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供水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_杨正东

水利工程供水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_杨正东

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 四川都江堰 61183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且在人民生活、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从当前来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妨碍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改善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对保证工程质量和促进工程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则对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予以综合分析,进而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供水管理、水资源、灌区水

引言: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此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灌区用水是水利工程的一个方面,下面我也将主要阐述在灌区供水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灌区用水说明各时期渠首引取的水量、向各级渠道或用水户的配水流量、配水次序和配水时间等的计划。根据灌区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需水要求、水源情况、渠道输水能力等因素,通过协调、平衡而制定的。一般先由用水单位提出用水申请,经过灌区代表大会或灌区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生效。在每次灌水之前,再根据气象条件和农田需水的具体情况实施计划。水库灌区由管理部门按年度或季度编制水量预分计划。小型灌区一般只编制分次用水计划。编制用水计划可使灌区管理部门和各受益单位对未来的来水和用水情况有个概括了解,以便更好地安排各项工作,采取必要的抗旱措施。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从而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此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水利工程是需要通过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修建的目的。水利工程是指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运、水力发电等功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利用与开发,水利工程是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水利设施。供水管理同样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供水管理是指对供水过程实施管理的行为或活动。包括需水预测、供水规划,供水申请审批,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地面水、地下水水源的优化调度,供水水量、水压、水质、水价的监督。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供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1.供水工程的产权不明确

当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工程项目建设完工后的后续维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此外,国家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也设有做出明确的规定。通常来说,施工企业建设供水工程项目,之后会移交给当地的水利局或者村镇进行运行管理,但外实际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程中,若真的移交建设管理方也就是当地的水利局进行管理,必然会使得工作量大,需要清耗的财力物力也很多,管理起来便加大了难度。如果将供水工程项目的运行交由社区或者村镇来进行管理的话,由于管理技术水平方面的欠缺,就会使整个工程的运行处于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供水运行管理系统瘫痪,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给公民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人们常说:水利工程一年建,三年烂,五年没人管。因此,供水工程建成后的产权问题以及如何运行的问题,成为了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明确供水工程的产权问题刻不容缓。

2.建设成本太高,用户用水困难

供水工程收益的多少与供水工程项目的规模成正比。供水工程规模越大,灌溉用户的数量就越多,这有助于供水的运行管理常规化。举例说如果一个企业的灌区用水,用水用户足够多,也就不用当心供水运行机制的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只要管理得当,不仅能抵消供水运行管理的成本,而且还能使供水工程达到获利的目的.反之,如果供水工程规模小,用水企业也就会少,想使供水运行管理正规化,就会大大增加管理的成本费用,这样下去可能导致工程运行的成本大于收入。而这些费用最终是需要分担到每个企业的用水价格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这样会导致处于发展前期的企业在农业灌溉上产生问题。比方说企业的灌区供水,由于供水工程规模较小,但是运行系统包括水利工程管理的一些固定成本又比较多,这些成本包括主要来自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资,包括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管理费、工作人员工资、燃料动力费、维护修理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规模大的供水工程一样需要支付这些成本,但由于受益高,所以管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小规模的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问题由于资金更难调解。

3.财务不公,管理人员技术服务水平低下

很多供水工程建成后都是由责任方管理,通常而言责任方都会成立供水站并选用专门的管理人来进行管理。但由于相关的制度不健全,财务也不公开,就造成了很多用户不愿意主动缴水费。此外,一些管理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低下。不能使用水单位满意,也会导致用水单位拖欠公资,更有甚者,直接不交纳水费。

4.宣传不到位

供水工程的投资并不仅仅是为了盈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满足居民灌区农业用水的基本需求。但总有一部分人对供水工程不理解。除此以外,在发展井灌的地区,要有足够的地下水资源,即水源应能不断得到补充。如地下水资源不足或者过量开采,都会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导致原有的提水工具失效,机井报废,甚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另外,很多地区的地下水是受到污染的,地下水细菌超标、硬度超标或者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过高,这样的水用于灌溉也是不够安全的。下面将针对以上的四个问题提出对水利工程供水管理的对策分析。

1)明晰产权关系,明确管护主体

通常来说,水利工程的移交工程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与建筑企业共同协商完成的,如果单单是口头交接肯定是不可靠的,所以这时候依靠合同确定移交事宜就比较妥善了,重要的是在合同上写明移交之后双方的权益以及后续的管理由谁负责,主要是坚持权责一致、突出重点、建管并重、因地制宜的原则。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水资源受益权,重点解决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等问题。完善"先改后建、以建促改”的建管机制,落实工程建设与建后管理同步推进措施。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2)应用新技术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与交流已机变频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微机控制技术,它以其自动调控工作状态、节能、节资、供水压力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当前最先进的供水变频调速技术,值得应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数量。

3)统一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在招聘管理人员时,就应当注意挑选尽量优秀的人,在学历上要求大专或者本科以上,并且专业与水利工程相关,在正式入职前,对员工进行统一培训,由年长的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之后的工作当中,也要及时发现水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水利管理人员设置半年一次考试,防止管理人员松懈。

4)普及水利灌溉的重要性

建立专门针对灌溉要求的国家法律法规,普及灌区用水的重要性,以前人少动物少垃圾少化学污染物少,地下水经过地质层过滤后,杂质基本上过滤掉了,比较干净安全。现在各种垃圾废料乱排放多年,水体污染并不仅仅是比较容易过滤的颗粒了,还包括重金属和化学物质。这些就不是简单过滤可以清除的了。越是靠近城市和工业区,水体污染越严重,所以利用水利工程对灌区供水是必要的。

总结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工程的效率,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永恒的话题。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每个水利管理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王艳红.拦河闸工程供水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03):43-45.

[2]周玉玺.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论文作者:杨正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供水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_杨正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