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耐受依赖的蛋白磷酸化机制研究

吗啡耐受依赖的蛋白磷酸化机制研究

方芳[1]1997年在《吗啡耐受依赖的蛋白磷酸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阿片类物质(如吗啡、海洛因等)具有强大的镇痛效应,但极易产生耐受和依赖,而且戒断症状非常严重,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且其滥用和依赖也严重危害社会安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吗啡耐受依赖的细胞分子机制,以求在众多环节中为阿片类物质耐受依赖的防治寻找新的突破。为此,建立小鼠吗啡耐受依赖动物模型及SH-SY5Y神经细胞类吗啡依赖样细胞模型。从细胞信息传递入手,观察吗啡耐受依赖动物小脑、纹状体、海马及大脑皮层及SH-SY5Y细胞中一些信使物质、蛋白激酶PKA及PKC活性变化及其对信息传导通路中的一些关键酶AC、NOS、sGC、PDE等酶的活性及转录因子c-Fos的磷酸化调节,研究吗啡耐受依赖中的蛋白磷酸化机制。本实验的主要结果如下: 1.小鼠吗啡耐受依赖模型的建立:小鼠每日递增剂量皮下注射(s.c.)吗啡7天,给药至第4天吗啡镇痛作用已不明显;末次给药后2h,s.c.注射纳洛酮可诱发小鼠戒断症状,跳跃反应发生率达100%,体重明显下降,出现腹泻、睑下垂、双后肢站立、自发活动增加等。表明递增给药可建立小鼠吗啡耐受依赖模型。 2.吗啡耐受依赖小鼠脑组织cAMP、cGMP及磷酸肌醇含量的变化:吗啡耐受依赖小鼠纹状体、海马、大脑皮层cAMP水平升高而相应部位cGMP含量明显下降,以纹状体、皮层变化最为显著。吗啡耐受依赖小鼠纹状体IP及IP_3、大脑皮层IP含量均高于对照,而且纹状体、皮层中磷酸肌醇总量(IP+IP_2+IP_3)也明显增加,可以看出吗啡耐受依赖小鼠脑组织中与阿片受体耦联的胞内第二信使的变化主要是在纹状体和大脑皮层,而且此变化由中枢阿片受体所介导。 3.吗啡耐受依赖小鼠脑组织PKA及PKC活性的变化及PKA、PKC抑制剂对小鼠吗啡依赖形成过程的干预:吗啡耐受依赖小鼠纹状体、海马、皮层可溶相PKA活性、小脑及皮层可溶相PKC活性明显升高,而纹状体可溶相PKC活性下降,但其膜相PKC

佚名[2]2002年在《阿片类药物耐受和成瘾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主要完成人 马兰 裴钢 向斌 范国煌 陆林 郭骏 吴亚兰 程智洁 辛顺妹主要完成单位 复旦大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科分类 分子药理学任务来源 基金资助项目起止时间 1997年1月1日-2000年5月31日项目简介 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和成瘾,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并造成药物滥用和吸毒。目前阿片类物质产生耐受和成瘾的机理仍不清楚。治疗

