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创作者空间结构研究_创客空间论文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架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架构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5)06-0191-05

       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15.06.034.

       由于知识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正从收藏中心向合作交流和创新知识服务中心转型,作为城市知识心脏的公共图书馆,如何保持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为大众提供服务?雪城信息研究所(The Information Institution of Syracuse)董事David Lankes曾在他的新书The Atlas of New Librarianship(《新图书馆学概貌》)中写道:“新图书馆的核心不再是书籍和文物而是知识和学习,同时他指出图书馆的新使命:通过提供帮助,帮助社区进行知识创造”[1]。激活公共图书馆吸引读者的动力不再是浩瀚的图书,而是包含图书、数据等在内的知识和提供知识交流的创造型空间——创客空间。

       1 创客空间的涵义

       “创客空间”的核心灵魂为“创意”和“实践”。国内外学者、机构在对其涵义的诠释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维基百科中的释义:开放的实验室、工作室、机械加工室,在这里人们拥有不同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大家为了创作在此集会并共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这类定义被国内大多数研究学者接受,如王敏[2]、孔祥辉[3]、陶蕾[4]、沈萍[5]等;而连线杂志前总编Chris Andersen[6]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认为创客空间大多是由社区创立,也包括了采用类似于健身房会员制的小工作室,即技术工坊,这类创客空间可以分享生产设备;DeLaMare科学与工程图书馆主任Colegrove[7]则将创客空间描述为培养用户科学、工程、艺术和设计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素养的一种方式和图书馆用户能够更深入参与实践的一种入口等。

       结合国内外学者、机构对创客空间涵义的研究,本文认为创客空间是一个聚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为了相同的目的通过线上互联网在线分享或线下头脑风暴式交流,共享彼此的创意和想法并开源硬件从而激发创造激情,促进全民创造的地方。

       2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社会角色与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长久以来为大众提供各类阅读和资源服务。将创客空间引进公共图书馆能够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角色,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1 最佳的第二课堂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术型等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社会教育职能。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多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能够提供各学科纸质版书籍和线上数据库资源;而创客空间的核心内容是“动手制作”,要求用户亲自动手设计、制造、验证;将“动手制作”融入公共图书馆,促使用户将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和创造等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教育被动式学习方式,提高用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进而成为具有多样性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给予人们最佳的“动静结合”的“读书”服务。

       2.2 家庭活动开展的乐园 香港公共图书馆于2002年开始,每年推出暑期大型阅读及亲子活动“阅读缤纷月”,旨在鼓励小朋友在暑假期间善用图书馆资源,培养阅读习惯。“阅读缤纷月”推出的专题展览与时代和社会相关,活动内容按照孩子的兴趣编排各种演艺节目和亲子工作坊。最重要的是,暑期阅读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强调亲子阅读,让阅读融入家庭[8]。香港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暑期阅读就是创客空间开展一种活动形式。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可以为孩子和父母创造广阔而具有激励作用的探究性学习乐园—创客空间,并通过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充分挖掘公共图书馆和父母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2.3 知识交流中心 公共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主要知识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知识传播大部分是通过用户阅览书籍进行的,是显性而静态的知识流动。而创客空间的“创造性”和“互动性”,则能将静态的知识以实践、共享的方式激活成动态的知识,传递给每个当事人;同时,创客空间的相互协作能够促进用户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提升个人学识素养,加快知识在地区内上下流动,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知识创新。

       2.4 创业孵化地 首先,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硬件设施,能够快速地整合各类资源创建创客空间创业专区,供人们“即开即入”。其次,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以政府资金为依托搭建的制度化、智能化的服务平台,能够为个体创客或小型创客团队提供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降低发明者制造的成本,化解创客创业风险。再次,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泛在性能让用户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顶尖科学技术和仪器,利于用户在实践中萌生创意,制造出高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例如,创客空间必备机器——3D打印机能够吸引人们学习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STEM)课程。公共图书馆的3D打印能使更多拥有兴趣又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精通科技的人成为劳动力,结果将形成企业家精神和工艺革新的浪潮,而更多的创新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高技术企业[9]。

       3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架构

       在网络化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民众信息意识的日益觉醒,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客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切入点,公共图书馆进行创建时,需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架构为其保驾护航。在此,本文主要研究公共图书馆创建创客空间的三大基础架构:组织架构、内容架构和服务架构。

