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测量技术论文_郗刚

城市工程测量技术论文_郗刚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测绘处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城市工程测量是为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测绘工作,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工程测量技术展开详细阐述,在此仅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工程,测量,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的种类不断增加,涉及到的内容与领域也更加广泛,这对城市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更高。因此,当前城市工程测量面临着巨大挑战。城市工程测量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直接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工程测量的作用来提高建设质量。

1 几种城市工程测量技术

1.1 GPS定位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使用卫星系统开展高精度与自动化测量的技术。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通信线路架设、铁路建设、隧道贯通、大坝监测以及建筑变形等领域都有所应用。特别是在城市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GPS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改变传统的控制布网方式,能够实现全球24h定位,并且其定位精度较高。另外,GPS在城市工程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点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只需要确保测量点上空开阔,便于接收卫星信号即可。目前,GPS定位技术可以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在逐步推广。需要注意的是,GPS的定位系统是根据全球统一的WGS-84坐标系进行计算的,这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测量成果存在差异。

1.2 实时动态RTK技术

RTK技术的英文全称是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动态差分法,它主要是以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为基础的实时定位技术。RTK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基准站与流动站。其中,基准站的主要功能就是发射连续观测到的卫星数据,是测量过程中的基础;而流动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差分处理,然后获取测量点的坐标、高程以及精度指标,确保测量数据的及时性与有效性。RTK技术是一种新的精准度较高的测量技术,在测量工作中应用利用RTK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求得厘米级整周模糊度固定节的需求,并且RTK在接收多个GPS卫星信号、多路径现象的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整周模糊度固定解的置信度达到99%左右,完全能够满足动态测量的平面精度±(10mm+1×10﹣6D)。此外,RTK技术的动态定位功能可以极大提高定位测量的效率,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城市测量需求。

1.3 全景扫描技术

全景扫描技术主要是借助成像设备对城市规划与布局进行一系列采集,然后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匹配与拼接,最终得到一张能够显示城市整体布局的“超级图像”。全景扫描技术主要是对城市布局的整体进行扫描测绘,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城市布局有全面整体的掌握。在使用全景扫描技术时,需要搭配使用合适的测量软件,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按照规划的顺序进行扫描,然后利用软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整体图像。全景扫描技术与三维扫描技术类似,但是全景扫描技术基本上是一次成像,因此,可以减少照片拼接的任务量与错误率,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工程测量的效率。目前已经在建筑测量与铁路维护等工程测量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全景扫描技术对区域范围有一定要求,大区域、大范围的测量工作中,全景扫描技术的效率相对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用实时动态RTK技术进行城市工程测量的作业流程

2.1 内业准备

在实施RTK外业测量前,应事先收集测区的小比例尺地形图,必要时进行野外踏勘,根据城市测量的特点完成内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根据工程项目,设定工程名称。(2)若已知坐标转换参数,则输人手簿(一般此参数未知)。(3)若无坐标转换参数,应整理测区的已知控制点资料,控制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在测区周围,使得所测点均在已知点的包围之内,尽可能避免从一端向另一端无限制的外推。控制点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条件应符合GPS作业的要求。(4)实施工程放样时,内业输人每个放样点的设计坐标,以便野外实时、准确放样。

2.2 求定测区转换参数(一般采用此种方法)

城市测量是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上进行的,这就存在WGS- 84坐标和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坐标转换问题。由于RTK作业要求实时给出当地坐标,这使得坐标转换工作非常重要。根据总体规划和工程需要,求定测区转换参数可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测区以GPS静态方式布设均匀分布的高等级GPS控制点,获得各点的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系下的坐标,利用同一点的两种坐标求出转换参数。注意,为提高转换参数的可靠性,最好选用4个以上的点进行观测和求解,这样可通过多种点的匹配方案,检验转换参数的正确性及精度。

2.3 基准站的选定原则

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发射电台和流动站接收电台组成,它们是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稳定可靠的数据链是动态初始化的前提。保持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可以减少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实施RTK作业的关键之一,基准站安置应满足下列条件:(1)基准站可设立在有精确坐标的已知点上,也可设在未知点上(最好设在已知点上)。(2)基准站安置应选择地势较高、视空无遮挡、电台有良好覆盖域的地方,城市测量首选测区高大建筑物上。(3)为防止数据链的丢失和多路径效应,基准站周围应无GPS信号反射物(大型停车场、大型建筑物、车辆拥挤的街区等),200 m 范围内无高压电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台等干扰源。(4)考虑到南北极附近是卫星的空洞区,电台的天线应架设在G PS接收机的北方。

2.4 RTK施测步骤

野外作业时,基准站安置在选定的控制点上,打开接收机输人点号、天线高、WGS- 84的已知坐标;设置完毕检查接收的GPS卫星数≥5颗。检查电台发射指示灯是否正常,基准站设置完成。流动站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匹配的电台频率,检查电台接收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接收卫星颗数量,流动站可开始测量任务。先联测1~2个已知控制点,评定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开始测量任务。实时动态RTK数据处理相对简单,外业测量采集的实测坐标通过手簿的数据传输系统,直接下载到计算机内。

在城市工程测量工作中,在各个阶段都要仔细认真,不管是城市工程的规划阶段、勘测及设计阶段还是工程的建设阶段,都要在仔细复核点位的情况下核查其资料与数据的准确性,做好各项测量工作。

3城市工程测量技术的优缺点探讨

3.1 城市工程测量技术的优点

城市工程测量技术具有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上述城市工程测量技术的各项组成内容中,不难发现,基本上每一项城市工程测量技术都具有精度高这一优点,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城市工程测量的精准度。第二,工程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诸多领域,在不断的应用中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好发展。

3.2 城市工程测量技术的缺点

城市工程测量技术具有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工程测量干扰性比较大,为了降低这一干扰性,很多时段都只能选在黑夜,由于光线过暗,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工程测量技术的使用难度。第二,城市工程测量的控制点布置较为困难,不仅要建立在稳定的地方,而且又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尹业武.城市工程测量一体化与综合化[J].智能城市,2018(9).

[2]游思良谭斌华.分析工程测绘测量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18(12).

论文作者:郗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城市工程测量技术论文_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