何萍[3]2005年在《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及形态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片类药物(以下简称阿片类)依赖已成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研究阿片类依赖的机制及其治疗对策,不仅是社会的当务之急,也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阿片类依赖性机理的研究,在行为、神经生化、细胞、分子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普遍认为,cAMP 信号系统的适应性上调可能参与了阿片类依赖的产生和发展。阿片类依赖的细胞适应性反应,除了包括细胞机能适应外,还包括形态适应,二者导致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及组织结构的代偿性改变,最终达到病理状态的平衡。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与阿片类依赖密切相关。有关交感神经系统与阿片类依赖的研究已在众多脑内的交感神经有关的核团中展开。某些资料提示,外周交感神经系统有可能参与了阿片类依赖的形成,但缺乏直接的证据。本研究在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用多种研究方法——细胞内电生理记录技术、放射性免疫测定、免疫组织化学、RT-PCR 及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和形态学特别是超微结构的影响。(一)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制备来自正常大鼠和吗啡依赖大鼠的离体交感神经节——SCG 标本。运用细胞内电生理技术研究吗啡急性与慢性给药对SCG 突触传递的影响及其机制。1、来自正常大鼠离体SCG 标本的结果:(1)10-4~10-3mol/L 吗啡能可逆地完全或部分抑制绝大部分(39/42)SCG 神经元的f-EPSP或顺行AP。(2) 1×10-3 mol/L 吗啡不影响绝大部分(9/10)细胞的静息电位(RMP)、膜电阻(Rm)和直接AP 的幅度和时程。但在个别的细胞(1/10)引起膜去极化(平均幅度10.83±1.61mV,平均时程11.67±1.26min,给药3 次),期间Rm 无显著性改变。(3) 1×10-3mol/L 吗啡可逆性地抑制锋电位后AHP 的幅度。(4) 1×10-3mol/L 吗啡抑制大部分(7/10)SCG 细胞的ACh 和Carb 除极反应均受到抑制,对少数细胞(3/10)的ACh 和Carb 除极反应无影响。(5)1×10-4mol/L 纳洛酮对f-EPSP、直接AP和RMP、Rm均无明显影响,可降低5×10-4mol/L

