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论文_宁波,刘刚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论文_宁波,刘刚

宁波 刘刚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人们对公路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安全舒适性方面。然而,在许多建成的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均匀沉降,导致桥头跳车等病害,影响人们的行车质量与安全,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施工的管理,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施工技术

近些年以来,各地都在着手拓宽路桥建设的覆盖面,而与路基路面有关的施工技术也在获得整体改进。然而实质上,路基路面本身包含了复杂度较高的施工流程,尤其是其中的沉降段施工。因此在当前现有的施工模式中,关键就要落实于路桥沉降段,运用适当措施来消除其中潜在性的安全威胁,保障路桥建筑物应有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

1路桥沉降段的结构设计

1.1构建科学的路桥沉降段结构型式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公路桥梁沉降段的搭板长度以及强度的合理性。当前中国并未有统一的搭板设计要求指标,施工单位一般都是按照工程的需要以及相关的经验做出设计。设计时需要按照桥头路堤以及桥台的沉降量和通车量来对其长度进行科学规划,路基设计可以利用土工格栅,让土层抗剪切性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降低路基填土的位移,缩减土层侧向移动幅度,如此便可加强其稳定性以及沉降幅度。所以构建科学的路桥沉降段结构型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1.2科学的设计缓和沉降段

在软土层地基以及路堤的设计中,需要将填土路基强度和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以及桥台混凝土这几项考虑到一起,然后再对沉降段进行设计。设计的强度渐变段需要科学,确保沉降段的强度过渡能够满足要求,桥台与路堤的渐变带需要超过50m,并且需要控制道路桥梁沉降度于低于5cm的范围。所以科学的设计缓和沉降段很有必要。

1.3路桥沉降段的地基以及路基条件

若是路面地基有很大的载荷,并且车辆的作用并不会造成沉降,可以选择土工合成材料钢筋路堤,它能够大幅度的增大路面地基的承载力,这样就可避免地基的下沉,所以想要确保高级路面的路基沉降小不超过10cm以及沉降幅度差不超过5cm的国家标准相符,就需要让上述两项条件的设计与路桥沉降段的相同。

1.4严格控制路桥沉降段路面的变形

把握好内路基的沉降幅度以及交界区域的错落沉降是对其控制的关键所在。并且在进行设计之时,需要按照计算机模拟的沉降曲线,得到相应的沉降量,需要让沉降量不超过10cm,还需要确保三个月内的沉降偏差微乎其微,只有所模拟数据达标后才可以开始施工。所以需要对路桥沉降段路面的变形做好把控,这样以完善路桥沉降段的结构设计。

2路桥过渡段沉降原因

路桥过渡段产生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路基沉降。

桥梁两端路基填筑高度通常较大,而且其施工大多是在桥台工程结束同时公路大部分路基已经成型之后进行,所以施工面较为狭窄,施工难度很大。因施工面过于狭窄,加之桥台端墙附近填土的平面形状无法达到规则,压路机难以作业。如果此时没有其他压实机具予以代替,只能用人工进行夯实,则填土密实度将很难满足要求。与此同时,考虑到跨线及过水方面的要求,桥梁两端路基必须有充足的高度,对路堤而言,不仅要承受行车荷载,而且还有较大自重,如果压实度未能满足要求,则有可能出现固结变形。另外,桥台和引道间一旦出现差异沉降,则路堤顶部将遭受车辆反复冲击,致使路基整体产生动力固结。

2.2地基沉降。

桥址大多选在沟壑段,不仅地形起伏,而且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由于桥梁两端路基填筑高度大,所以会产生很大的基底应力,所以台后地基实际沉降往往要大于其他路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桥梁支座与防护工程发生位移。

由于受到台后土体压力,桥梁支座与防护工程难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平移动,导致土体产生变形,形成沉降段。

2.4局部沉陷。

路堤和桥梁之间的连接处有的采用了接缝,但是经过长期使用而出现破损;有的采用连续铺装,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开裂。裂缝与接缝一般深度较大,为径流渗入提供了条件,导致结构层与土基都受到冲刷,从而引起局部沉陷。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3.1对路基采取合理处理措施

当前对路基采取合理处理措施是应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基础,在对路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路基不同结构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应用技术在不断完善,路基处理技术也不断增多。比如目前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泡沫混凝土自身密度较小,能够从整体上降低路基的实际种类,从而改善优化路基结,在提升基础稳定性的同时不容易发生变形,更好的降低路面路基沉降作用,使得施工应用技术有效提升。

3.2进行适度填充

目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中进行填充具有重要作用,适度填充需要遵循规范化的流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厚度较大的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在此类过程中适度填充就能全面提升施工强度和实际使用寿命。在填充过程中会导致路基路面的软土发生相应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道路桥梁基础桩体的承载能力,如果实际压力超出了路基承载范围,那么将会导致路基结构发生不同程度位移现象,导致公路桥梁实际耐用性降低。所以需要根据道路桥梁实际施工状况适度调整,使得基桩的承载系数有效提升,避免整体结构发生侧移运动,使得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技术应用效率有效提高。

3.3完善后台填筑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中加强后台填筑是重要内容,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路基变形、路基沉降以及路面压缩情况充分掌握,从而优化后台填筑,这样能够便于技术的应用。通过施工实践活动可知,当前通过优化后台填筑而导致沉降现象发生对于整体施工影响较低,所以通过填筑优化能够提升使用材料的质量,这样能够降低沉降的实际影响。此外,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压实材料来控制动态负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从而使得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有效提升。

3.4排水施工技术和路基加固技术

目前自然环境中的降水量对于路桥沉降段影响较大,对于降水量较为丰富的区域需要排水工作,设置排水管和沟槽,降低雨水对填土结构的影响,避免雨水长期累积对路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对于路基加固施工,目前可以引入换土法、超载预压法等。施工路段如果地基为浅土层,可以选用相应的路基材料,缩短桥台面与路堤之间形成的沉降差。软土层如果较厚,可以适度扩大路堤高度。在回料填充过程中,软土会发生一定方向性的移动,使得桩基应力不断扩大,从而致使桥台发生不同程度位移。在此项环节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度增强地基,提高路基稳定性。

4结语

路基沉降、地基沉降、桥梁部分位移与局部沉陷是造成路桥过渡段沉降的主要原因,为防止沉降发生,应采用可行的技术措施做好路基路面施工,如合理设置过渡段搭板、加强地基处理、优化台后填筑等,以此保证路桥过渡段结构稳定性,避免出现桥头跳车等问题危及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志魁.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4):157-158.

[2]宋人武.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6(14):212-213.

[3]刘军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6,35(11):100-101.

[4]廖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5,22(08):105-106.

[5]陈蓉,李俊.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技展望,2015,25(09):42.

论文作者:宁波,刘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论文_宁波,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