       3.1 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组织架构 创客空间随着创新知识服务的兴起逐渐入驻图书馆界,它在图书馆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为了节约成本和资源,避免部门林立,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组织架构时,可采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的跨职能部门——矩阵制组织。矩阵制组织有利于协作生产,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和满足资源需求,同时满足不同部门、馆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提供馆内职员充分学习创客知识的机会,进而提高创客空间管理水平,实现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组织的集成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如图1所示[10]。

      

       图1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组织架构

       最高管理层:图书馆馆长。负责审议图书馆创建创客空间的发展规划和财务运行情况。馆长领导下的馆务会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创客办公室:负责创客空间内的日常工作事物及创客空间的财务状况、宣传策划创客项目如展览、参考观察等。

       项目:按照创客需求或图书馆创客任务分成若干项目,为本地区各年龄层用户提供知识社交平台和知识创新服务。项目组需要为本馆遴选各类创客项目。

       用户服务部:负责各类创客相关书籍的借阅、传递和利用,解答读者对创客文献利用的咨询,组织用户进行知识交流活动如讲座、夏令营等。

       教育培训部:定时举行创客空间馆员或用户培训活动;分等级开设创客学习课堂,如晋级学习模式。晋级模式主要分为知识、技术、智慧、创造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物理空间;每一阶段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一,设定相应地考核关卡,创客们考核成绩达标即可进入下一等级进行学习,如图2所示。

      

       图2 晋级学习模式

       在“知识”级,人们需要了解成为创客的基本知识、软件和技术。如CAD软件、Autodesk 123D、3D打印机等基础知识,认识基本的电子元件等;“技术”级,人们开始使用CAD平面绘图及Autodesk123D绘图软件,并能用这些软件绘制出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能在高级别创客的帮助下操作3D打印机,并能打印简单物品、能使用数控机器;在“智慧”级,创客们能通过团体合作或是独立制作完成实验项目,并能传授“知识”级和“技术”级的初级创客相应的制作知识和技巧;在“创造”级,创客们能够使用数控机器制作更为复杂的三维物体、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操作能力完成研发项目,创造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同时能够指导“智慧”级进行团队协作。采用晋级模式,可使人们层次性学习和掌握创客知识,并且每个阶段都由更高一级的创客进行传、帮、带,可整体提升创客们知识水平和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促进全民创新的核心价值。

       技术服务部:负责对创客空间项目相关数据维护、高新技术支持、大型机器(3D打印机、激光切割器等)的维修以及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网页的管理等。

       调研部:负责调查社会对创客空间的需求和创客服务现状的评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本馆馆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创客意见和建议;根据分析报告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上交给最高管理层,从而为领导制定、改进创客空间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3.2 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内容架构 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纷纷参与到创客运动当中,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自2006年开始探索创意空间的建设,经过逐年摸索和试验,于2012年成功建设科技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与创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即创意空间[11];杭州图书馆打造“藏书于民”“城乡一体”的“第三文化空间”[12];上海市图书馆构建的“创·新空间拥有开放的阅读区域、专利标准服务空间、共享空间、创意设计展览空间、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五大功能[13];长沙市图书馆新馆即将为长沙的创客们创建可提供场地、设备、工具、资料,还有丰富的交流展示平台,包括创意工坊、创意课堂、创意体验、创意展览等的“创客空间”(Makerspace)[14]。公共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需具备以下四大主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内容架构

       3.2.1 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主要包括制作俱乐部(Making Club)、研讨室/授课室(Seminar Room or Teaching Room)、展销区(Exhibition Area)、休息区/存储空间(Rest Area or Storage Area)四大基础空间,如表1所示。

      

       3.2.2 设备 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专业设备,包括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切割器、焊接器、铣床等。这类设备通常价格昂贵。如通过堆积熔融ABS塑料制造实物的3D打印机目前售价1000美元左右、一台可进行全方位扫描的MakerBot 3D扫描仪目前售价数千美元,一台可以切割任何厚度材质的激光切割器最低售价约2000美元等[6];二是普通设备,如Scratch测控板、酷乐宅、Kinect、Makeblock、yeelight套件、树莓派套件、pcDuino套件等、剪刀、胶水棒、设计用纸、管道清洁器、轻型木材、橡胶泥等。公共图书馆相较于其他类型图书馆而言拥有大量的社会和政府资源,可以通过购买二手、供应商赞助或是民间捐赠获得创客空间相应器材,开源节流。