王戎[4]2016年在《CCK-8对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短期失敏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吗啡作为临床上强效镇痛药物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耐受性和潜在依赖性不仅限制了其应用,而且会导致阿片成瘾。截至2015年底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34.5万人,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占40%以上,而实际吸毒人员预计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目前,吗啡镇痛的机制研究较为清楚:吗啡与μ阿片受体结合,导致G蛋白亚基分解,产生Gαi和Gβ亚基,抑制AC(腺苷酸环化酶),抑制c AMP(环磷酸腺苷),引起细胞内钙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钠离子通道开放,达到镇痛效果。然而吗啡镇痛产生失敏和耐受的机制研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μ阿片受体功能下调、μ阿片受体磷酸化、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PKC(蛋白激酶C)的调节等有关。吗啡导致的耐受会经历短期失敏、长期失敏、耐受这样一个过程,并且每个过程都与μ阿片受体的磷酸化有密切关系。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作为一种典型的脑肠肽,以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内源性“抗阿片肽”,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阿片耐受和依赖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CCK-8可以通过激活CCK2受体可抑制阿片受体的结合力,发挥“抗阿片”作用,CCK2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吗啡依赖的形成;而大剂量CCK-8通过刺激CCK1受体反而可以使内源性阿片物质的释放增加,CCK1受体拮抗剂可以部分翻转外源性CCK-8对吗啡依赖的抑制作用。所以推断,CCK受体的不同亚型以及受体的不同敏感状态可能对吗啡依赖均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然而,目前由于缺少CCK-1受体的商品化配体,CCK-1受体与CCK-2受体通常同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缺少对两种受体单独研究的实验模型。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实验将以HEK-293(人肾上皮细胞系)细中单独稳定过表达μ阿片受体(以下简称μ细胞)、稳定过表达μ阿片受体和CCK-1受体(以下简称K1细胞)、稳定过表达μ阿片受体和CCK-2受体(以下简称K2细胞)三种细胞作为实验模型,研究μ阿片受体磷酸化与受体短期失敏的关系,观察CCK-8通过不同受体亚型对μ阿片受体磷酸化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究CCK-8通过不同亚型发挥作用的机制。第一部分:CCK-8对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持续磷酸化的调控作用目的:证明吗啡能引起μ阿片受体持续磷酸化,从而导致μ阿片受体短期失敏,并观察CCK-8通过不同受体亚型对其调控作用。方法:1在μ细胞上给予100μM吗啡、10μM DAMGO急性作用30μin,随后撤除刺激0.5h、1h、2h、3h、4h、5h、6h,在各个时间点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μ阿片受体表达变化;2在K1、K2细胞上给予1μM CCK-8预处理12h,给予吗啡100μM急性作用30μin,撤除刺激3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μ阿片受体表达变化,观察CCK-8对吗啡引起的持续磷酸化的调控,并观察是通过哪种受体亚型发挥作用;3取正常μ细胞(正常组),上述10μM DAMGO刺激30μin后撤除刺激3h的μ细胞(以下简称D3组),100μM吗啡刺激30μin后撤除刺激3h的μ细胞(以下简称M3组),1μMCCK-8预处理12h后100μM吗啡刺激30μin再撤除刺激3h的k2细胞(以下简称M+C 3组),再次给予10μM吗啡刺激5μin,用RT-PCR的方法,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两个亚基Gαi和Gβ的μ RNA水平的表达,证明持续磷酸化与受体失敏之间的联系,观察CCK-8对受体失敏的调控作用。结果:1吗啡对μ阿片受体磷酸化的作用吗啡急性作用会引起持续的磷酸化(P>0.05),撤除吗啡刺激3h后磷酸化水平并未下降;DAMGO引起的μ阿片受体磷酸化随着刺激的撤除,磷酸化水平迅速降低(P<0.01),到3h组降低至对照组水平(P<0.001)。2 CCK-8对μ阿片受体持续磷酸化的调控作用2.1过表达CCK1受体细胞中,未能观察到吗啡急性作用下μ阿片受体磷酸化现象(P>0.05);2.2过表达CCK2受体细胞中,CCK-8预处理细胞12h后,不仅能抑制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磷酸化(P<0.01),同时加速撤除刺激后μ阿片受体去磷酸化过程(P<0.001)。3 CCK-8对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短期失敏的调控作用D3组(DAMGO刺激30μin后撤除刺激3h的μ细胞)、M3组(吗啡啡刺激30μin后撤除刺激3h的μ细胞)、M+C3组(CCK-8预处理12h后吗啡刺激30μin再撤除刺激3h的k2细胞)再次给予10μM吗啡刺激5μin,D3组Gαi和Gβ的μ RNA水平与对照组并无差异(P>0.05),M3组Gαi和Gβ的μ RNA的表达较D3组显著降低(P<0.001),M+C3组Gαi和Gβ的μ RNA水平的表达较M3组明显升高(P<0.01)。提示吗啡急性作用下,μ阿片受体失敏程度与其磷酸化水平成正比,CCK-8能通过CCK-2受体加速μ阿片受体去磷酸化水平缓解吗啡急性作用引起的受体短期失敏。第二部分:CCK-8调控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持续磷酸化的机制探讨目的:1观察CCK-8对μ阿片受体磷酸化的调控作用是否与PKC(蛋白激酶C)有关;2观察在吗啡作用下,μ阿片受体是否会与CCK1受体或CCK2受体形成功能性二聚体,共同发挥调节作用。方法:1 在μ细胞上分别给予100μM吗啡,10μM DAMGO刺激30μin,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C表达的变化;2 1μM CCK-8预处理K1、K2细胞,再加入100μM吗啡刺激30μin,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C表达的变化,观察CCK-8通过不同受体亚型作用时PKC含量的变化;3 在μ细胞上给予100μM吗啡刺激30μin,撤除刺激1h、2h、3h、4h、5h,在K2细胞上1μM CCK-8预处理12h,100μM吗啡刺激30μin,撤除刺激1h、2h、3h、4h、5h,在各个时间点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C表达的变化,探究PKC含量变化过程与磷酸化μ阿片受体的变化过程的关系;4 我室前期构建的μ、K1、K2细胞中,μ阿片受体连接Histag标签抗体,CCK1受体连接V5标签抗体,CCK2受体连接Flag标签抗体。K1、K2细胞给予100μM吗啡作用30μin(吗啡急性作用)和10μM吗啡作用12h(吗啡慢性作用),用CO-IP方法检测Histag、V5和Flag抗体,从而证明μ阿片受体和CCK1受体或CCK2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1 PKC在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磷酸化中的调节作用1.1吗啡急性作用会引起PKC含量显著升高(P<0.001),而DAMGO急性作用下PKC含量与control组比无差异(P>0.05);1.2过表达CCK1受体细胞中,吗啡急性作用不会引起PKC含量上升(P>0.05),但CCK-8预处理组PKC含量均升高(P<0.001);1.3过表达CCK2受体细胞中,CCK-8预处理细胞能降低吗啡引起的PKC含量增高(P<0.001);1.4单独吗啡急性作用下,撤除吗啡刺激后,PKC含量下降具有延迟性,3h组PKC含量下降才有统计学意义(P<0.01),5h组下降至control组水平;过表达CCK-2受体的细胞经过CCK-8预处理后,给予吗啡作用后撤除刺激,1h组PKC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4h组下降至control组水平。上述结果提示:CCK-8能通过CCK-2受体抑制吗啡急性作用引起的PKC含量升高,并能加速撤除吗啡刺激后PKC的下降过程,与其加速μ阿片受体去磷酸化的过程一致,提示PKC参与CCK-8调节吗啡引起μ片受体的磷酸化过程。2μ阿片受体与CCK1受体、CCK2受体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中发现,μ阿片受体能与CCK1受体形成二聚体,共同发挥作用,同时并未检测到μ阿片受体与CCK2受体形成二聚体。上述结果提示:CCK1受体能与μ阿片受体形成功能性二聚体,从而翻转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磷酸化及PKC含量升高。结论:1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持续磷酸化会导致受体短期失敏,CCK-8能通过CCK-2受体加速μ阿片受体去磷酸化过程,从而缓解吗啡所致的受体短期失敏;2吗啡使PKC蛋白含量升高,CCK-8能通过CCK2受体加速PKC含量下降的过程,与其加速μ阿片受体去磷酸化过程一致,提示PKC参与CCK-8调节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持续磷酸化过程;3 CCK1受体与μ阿片受体可以形成二聚体,从而翻转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磷酸化及PKC含量升高的现象。

