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看中专哲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邹勇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看中专哲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邹勇

云南省文山州卫生学校 663000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是人类哲学史、思维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入手,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的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中专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针对性策略,以期促进哲学教育中中专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中专哲学教育 创新意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没有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形成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有力武器,它从理论方面阐明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前进;它从实践方面验证了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创造,才能实现未来的社会道路。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着相关关系,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性、科学性与实践性,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所带来的动力与引导。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可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创新意识的培养又会不断丰富与加深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内涵与意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的问题

从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作用来看,它的功能在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世界、社会与自我。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受到限制与制约,它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较为淡薄,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比较落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无法完全发挥,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这种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偏重知识的学习,轻视精神实质的领会。哲学的学习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过度重视知识在哲学学习中的作用,导致“知识化”的哲学教育倾向。

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偏重教条的学习,轻视能力的培养。哲学的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能够将哲学教育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用哲学的思维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的哲学教育现状来看,学生学习到的都是僵化与固化的教条,死记硬背是学生学习哲学的主要方法,照本宣科是教师教授哲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方式方法必然会导致哲学学习的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重视灌输式教学,轻视启发式的引导。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教师驾轻就熟的事情,尤其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哲学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极其乏味、呆板,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课堂教学如同一潭死水,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禁锢了学生灵活的学习迁移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中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1.应试倾向的避免,精神实质的突出。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深入教育的“骨髓”与“血液”,要避免这种危害的继续侵入,就需要在教育中重视精神实质的培养。一方面转变中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理念,激发学生对于哲学学习的兴趣。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哲学就是一门认识自己的学问,教师要转变将哲学看成一门学生无法触及的高深理论思想,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教给学生通过哲学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这就需要教师要将哲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发现哲学,用哲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求哲学的精神实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哲学的智慧与品质。

2.思辨倾向的预防,发散思维的引导。传统哲学教学中,中专院校更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智育是衡量学生最主要的方面,纸质测验是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方法,目标的单一化、评价的模式化让哲学教育成为远离学生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首先要改进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案例法教学、问题法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其次,要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双向的疏导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地进行哲学教学的改革,如微课、翻转课堂,这些新兴的理念与实践案例都可以作为借鉴,吸收他国的优秀教学成果来促进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

3.功利倾向的克服,创新意识的培养。“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由教育本身的滞后性所决定的,功利主义的倾向让教育迷失在利益的迷途中,只看到眼前的短暂利益,忽视了教育所带来的长期利益,这使得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无法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哲学教育变革要克服功利倾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梅长娥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看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2]朱泓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

论文作者:邹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看中专哲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邹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