该项惠民工程成为温州市第一个拥有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县(市、区)之一。鹿城公共自行车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捐助,成为全国第一家由企业捐助建设并设置专项基金的公共自行车的城区。目前,全区已建成27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投放10000辆公共自行车,实现24小时全天候借还车,基本形成了10分钟公共自行车租借圈。实行一小时内免费租用的惠民政策,并把公共自行车与常规公交出行相联系,通过“自行车—公交车—自行车”的交通模式,有效解决了“公交坐不到、打车嫌贵、步行又太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了市民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三、深入打造红日亭“精神高地”品牌

      

      “红日亭”温暖的故事通过网络传遍华夏,引起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红日亭”现象得到原中央文明办王世明副主任和现任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葛慧君部长以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龚吟怡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并都一一到“红日亭”分别调研指导工作。中央及省文明办还专门组织调研组来温专题调研“红日亭”现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吸引“全国网络媒体温州行”,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播出“红日亭”专辑,进一步提升弘扬“红日亭”崇善向上文化。以“红日亭”为代表的鹿城免费伏茶点现象打造了一道靓丽的城市文明风景线,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善念,形成了道德建设的链条,彰显了文化和精神的力量,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四、“春泥计划”特色品牌遍布城乡

      以经典传道德,以家史传家训,以故事传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创新开展了以“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为总载体,“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创建了藤桥“农耕文化教育基地”、七都“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鹿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郭公山社区“传统文化体验培训基地”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实现8个街镇80个社区100%全覆盖。推进11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指导,达到8个街镇少年宫学校全覆盖。暑假期间1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使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向未成年人开放,极大地丰富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的假期生活。

      五、挖掘选树身边“最美人物”

      先后15人(次)荣获“中国好人”“浙江好人”“温州好人”“鹿城好人”等荣誉称号,“千里送还巨款保安”陈明德、“抵车救人老板”赵章惠等知名典型人物,其事迹在央视《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播出。为弘扬“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在第12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率先成立全市首个“道德公益基金”。同时,深入开展“十佳道德模范”“最美社区(村)干部”“身边好党员”等评选,特别是结合鹿城实际,推出“社区好人”推选活动,让居民推选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体会“榜样就在身边,我也可以做好人”的真谛,营造了学习榜样、争做好人的道德氛围。

      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

      一是舆论宣传造势。在市区各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宣传,在市区主要商务楼宇内的300多个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视频广告,在市区3870多辆出租车LED屏幕、31个信息亭以及20个加油站进行宣传,在公交车体、车内视频、公交站头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宣传。在城区范围内设置14个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公益宣传牌,在全区540多家商店以LED形式发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在80个社区制作近数以万计遵德守礼宣传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声势。借助市级媒体资源,开设价值观宣传专栏,分别拍摄了《文明行车赤兔马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节约一粒米一滴水》《百善孝为先》等公益广告,在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新闻综合频道和经济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同时在全市所有电子阅报栏24小时滚动播出,持续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美德。二是专项活动拓面。依托全区160多家道德讲堂(文化礼堂),9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学习宣传。通过“好家风,好家训”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全区“十佳道德模范”“十星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全面促进“好家风,好家训”创建活动常态化。三是学校教育筑基。发挥“小小宣传员”“小小监督员”作用,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好少年”“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牵手文明,亮丽鹿城”“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等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逐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带动家庭成员共同践行主流价值观。

标签:;  ;  

温州市鹿城区“六亮点”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