郭庆民[5]2001年在《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信息通路在阿片依赖的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理学研究证明存在三种主要的阿片受体,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是由这些受体亚型的作用介导。阿片类药物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产生药物的耐受依赖和成瘾,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机制已有大量研究和报道,但目前为止,尚不清楚。 NG108-15细胞具有一系列神经元细胞的性质,可以表达CaMKⅡ和DOR以及其他的G-蛋白耦联的受体,因此,可以作为细胞模型用来研究CaMKⅡ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作用的材料。本研究采用生化和分子药理学的方法。深入研究Ca~(2+)/钙调蛋白激酶信息通路在阿片依赖中的作用。 首先,从牛心肌组织中提取纯化CaMKⅡ,并测定其活性。然后观察δ阿片受体特异性激动剂DPDPE长时程作用于NG108-15细胞,Ca~(2+)/CaMKⅡ信息通路的变化;探讨Ca~(2+)/CaMKⅡ通路的活性与cAMP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Ca~(2+)/CaMKⅡ通路的活性与NOS活性的关系。应用RT-PCR,观察应用DPDPE长时程作用于NG108-15细胞以及应用纳洛酮后,对δ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阿片依赖的核内机制。 本研究不仅阐明在阿片依赖时Ca~(2+)/CaMKⅡ信息通路活性的改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为阿片依赖时Ca~(2+)/CaMKⅡ信息通路与其他信息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核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寻找和设计抗阿片耐受成瘾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和药物作用靶点。 第一部分:从牛心肌提取纯化CaMKⅡ并进行活性测定 1.应用Fluphenazine-sepharose亲和层析从大鼠睾丸中提取并纯化得到10mgCaM,并对产物CaM进行活性测定。 2.应用DEAE-cellulose柱层析及CaM-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从牛心肌提取

