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雯婷,张妍(通讯作者)

30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雯婷,张妍(通讯作者)

(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普外科 北京 100049)

【摘 要】目的:通过总结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以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29例能耐受肠内营养治疗,1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胃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72-01

近年来,肠内营养[1]的优越性越来越多被人们发现,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研究表明,手术后数小时小肠功能即已经恢复[2]。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科对30例胃癌术后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岁~78岁,术前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所选病例均无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术22例,全胃切除术8例;均在术后1~2d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

1.2 方法

1.2.1营养管置入方法

肠内营养管采用一次性胃管(十号),长度约130 cm,直径0.2 cm。所有病人均在术前经鼻插入胃管及营养管至胃内,并妥善固定,在术中由术者将二者分开,将胃管留在胃内,将营养管放置于吻合口远端30 cm处,并检查确定营养管的通畅性[3]。

1.2.2肠内营养输注方法

术后第1~2d采用鼻饲泵[4]鼻饲葡萄糖电解质溶液250ml~500ml, 速度为20~60ml/h,同时温度控制在37-40℃,常规使用加热棒,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使肠道逐步过渡并适应肠内营养液。第2~3d起经营养管输注萝卜汤和小米汤(均为上层无粒清汤)500ml,根据患者情况调速和逐渐加量。萝卜汤能促进肠道尽早排气,小米汤营养、易消化,不足之处小米汤的浓度不好控制,太浓滴速会降低,太淡营养跟不上。如患者肠道得以适应,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后,输注量由500ml/d升至1000~1500ml/d, 一般鼻饲3~5d,患者有排气排便就逐渐改为清流饮食[5],无不适症状可以拔出营养管。一般10d左右即可出院。同时不足液体由静脉输注。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胃癌患者多为长期遭受病痛折磨,情绪低落、消极[6]。手术可以给他们希望,术前术后多与病人沟通,进行每一项操作前都与患者交流,告知此项操作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减轻紧张情绪。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前向病人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优点以及滴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使病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输注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处理,调整滴速、温度等。对于长期携带营养管者,多与患者解释,避免患者拔管,并使家属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参与进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道护理

每班给予测量营养管外露长度[7],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营养管有无脱落。术后告知家属注意事项时,强调营养管的重要性,防止病人拔管。营养管固定牢固,用3M敷贴固定于鼻部,每天给予更换鼻贴膜,不分次数,一旦滑动、卷边立即更换。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护营养管。保持管道通畅[8],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温的生理盐水30~50ml冲洗营养管,不输注时每隔8h冲洗一次。不输注时应将营养管卷好,胶布固定于耳后,从而不影响病人的活动。

2.3病情观察与护理

肠内营养液的量应该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观察营养液的温度、速度、浓度、量,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若病人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时,给予减慢滴速,若仍不见好转,告知医生,给予暂停输注。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观察病人术后体重变化、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感染率,注意检测水电解质状况,做好各项实验室检测。

3 结果

30例胃癌术后患者中,29例能耐受肠内营养治疗,1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住院10~14d,平均12d。术后6例患者因输注过快出现腹胀腹痛,偶有患者伴恶心,给予减慢速度,症状好转。3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4 体会

我科胃癌病人术后通过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恢复良好[9]。患者可耐受,无发热、吻合口瘘的发生[10]。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时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满足患者的知情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士作为肠内营养的实施者,应掌握肠内营养支持的原理、操作方法,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发症,是确保肠内营养支持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肠内营养的不足之处我科护士正在积极调整,现在鼻饲液选择肠内营养粉.大部分患者能够适应,少数患者在输注时出现腹泻、腹胀的不适,一般都停止输注改为其它鼻饲液。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理想的营养支持疗法。

参考文献:

[1]秦新裕,刘寒.肠内营养与胃肠动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81.

[2]李正英,王海靓,梁海英.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比较及护理体会『J1.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277—278.

[3]卫骆云,阮华,丁海贤等.胃癌根治术后短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比较浙江临床医学,2004,6(8):685~686.

[4] 于春荣,许东,宋志芳,等.肠内营养的进展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264.

[5]唱荣艳,张青.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l J1.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30(2):1546—1680.

[6]李传爱.中华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6):414—415.

[7]王芳,李红晨,李丽,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效果观察i-J].护理与康复,2012,11(1):3-5.

[8]黄东平,潘雷达.胃肠道术后6小时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6(2):63.

[9]潘世芹,李钟声.胃癌术后早期肠内混合性营养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34.

[10]席志宾,赵宏斌,贾茂林.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4,2(16):57.

论文作者:赵雯婷,张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30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雯婷,张妍(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