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分析_预算管理论文

浅析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预算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1)06-0158-0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就是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产品质量不仅意味着产品的功能齐备以及创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还与企业在竞争中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价格竞争是中国目前经济环境中的企业采用的常用竞争手段,企业要战胜竞争对手,立足于竞争市场,必须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低廉的产品价格迎击竞争对手、优胜于竞争对手。因此,能否控制成本、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降低产品成本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信息,通过设定的全面预算体系,超期制定一系列财务预算将业务、管理、财务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充分综合利用企业各方面资源,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模式。

一、全面预算管理简介

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本世纪初,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飞跃发展、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发达西方国家的企业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会计制度,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演变,已发展成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次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始至终地将各个经济单位经营目标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系统。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管理层通过财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按市场经济规律正确的、及时的调整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制定出适时的竞争力强的经营政策和策略,促进产供销经营活动按正常的经济规律运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经营效果,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和持续经营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

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既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主要依据。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组成,按其经济内容和各预算前后衔接、相互勾稽的关系,有序排列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专项预算三个部分。

(一)经营预算

经营预算是指与企业预算期损益状况有关的、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具有实质性的基本经济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

1、销售预算;2、生产预算;

3、直接材料预算;4、采购预算;

5、直接人工预算;6、制造费用预算;

7、产品成本预算;8、期末存货预算;

9、经营费用预算;10、管理费用预算。

(二)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预算期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状况有关的各种预算。主要包括:

1、现金流量预算;2、财务费用预算;

3、投资损益预算;4、利润预算;

5、预计损益表; 6、预计资产负债表;

7、预计现金流量表。

(三)专项预算

专项预算是指预算期企业涉及长期投资的、非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支出的预算。主要包括:

1、资本性支出预算;2、科技开发、研究支出预算;3、技术改造支出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示意图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经营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能否广泛收集信息、准确把握信息、抓住切入市场的机遇是企业占领市场、驾驭市场的关键。随着行为科学、战略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等新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对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1.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要深入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适时地控制、协调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提供及时的、正确的、经会计处理加工可用的经济信息;

2.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不仅要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出发,提出总体财务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还要从企业的各个局部考虑提出为保证全局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要从企业各个方面收集、把握信息,通过科学的系统分析,及时掌握企业总体运行态势,发现弊端、推动变革,调整、修订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

4.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要超前对经济发展前景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科学的预测,用定性、定量等先进的分析方法,有效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驾驭市场,为企业的经营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5.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要加强财务监督和措施,做到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映和调整。

(二)现行财务核算体系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弊端

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商品的现代消费市场观念的树立,说明市场竞争就是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中企业采取的通常手段,降低价格是抗击竞争对手、占领市场的有力工具。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一方面,尽可能增加拓展市场力度,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价格竞争能力。所以,在现代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指标应是一项综合性强的财务指标,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的重点,成本核算体系是财务核算体系的核心。但现行财务核算体系仅停留在“报账型”事后反映方面,传统的财务核算观念和工作方式,抑制了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应起到的作用,已不能适应、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和要求。

1.单一的核算对象,不能适应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的需要。

现行的财务成本核算是以产品为核算对象,与产品形成过程中消耗成本、费用的责任者无关,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脱节,与企业内部推行的经济核算和经济责任制考核脱节,成本核算数据很难用来准确地评价责任者的成本管理责任和工作业绩,未能达到通过财务管理来有效地控制成本的目的。

2.责任划分不清,不便分析原因。

现行的实际成本核算,围绕着如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各项生产费用按发生地点和实际发生数额进行归集,各生产科室、部门、上下工序之间的成本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环节或一个部门超支、其他环节或部门也超支的连锁反应,导致各单位责任不清,多因素影响,成本超降原因不明确,给成本分析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财务工作未能起到对成本形成全过程进行监控的作用。

3.事后核算不便于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

现行成本计算是在成本计算期的实际生产过程完成后进行的事后完全成本计算,把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按产品归集和分配,这种事后成本核算不能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事前成本预测资料,进而不能根据成本预测信息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和对经营管理作出成本决策,直接影响企业制定适应市场的产品价格竞争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