       3.2.3 资金 金融因素可以影响任何一个项目的创建和维护。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资金可来自基金(国家定项拨款、专项项目资金、外界捐助)、项目会费和项目孵化创收。其中国家定项拨款和专项项目资金为创客空间主要建设资金,外界资助作为备用,用于后期项目拓展可能需要的支出;项目会费为创客缴纳的相关项目费用,由于一些可盈利研发项目需要运行大型机器设备,成本较高,创客们想要加入本项目时,需缴纳一定的会费,同时后期可按照参与的程度进行盈利分成;项目孵化创收为公共图书馆自营或是与外界合作开展的可盈利研发项目收益。专项资金、项目会费和项目孵化创收为创客空间日常运营保障基金。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引入外界资金并对一定的产品进行商务化运营,可以扩大创客的社会影响力度,黏结各类创客群体,深入挖掘创客潜力和价值。

       3.2.4 创客 创客空间的实施者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他们主导着创客空间的发展和方向。百度百科将“创客”定义为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5]。杂志Make创始人DaleDougherty在2014年4月深圳MakerFaire的主题演讲上则指出创客是一种文化,是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他将创客分为三类[16]:

       从零基础到创客:创客并不是来自专业的公司或其他领域,而是来自零基础的用户。

       从创客到更好的创客:参与创客活动,可以看到自身需要改善的地方,或把自己的知识用在需要改善的事物上。总体来说,当创客无需很多的资本、专长或基础设施,他们可以快速迭代创新,用现成的零部件去完成新的创作。

       从创客到社区:创客做产品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要去创造一种社区知识,并高效地组织这样的社区,促进合作意识。

       从Dale Dougherty对创客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创客的门槛极低;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组织,来自不同年龄阶段、学术背景和经验的人民群体能够快速地参与到创客空间当中。这种泛在性有利于创客们广泛便捷地进行非正式信息交流,形成多元化知识增长点,加速知识创新。

       3.3 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服务架构 2014年3月李克强在中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17]。为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便捷地体验、消费图书馆公共文化福利,建设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时,可以针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年龄层——青少年和成年人开设不同的创客空间服务,如图4所示。

      

       图4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架构

       青少年(10-18岁):青少年时期是人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青少年学习发展的主要阶段分为两类服务项目。一类是为13-16岁的初中生开设的作业辅导、电子制作、艺术&创新展览、夏令营以及社团活动等项目,另一类是为16-18岁高中生开设的作业辅导、兴趣实验、艺术&创新展览、夏令营和兴趣志愿者等项目,既能帮助缓解中学生学习压力又他们丰富课外生活,并促进STEM等学科知识的学习。

       成年人(19-60岁):成年人的思维较为固定,做事具有目的性,分别针对19-23岁大学生设置艺术&创新制作、兴趣项目制造、兴趣志愿者服务,23-60岁年成人提供线上线下书籍提供、SETM学科知识自行学习、相关大型创客机械提供等服务。

       这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用户提供不同创客空间服务模式在国外图书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美国费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将创客空间服务内容分为未成人和成年人两大模块,每一模块根据年龄和对象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创客项目,同时每个创客项目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子项目:包括为3-5年级儿童提供数字视频、博客以及学习3D打印、制造乐高(Lego)机器人以及针对女童提供的极客夏令营等服务;5-9年级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在图书馆某个实验室中玩水雷舰艇游戏、制造乐高机器人并为其编程、基于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技术和主题进行实验、并为初高中学生提供了志愿者服务;专为父母提供早教、促进孩子学习STEM学科知识、帮助孩童进行制作、辅导家庭作业等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特殊的机械和材料、提供课堂实践项目和参观地、体验创客空间等教师服务[18],其服务模式如图5所示。

       美国费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

       (未成人) (成年人)

       (3-5年级儿童)书籍阅读、动手项目、作业辅导,玩乐&游戏、夏季阅读、极客女孩、夏令营 (5-9年级青少年)作业辅导、夏季阅读、玩乐&游戏、兴趣项目,书籍阅读、志愿者 (父母)早教艺术&创新STEM学习辅导家庭作业 (教师)提供特殊机械实践&参观继续教育辅导体验创客空间

      

       图5 费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模式

       4 结语

       拥有巨大潜力的公共图书馆不应只是书籍和信息的静态存储地,而应该是社区参与、拥有多种创新服务和教学方式的发明实验室。创客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转型的蓝海,图书馆进行创建时,需要弄清楚它的架构,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同时,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的现实构架和用户的合理需求以及国内外馆际间的成功经验,构建创客空间,从而有效地促进公共图书馆被动式文化教育改革,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进步并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5-03-12 修回日期:2015-04-11

标签:;  ;  ;  ;  

公共图书馆创作者空间结构研究_创客空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