张国忠[6]2005年在《CREB结合位点诱骗寡核苷酸对大鼠吗啡耐受症状改善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应用阿片类物质将导致耐受和依赖。耐受(tolerance)是指需要增加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才能得到同样的效果,主要是指阿片类物质引起急性行为改变(如镇痛、自主神经系统抑制和“欣快感”)的耐受。依赖可分为身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和精神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身体依赖又称生理依赖,是长期反复应用阿片类物质使机体生理发生改变,一旦停药,严重的生理紊乱导致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ndrome)的出现。精神依赖又称心理依赖,是指情感或动机的症状,表现为戒断时不计后果的对阿片类物质强迫性渴望和用药。阿片类物质耐受和依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也带来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阿片类物质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物学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何消除阿片类物质耐受和依赖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因此探讨阿片类物质耐受和依赖的形成机制,寻求、评价和筛选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受体的发现使科研人员期望:慢性阿片作用使上述蛋白发生适应性改变,构成阿片类物质成瘾表现的物质基础。对内源性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的研究揭示了大量神经递质传导的机制和阿片肽在应激有关现象中的作用,但内源性阿片肽表达降低的适应改变本身并不能解释阿片类物质耐受和依赖,同样,通过放射配基结合分析阿片类物质对三种阿片受体(μ,δ,and κ)的作用在整体水平也不能解释耐受和依赖,最近这些受体的克隆使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成为可能,如体外实验表明阿片激动剂引起受体脱敏和下调,这些改变可能与整体耐受的某些方面有关。单纯用阿片受体功能以及内源性阿片系统的变化不足以解释阿片类物质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因此,对其研究逐渐转向阿片作用的受体后机制。对阿片作用细胞的信息传导通路研究表明,吗啡急性处理可抑制cAMP信号传导通路的功能,吗啡慢性处理和戒断则可使cAMP信号传导通路的功能上调,上述改变可在不同的脑

