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职称评审看专业人才评价新动向论文

从科普职称评审看专业人才评价新动向论文

卷首语

从科普职称评审看专业人才评价新动向

本刊编辑部

每年十月,如期而至的职称评审工作在许多单位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于从事科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过去是要么申报无门,要么条件不符,对职称评审简直是无所适从。但2019 年北京的科普人员摆脱了这种窘境。2019 年5 月30 日,北京市人社局和市科协联合公布了《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办法的出台,不仅让科普工作者能够参加专业职称评审,而且评审的标准和细则更加科学、更接地气。按照进程,北京首批科学传播专业正副高职称人员将在2019 年11 月获得资格证书。

1.1 标本来源 辖区内各医疗单位负责对就诊的麻疹监测病例采集血标本,标本采集后于24 h内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或-70℃以下保存。

职称是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职称评审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职称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经过70 年的发展,这项制度对于凝聚和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因为职称往往与收入、福利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所以备受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关切。但自1986 年开始实施现行职称制度起,职称评审长期存在标准简单化和一刀切等问题,特别是学历、论文、外语成为很多门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人才职称评定之路上的“拦路虎”。这种僵化的评价机制不仅无法真实体现出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核心的职称价值,而且导致专业人才难以潜心深耕自己的专业,出现专业人才疲于写论文,甚至“造”论文等一系列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学科和专业门类不断丰富和发展,职称评审在制度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 号)、《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2019 年7 月)等一系列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文件相继出台,各省(区)市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的重点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础上,主要集中于优化调整职称专业,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特别是重视要科学分类评价人才的能力、业绩和贡献,建立体现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领域职称评价范围等。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正积极破解一些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习韩语的人数逐渐上升,而相应的学习教材却相对缺乏,致使学生的韩语学习受到影响。由于人们对韩语教材的需求不断加大,涉及韩国语言以及韩国文化方面的教材不断出现在市面以及网络中,使人们对韩语教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这些韩语教材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虽然大多数教材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但其中一些韩语教材却在内容以及质量上出现问题,这些教材由于存在内容错误以及印刷不正规等问题致使韩语教师的教学过程受到影响。

此次,北京市新设置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精神的具体行动,而且体现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的职称制度改革原则。特别是重视评审“不用一把尺”,把科学传播工作者细分为三类,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再唯论文”,而是根据能力、业绩、贡献进行评价。这是遵循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以业绩能力为导向,创新评价方式的有力举措。

北京市的这一做法,是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开路、松绑、减负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职称评审制度进一步向科学、客观、公正方向前进的积极尝试,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湖北对职称评审材料进行精简,宁夏职称评审不受资历、学历和论文限制,湖南黑茶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论文限制申报高级职称,内蒙古中小学老师和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下放到盟市,天津市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职称评审会成立,我国的职称制度改革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下,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更加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合理调整职业分类,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为目标,职称制度将不再是束缚人才的“紧箍咒”,而是不拘一格聚人才的助推器,必将为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丁坤善 执笔)

标签:;  ;  ;  ;  ;  ;  ;  ;  

从科普职称评审看专业人才评价新动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