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研究论文_龚大朋,景亚军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研究论文_龚大朋,景亚军

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现如今,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不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土木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这就需要对钢结构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认识到该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性能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合理选择钢结构,进而可提升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土木工程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其中,我国在土木工程的钢结构技术的施工与应用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土木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于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和高要求,相关人员需要对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应用进行研究。

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优势

1.1有利于提升土木工程的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对施工进度高度关注,而且对其安全性也更加重视。因此,在人们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必须在施工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传统土木工程施工中,主要是使用混凝土材料,该材料虽然对工程稳定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混凝土施工需要经过配比、振捣、浇筑等多个环节,某一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工程质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钢结构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很多施工流程,还具有较高的密度与较强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提升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1.2有利于增加土木工程的抗压性

钢结构技术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要求,对不同的钢筋进行科学的组合,可以在整体上增强建筑物的强度。而且钢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韧性,因此将其应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能够进一步增加工程的抗压性,提升其使用性能,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既节省了成本,又保证了建筑物抗压度。即使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影响,进而避免人员伤亡,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施工的常见问题

2.1钢结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复杂多样

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的过程中,质量问题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当前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并且钢结构本身也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的钢结构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施工。

2.2钢结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不仅是钢结构技术施工,整个土木工程甚至工程领域的安全问题都是重点的工作内容,由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并且安全措施不够齐全等因素,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在影响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3钢结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多变程度

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多变性,它不仅自身容易出现变形、锈蚀等众多问题,还十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然而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环境问题进行忽视,这样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施工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要点分析

3.1混合料搅拌

土木工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混合材料的搅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材料的搅拌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首先,粗细集料的堆放与供应,材料进入现场之后就需要分开进行堆放管理,同时对每种材料分别抽样检查,还要取得建立工程师的同意。其次,按照工程的施工要求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只有配合合理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搅拌、铺设。每种集料、矿料与其他辅助材料之间需要按照合理配比进行配置,避免出现配比不合理的问题造成的施工质量缺陷。再次,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间需要均匀、无花白料、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普通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的时间需要在45s左右,搅拌的最低时间不能少于5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该在60s左右,最低搅拌时间不能少于10s,搅拌好的沥青混合料需要保证均匀、无花白料,没有结团成块或者离析的现象。最后,间歇性的搅拌与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贮料仓,储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得超过72h;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储存不宜超过24h。

3.2混合料运输

搅拌好的混合料需要运输至施工的现场,一般都是通过专业的运输车进行运动,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就是离析与分层的现象,一旦这种现象出现就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需要进行二次搅拌。另外,在运输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之后还需要对混合料的坍落度与强度进行试验,检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产生离析问题。自卸车需要具大小合适的篷布进行覆盖,运输的时候要保证车顶上有篷布的保护,同时确保覆盖的严密,还要注重保温与防水、防污染的作用,严禁出现覆盖的篷布问题导致混合料出现离析的情况。

3.3混凝土施工控制

土木工程的施工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技术时,由于其施工的体积比较大,所以要对其浇筑的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规范的要求。在进行浇筑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有:全面逐层浇筑法、分段分层浇筑法、斜层分段浇筑法。在一些横向面积不是很大的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最佳技术就是全面逐层浇筑法,经过分层处理的技术,保证整个浇筑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对第一层进行浇筑完成之后,保证其凝结后才可以进行下一层的浇筑,而针对一些体积与横向面积比较明显的大体积混凝土中,在施工中应该选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使用可以减少一次浇筑产生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这一技术对于整个浇筑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只有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科学配比搅拌,才可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之后在顺利的完成浇筑作业,还需配合科学的振捣,通常情况下振捣可以分为机械振捣与人工振捣,相比之下机械振捣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人工振捣主要涉及边角部位或者机械振捣难以施展的地方。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控制振捣频率、速度与振捣时间,能够使混凝土拌合料颗粒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是拌合料颗粒充足达到密实,过程中所产生的液化在自重作用下经过挤压上升到表面,直至无气泡出现才能停止振捣,从而满足混凝土振捣要求。

3.4预应力施工

混合料的施工效果需要严格的根据施工图纸,之后再进行预应力的施工,预应力的施工顺序需要从纵向朝着横向,在沿着竖向施工。张拉的施工顺序要根据设计的预应力进行固定,而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张拉都需要通过张拉力和延伸进行控制,延伸量的允许误差在6%之内,控制预应力的伸长量要在10%,预应力的钢绞线结束长度需要小于25m单向张拉,超过25m的双向张拉。

结语

总而言之,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提升对该技术的重视度。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合理应用焊接技术、防锈技术、吊装与螺栓基础技术,而且还要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制定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钢结构施工图纸会审,进而可提升钢结构施工的有效性,对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旭.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5(2):52-53.

[2]郭芳芳.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9):60-61.

[3]周云.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

论文作者:龚大朋,景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2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研究论文_龚大朋,景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