秦晶[7]2017年在《NMDA受体在椎管内阿片类药物致痒中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是常用的麻醉镇痛方式之一,椎管内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同时,很多患者可出现头面部、颈胸部的皮肤瘙痒,更有甚者会因瘙痒而终止镇痛治疗。关于椎管内阿片类药物致痒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善,临床上针对椎管内阿片类药物致痒的治疗一方面会减弱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另一方面对于瘙痒的缓解程度尚不十分确定。相关研究发现脊髓背角μ阿片受体(MOR)异构体MOR1D为介导痒觉信号传递的特异阿片受体,MOR1D通过与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形成异源二聚体,激活GRPR信号通路,产生瘙痒反应。在阿片类药物镇痛和耐受中,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NT1)与蛋白磷酸酶C(PKC)共同介导了MOR的C端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的NR1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痛和痒的相似性,NMDA受体与MOR1D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椎管内吗啡致痒的过程。此外,谷氨酸为痒觉信号传递中重要的神经递质,而NMDA受体为谷氨酸受体,其激活可能参与了椎管内吗啡致痒的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椎管内吗啡致痒模型的基础上,探究NMDA受体的激活及抑制对椎管内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的影响,同时取小鼠腰段脊髓背角组织检测NMDA受体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以期揭示NMDA受体信号通路活化在椎管内吗啡致痒机制中的影响。方法:(1)建立小鼠椎管内吗啡致痒模型:选取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Na?ve组、生理盐水组、吗啡组(0.1μg、0.25μg、0.5μg、1μg)。采用鞘内注射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应用录像记录鞘注30 min内小鼠的瘙痒行为学,通过计数搔抓次数,评估椎管内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的程度。(2)探究鞘内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对小鼠瘙痒行为学的影响:选取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MDA组(5 nmol、0.5 nmol、0.05 nmol、0.005 nmol)。录像记录鞘注30 min小鼠的瘙痒行为学,通过计数搔抓次数,评价鞘注NMDA受体激动剂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3)探究鞘内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对椎管内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的影响:选取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吗啡+NMDA组(吗啡0.25μg+NMDA 0.05nmol;吗啡0.25μg+NMDA 0.005 nmol;吗啡0.1μg+NMDA 0.05 nmol;吗啡0.1μg+NMDA 0.005 nmol)。录像记录鞘注30 min小鼠的瘙痒行为学,通过计数搔抓次数,评价NMDA受体激动剂对椎管内吗啡致痒的影响。(4)探究鞘内注射NMDA受体抑制剂剂对椎管内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的影响:选取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吗啡+艾芬地尔组(吗啡0.5μg+艾芬地尔0.1μg;吗啡0.5μg+艾芬地尔0.5μg)。录像记录鞘注30 min内小鼠的瘙痒行为学,通过计数搔抓次数,评价NMDA受体抑制剂对椎管内吗啡致痒的影响。(5)选取吗啡0.5μg鞘注5 min后的小鼠腰段脊髓背角组织,利用Western Blot分析NMDA受体信号通路的NR2B、CAMKII等表达及磷酸化情况。结果:(1)单独鞘内注射吗啡0.5μg后,可观察到小鼠有明显的搔抓反应,在30 min内小鼠的搔抓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在给药后10 min内的搔抓反应最为明显,在给药10 min后小鼠的搔抓次数明显减少。椎管内吗啡致痒程度与吗啡剂量有相关性。(2)鞘内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不同浓度的NMDA受体激动剂对小鼠的瘙痒行为学没有影响,但鞘内注射5 nmol、0.5 nmol NMDA后可观察到小鼠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给予0.05 nmol NMDA、0.005 nmol NMDA精神症状不明显。(3)联合应用吗啡+NMDA受体激动剂:鞘内注射NMDA可增强椎管内吗啡致痒程度,增加小鼠搔抓次数,且明显高于吗啡组。(4)联合应用吗啡+NMDA受体抑制剂艾芬地尔,鞘内注射吗啡0.5μg+艾芬地尔0.5μg可明显缓解瘙痒反应。(5)与对照组相比,Western Blot显示鞘注吗啡0.5μg后小鼠腰段脊髓背角的NMDA受体信号通路活化相关蛋白显著增高。结论:(1)鞘内注射吗啡可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规律性引起小鼠的皮肤瘙痒;(2)NMDA受体激动剂NMDA与吗啡联合鞘内注射后可增强椎管内吗啡所致的皮肤瘙痒;(3)NMDA受体抑制剂艾芬地尔与吗啡联合鞘内注射后可缓解椎管内吗啡所致的皮肤瘙痒;(4)鞘内注射吗啡后,小鼠的腰段脊髓背角NR2B、CAMKII等表达水平升高,提示NMDA受体信号通路活化参与了椎管内吗啡引起的皮肤瘙痒。

闫玉仙[8]2006年在《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毒品在世界范围的蔓延泛滥,不仅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造成肝炎、性病、爱滋病等疾病的感染和传播,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据WHO统计,现今全球至少有5000万人染上药物依赖,连同其它医疗用药依赖者估计超过1亿人口,全球每年死于药物依赖的人口达10万人以上,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每年增加十几万到几十万人,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国民经济、人口素质和社会安定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在我国主要以阿片类物质的滥用为主。长期应用阿片类物质必将导致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身体依赖的形成是因长期大量应用外源性阿片制剂遏制了体内正常内源性阿片肽的形成和释放;同时阿片受体对大量外源性阿片制剂很快产生耐受,致使用药量越来越大,造成机体的一种病理性的稳态,一旦撤药,这种稳态难以维持,将导致以戒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生理机能严重紊乱。极强的身体依赖性是限制阿片物质临床应用以及导致阿片成瘾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其机制的研究始终是阿片类药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吗啡依赖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在发现脑内阿片受体后的十余年中,许多学者通过对阿片受体密度、数目和亲和力改变的研究均不能解释吗啡依赖成因。近年人们发现药物依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长时程生物学效应,药物依赖的形成需要新的肽或蛋白质的合成,涉及到受体后信号转导,基因转录和翻译,效应子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的产生,所以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受体后效应。其中与受体偶联的胞内Ca~(2+)、钙调素(CaM)、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核转录因子CREB磷酸化过程的改变在吗啡依赖和戒断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方法主要有替代治疗和对症治疗。替代治疗是以阿片受体激动剂进行剂量递减的治疗,其实质是以另一种阿片类似物进行替代以缓解成瘾者的戒断症状,不能解决替代药物潜在的成瘾性,

