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论文

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文/雷 梦1 杨 也2

摘 要: 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京津冀地区冷链物流配送设施不均衡等问题,提出几种相应的配送模式展开对比分析,最后选择一种适合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成果对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物流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规范京津冀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促进区域冷链物流水平协同发展,助力实现京津冀生鲜农产品“1小时新鲜直达”。

关键词 :京津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

一、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1. 冷链物流发展的经济条件逐渐成熟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及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在不断增加,如图1和图2所示。京津冀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居民对生鲜食品的安全保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新鲜农产品、反季节性水果蔬菜的需求也是逐渐增多,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建立综合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实现《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

近几年,北京和天津两地的生鲜农产品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河北省的生鲜农产品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如表1。但从北京和天津的统计年鉴中了解到,北京市城镇居民对生鲜农产品人均消费从2410元增加到2717元,说明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销售量从188.5kg增长到206.9kg,而天津市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并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需从外省调货,依靠外省供应。所以京津两地需要依靠河北省的农产品来满足当地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而河北省要想解决本地生鲜农产品市场的饱和问题,就需使本地农产品依托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外销。另外,根据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化布局,在郊区建设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冷藏库,能够使京津冀地区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有效保障京津冀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郊区建设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冷藏库,能够使京津冀地区资源优势互补

二、京津冀地区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通道”发展不完善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虽然以北京为中心的运输网络已经趋于成熟,但是生鲜农产品运输方面还有所欠缺。大多数从京外进入的农产品运输车辆需要排队办理进京证才可进京,这一繁杂的流程造成生鲜农产品配送时间增加、损坏率增高、配送成本增加等问题。北京市内的车辆通行限制使得运输的大型车辆都采用夜行为主、昼行为辅的方式进行运货;另外,由于配送过程中使用车辆的冷链物流系统装备不完善,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采用常温车辆进行配送,导致配送效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受到影响。

2.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缓慢

从供应链参与者的角度来讲,河北省内主要的参与者对供应端的组织化和管理化程度较低,真正能够提供冷冻冷藏运输功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未能按照正规冷链物流配送方式进行运作。其次,没有制定一个稳健的行业行规也是制约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原因;冷链物流交易市场信息堵塞,冷链物流市场恶性交易等,这些都是严重阻碍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协作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及完善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确保该地区的合作按照标准的冷链物流配送程序进行操作。

目前,已有技术公司开发出应用于出版企业的后台系统,支持图书、期刊的VR出版并提供VR广告形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出版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市场空间。

“五四”时代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爱情自由。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也由此被唤醒,她们勇敢追求爱情,大胆反抗命运,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对封建男权社会发起的严峻的挑战。在林语堂的笔下,除了曼娘这样的传统女性之外,还有素云这样大胆抗争的现代女性,她们不愿意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庸品,其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抗争精神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冷链物流系统不健全

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9](《王羲之传》,P2108)

图1: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

图2:京津冀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京津冀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及对比分析

1.模式介绍

检索模块:根据检索信息的关键词个数,分为单关键词检索、多关键词批量检索两类。用户只需摘取所需资料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并输入检索模块的检索框,检索模块将立即从语料库中检索包含了该关键词的短语和句子都汇集起来,然后再对这些检索结果进行次数统计,形成统计报告。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是指物流企业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企业自建仓储和配送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自营物流企业对生鲜电子商务平台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像京东自营物流,其冷链物流网络通过在七个地区设置生鲜仓而覆盖全国,依托生鲜电商完成运输,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如图3。

(3)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配送模式

(4)集成配送模式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1)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多元化、分散状、小批量的生鲜订单配送无疑给京津冀地区的配送增加了难题。而上述3种模式均未考虑到城市交通物流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集成配送模式,既考虑企业利益又能减轻城市交通物流压力。集成配送模式应运而生,即自营物流或者第三方物流完成“最初一公里”与城市共同配送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相结合的模式,其运作机制如图6。

相较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多数生鲜电商更愿意选择能提供冷链物流的企业,该模式把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由接受委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该配送模式如图4。

该模式主要以区域进行物流配送划分。配送区域内,一般指企业所在城市内由企业自行配送,区域外则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配送活动,该模式的运作机制如图5。

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据相关统计,2013~2017年,北京地区公路运载货物汽车的总量由18.63万辆增加到18.71万辆;天津地区公路运载货物汽车的总量由15.98万辆增加到18.45万辆;河北省地区公路运载货物汽车的总量由131.48万辆增加到144.02万辆。京津冀地区公路运载货物汽车总量都在不断上升,而通过冷链物流公路运输的生鲜农产品占比不到20%,货运车辆的增加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大多数产品依旧通过普通车辆进行运输,导致配送时效增长,运输腐坏率增加。究其原因是与冷链物流标准化、冷链技术、冷链物流设施、冷库车等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

图3: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运作机制

图4: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运作机制

表1:京津冀地区农产品产量

2.配送模式对比分析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送需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以及新鲜程度,所以在配送成本和配送速度上对这几种配送模式进行了对比,如表2。

皮山河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境内,发源于中昆仑山北簏,由东支阿克肖河、西支康阿孜河2条支流汇合而成,河流全长160km,流域总面积6775.9km2。流域内干旱少雨,有大量难于利用的戈壁、沙漠和干旱荒山,因此森林资源非常贫乏,植被稀疏单一。地表受强烈的干燥剥蚀与风蚀作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表2:配送模式对比分析

四、京津冀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优化对策

1.优化配送模式的制度

在政策与制度方面,按照《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统一标准,并允许河北方向进京的车辆送货,在车辆获取进京证的手续流程上进行调整。例如在从河北统一发往北京的车辆上装GPS,并且在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登记认证,统一配备进京证。

2.分散物流园区建设

结合京津冀三地的地区分布,有序将北京农产品配送中心疏解到近郊及周边地区,转移仓储以及非核心部门到天津和河北省,加强该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生产厂商或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相对密集的地区采用园区建设模式,以物流园区为载体,通过强化园区内大型冷库、物流基地、仓储配送设施的建设来帮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企业降低运行成本。

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一步加强对生鲜冷链物流的监控,农产品生产厂商和物流配送企业也应积极研发或购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冷库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输链上信息传递系统等,力争通过MIS、GPS和GIS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信息共享,共同监控管制冷链物流配送市场,营造良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环境。

图5: 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配送模式运作机制

图6: 集成配送模式运作机制

五、总结

在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中选择一种适用本企业发展的配送模式,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鲜冷链物流的配送效率以及配送质量。所以在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上,本文更偏向于采取集成配送模式,依靠共同配送模式,最大程度上降低京津冀地区物流配送成本,同时也缓解三地之间的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当然,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关注冷链物流发展动态,制定相应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并适当的引进冷链物流新技术。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为其他地区在发展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方面带来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作者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北京工商大学)

标签:;  ;  ;  ;  ;  ;  

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