4.核算工作繁琐,不求核算工作本身的成本和效益。

现行成本核算制度,核算内容规定过多、过死,核算程序繁琐,实际工作中出现假账真算、徒劳无益的局面,甚至有真账假算,这样纵使财务人员花费很大力气计算出成本资料,其效益也自然受到怀疑。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做好的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内向的、侧重于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内部控制会计制度,通过编制一系列预算,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层层分解、层层下达到各个经济单位,各经济单位对辖内的财务活动通过预测、决策、控制、核算等环节进行有效地管理,并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达到上下通气、左右协调,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做好如下工作:

1.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综合考查生产、供应、销售、管理等因素基础上,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将企业发展目标反映为各项预算指标,进行分解、归口分级、纵横下达;

2.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各个经济单位负责人履行的经济责任,明确其责、权、利,划清经济责任,将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按各经济单位层层分解并落实;

3.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强调财务管理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适时的反映、考核、分析和评价,对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和预算执行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调整、修订,形成全员、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局面;

4.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中各项原始记录、统计、计量、定额等基础工作,要求各个经济责任单位与核算资料必须衔接,准确划分成本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5.将以经济单位为核算对象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以产品为对象的现行会计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必要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成本控制办法;

6.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不能因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而影响和削弱国家宏观控制的需要;

7.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财务核算、管理人员,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管理已成为由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供销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管理工程。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子系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内部控制会计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完善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会计管理活动。

1.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实现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策略实施的结合。

在市场经济规律中,能否广泛收集信息、把握信息,及时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占领市场的关键。强化财务管理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远近市场供求信息,超前制定出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经营策略,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短期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予以具体化和有机的结合,明确各自的责任及其努力方向,激励每个职工参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地从各自的角度去完成企业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

2.有利于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从而推动企业改革的进程。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要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的优势和潜力,须赋予责、权、利并将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挖掘内部潜力,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而“经济责任制”,却是企业组织机构及管理形式的改革,它与推行全面预算在落实“责任”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通过编制全面预算,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环节参与预算的编制,达到及时地层层下达企业经营目标、层层分解经营“责任”,实现责、权、利的最终统一。

3.有利于企业加强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控制日常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编制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起点,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推行全员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全面预算制度,按“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并按责任归属设立责任中心,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环节全面落实经营目标和经营责任,起到全面预算对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作用。以预算数为各个经济单位实际执行的标准,通过收集各种预算和实际资料进行计量、对比,及时发现、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反馈给各个责任单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薄弱环节,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达到全面预算对经济活动的事中控制作用。预算期终,通过各个经济单位的业绩报告,对比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揭示超支和节约,作为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经营业绩和确定偏离预算责任的依据,管理当局可据以了解整个企业预算期的预算目标实现情况,是全面预算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

4.有利于企业开展现代化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推行全员动员的全面预算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制,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参与预算编制,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明确责任,可以调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开动脑筋想办法,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经营能力,顺利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5.有利于企业确定合理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协调平衡各方关系,实现资源的综合配置。

全面预算把企业各方面工作纳入统一计划之中,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将企业经营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战略规划,分解到各个经济单位,使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奋斗目标与企业的最终目标一致,明确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奋斗目标和活动范围,完善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业务流程的合理性,理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各经营单位之间的权责划分和机构内部的职能关系。以其通过预算的编制和综合平衡,促使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环环相紧扣、减少内部矛盾,达到供、产、销、管理各环节都能在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组织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综合配置和最优利用,促进企业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

6.有利于企业对各个经济单位经营业绩的考核和评价。

经审批确定的各种预算指标,是考核和评价各个经济单位工作业绩的基本尺度,对企业各个经济单位及其主管经济业务的经营业绩,都应以预算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的衡量标准。通过各个经济单位实际与预算的对比,考核各个经济单位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实际偏离预算的程度,查找出现偏差的原因,划清责任,评价其预算期的经营业绩或工作业绩,按照经济责任制,落实奖惩政策。

收稿日期:2001-03-0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分析_预算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