李玄英[9]2008年在《阿片受体在吗啡耐受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吗啡作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至今仍在缓解中、重度疼痛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长期应用可导致耐受和成瘾,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针对吗啡耐受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在体和体外吗啡耐受模型,并在细胞信号转导方面对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吗啡耐受机制极其复杂,体外模型获得的结论还难以解释在体模型的一些现象,很多研究尚未得到确切结论,有些结果仍互相矛盾,因此有必要对在体吗啡耐受模型有关受体和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拟立足于吗啡发挥作用的首要环节—阿片受体来研究吗啡耐受的机制,采用经典吗啡耐受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μ、δ、κ三种阿片受体在大鼠神经系统的表达,以探讨吗啡耐受情况下三种阿片受体发生变化的主要部位和相互关系,力图为进一步揭示吗啡耐受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吗啡耐受模型的建立选取基础痛阈相近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S组,n=16)和硫酸吗啡组(MS组,n=16)。两组大鼠混笼饲养,采用盲法进行给药和痛行为测定。以大鼠热水浴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Lateny,TFL)作为痛阈标准。每天两次皮下注射药物(8:00和16:00)并于上午注射前、后30min测定TFL。NS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kg,MS组皮下注射吗啡10mg/kg,连续注射7天,第8天早晨各组分别取8只处死,剩余大鼠(分别记为NSN组和MSN组)第8天早晚两次皮下注射纳洛酮0.4mg/kg,第9天亦处死。为了防止烫伤大鼠尾部皮肤,当TFL达到12s时,终止测试并将甩尾潜伏期数值记为12s。观察各组大鼠痛阈变化,以TFL恢复至基础水平作为出现耐受性的标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在观察期体重逐日增加,组间比较体重的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每日注射前测定的痛阈在组间和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吗啡使用次数的增加,MS组用药前痛阈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MS组在第一天皮下注射吗啡后,痛阈较NS组和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随着吗啡用药次数增加,该组大鼠用药后的痛阈逐渐下降,直至第7天用药后痛阈降至基础水平,第9天应用纳络酮后的痛阈与NS组和基础值相比,没有显著性变化。第二部分吗啡耐受大鼠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的蛋白表达选取基础痛阈相近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S组,n=8)和硫酸吗啡组(MS组,n=8)。给药方法、痛阈测定方法及吗啡耐受判断标准同第一部分,连续注射7天,第8天早晨各组分别取4只处死,剩余大鼠(分别记为NSN组和MSN组)第8天早晚两次皮下注射纳洛酮0.4mg/kg,第9天亦处死。所有大鼠于深麻醉下经灌流固定处死后,取出脑和脊髓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丘脑、下丘脑、蓝斑、海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腰骶段脊髓Ⅰ—Ⅴ板层μ、δ、κ阿片受体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吗啡耐受大鼠PAG区域的μ受体和δ受体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δ受体在蓝斑区域的表达亦显著低于对照组;κ受体在蓝斑和脊髓背角的表达却显著升高。第三部分吗啡耐受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的mRNA表达选取基础痛阈相近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S组,n=8)和硫酸吗啡组(MS组,n=8)。给药方法、痛阈测定方法及吗啡耐受判断标准同第一部分,连续注射7天,第8天早晨各组分别取4只处死,剩余大鼠(分别记为NSN组和MSN组)第8天早晚两次皮下注射纳洛酮0.4mg/kg,第9天亦处死。所有大鼠于深麻醉下断头处死,迅速取出丘脑、下丘脑、蓝斑、海马、PAG、腰骶段脊髓以及背根神经节(DRG),分别提取组织总RNA,并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方法测定各部位μ、δ、κ阿片受体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吗啡耐受大鼠PAG区域的μ受体和δ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δ受体在蓝斑区域的mRNA表达亦显著低于对照组;κ受体在蓝斑和脊髓背角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但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却显著降低。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吗啡耐受可能是多个阿片受体共同作用的结果;2.吗啡耐受大鼠PAG区域的μ受体呈下调表现;3.吗啡耐受大鼠蓝斑和PAG区域的δ受体呈下调表现;4.吗啡耐受大鼠蓝斑和脊髓背角κ受体呈上调表现,但脊髓背根神经节κ受体明显下调;5.与吗啡耐受相关的部位涉及PAG、蓝斑、脊髓背角以及脊髓背根神经节。

赵丽[10]2006年在《CCK-8对慢性吗啡作用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文中指出阿片成瘾是对阿片类物质产生的一种身体或心理适应状态,表现为失去控制地、强迫地、不顾后果地滥用阿片类物质,以及对阿片类物质的渴求。阿片类物质依赖包括身体依赖(表现为停药后的戒断症状)和精神依赖(表现为满足感和重新用药的渴求或是为了避免停药后的不适而对药物的渴求)。然而,迄今为止,阿片成瘾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在对成瘾的治疗方面也进展缓慢。近来研究表明,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参与阿片依赖形成,例如:AC-cAMP-PKA-CREB、NO-cGMP、Ca2+-CaM-CaMK-CREB等信号通路。长期使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可引起受体、效应器、相关蛋白的磷酸化,多种蛋白激酶如: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参与磷酸化过程。它们在阿片受体的信号传导、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依赖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最早发现于肠道并作为胃肠激素调节胆囊收缩和胰腺的生长分泌功能,后来的研究发现CCK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发挥重要作用。CCK在体内存在多种活性形式,包括4、8、33、39和58肽等,其中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存在于小肠、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的活性形式。药理学实验证实CCK受体有两种亚型:CCK-A受体,主要分布于外周组织;CCK-B受体,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这两种受体现已被成功克隆。解剖学研究表明:在CNS CCK-8、CCK-R、内源性阿片物质和阿片受体平行分布,在许多生理反应中,他们的作用相反,例如:疼痛、情绪的调节、情感状态和记忆过程等。CCK-8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内源性抗阿片肽,连续注射递增剂量的吗啡,可使脑内CCK-8及其mRNA表达升高;行为学研究表明:CCK(0.01和0.1mg/Kg)作用于吗啡依赖戒断大鼠可增加纳洛酮催促戒断后的戒断症状,如跳跃、齿颤、湿狗样抖动、躁动,同时也推迟吗啡引起的CPP(条件位置偏爱)的消退。然而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0.1和1mg/Kg)能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和CPP的形成。说明

参考文献:

[1]. 吗啡耐受依赖的蛋白磷酸化机制研究[D]. 方芳.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7

[2]. 阿片类药物耐受和成瘾的分子机制研究[J]. 佚名.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

[3].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及形态学的影响[D]. 何萍. 广西医科大学. 2005

[4]. CCK-8对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短期失敏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D]. 王戎. 河北医科大学. 2016

[5]. 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信息通路在阿片依赖的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中的作用[D]. 郭庆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1

[6]. CREB结合位点诱骗寡核苷酸对大鼠吗啡耐受症状改善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张国忠. 河北医科大学. 2005

[7]. NMDA受体在椎管内阿片类药物致痒中的机制研究[D]. 秦晶. 吉林大学. 2017

[8]. 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 闫玉仙. 河北医科大学. 2006

[9]. 阿片受体在吗啡耐受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李玄英.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10]. CCK-8对慢性吗啡作用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D]. 赵丽. 河北医科大学. 2006

标签:;  ;  ;  ;  ;  ;  

吗啡耐受依赖的蛋白磷酸化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