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汕头科技特区建设对策的思考_科技论文

关于汕头科技特区建设对策的思考_科技论文

关于汕头创办科技型特区的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汕头论文,特区论文,对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汕头市委、市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江泽民同志视察广东讲话精神,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走势,从汕头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汕头经济特区迈向新世纪,实现把汕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方略。它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解放思想,迅速转变观念,提高对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科技型经济特区建设步伐。就汕头现有的基础看,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全社会的科技意识。要从5个方面转换脑筋,即:变传统的下达科研课题、调拨科技成果的计划经济意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变科技体制改革求稳怕乱的意识为放导结合、以导助放、强化服务的观念;变科研开发应用小打小用的小生产者意识为搞大科技的观念;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难字当头、墨守成规的意识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观念;变消极意识为勇于开创新局面的观念。要使全市人民有一个共识: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科技,各行各业要迅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掌握运用科技与衣食住行同样重要、须臾不可离开。

2、总体推进与重点培育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目前,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加快发展,不仅有人、财、物承受能力的实际问题,而且还有一个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基于此,在工作指导上应采取重点培育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发展模式。根据这个思路,在“点”的培育上,市委、市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上,围绕如何加快全市这个高新技术重点区、辐射源的建设,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多方面、多领域的探讨。(1)对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一站式”管理,开发区内建设的各项事宜由管委会一锤定音,全权负责。并允许开发区在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基建审批程序等方面率先进行改革试点,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2)对开发区内专门从事外销产品生产所需进口的原材料、元器件、包装材料等,可比照保税区企业进行管理。对这类企业在开发区内可适当集中安排,以利于海关进行管理。要从汕头的实际出发,大胆借鉴国内外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验,采用国际化全新模式,加快建设速度。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牵动力大、渗透面广、效益高、能主导经济发展的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精细化工、能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6大现代化工业上,进而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在“面”的发展上,以重点领域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产品形成拳头为近期奋斗目标。尽快扶持能够打进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并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产业群体。一是明确要求各区、县(市)、街道(镇)要因地制宜规划筹建高新技术开发小区,从而形成一个以市开发区为中心,各区、县(市)、街道(镇)为网点的全市性高新技术产业网络。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各个高新技术开发小区进行合理布局,明确各自任务,以及建区原则、主要政策和管理办法。二是引导扶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选择经济实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若干企业,在项目、资金、能源、税收等方面倾斜,把企业科研开发引向高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轨道,形成从生产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档次到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均创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鼓励和扶持一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国际化、集团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开发销售中心、培训和维修网点,甚至到美国硅谷等高新技术发达的中心地带办点设厂,推动其产品步入世界高新科技领域先进行列,尽快登上国际舞台。三是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针对汕头老企业多、传统产业比重大的特点,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重点,加快对传统产业、产品的渗透和嫁接改造,以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带动企业向开发、引进、使用高新技术转移。要鼓励和要求企业内部设立健全的科研机构,制定吸引科技人员和鼓励企业内部科技人员、工职人员进行科技开发、革新、发明的经济措施,从社会到企业逐步形成一个重视科技开发、尊重科技进步的氛围。要认真学习日本企业,长期而广泛地开展群众性革新活动,使技术革新如涓涓细流汇成能量巨大的技术进步的大江大河。四是在乡镇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中培育高新技术生长点。从提高乡镇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整体素质着眼,充分发挥其自身运行机制灵活的优势,采取鼓励和扶持的办法,促使其成为高新技术的生长点。

3、强化企业的技术进步机制,促使企业成为科技进步和科技投资的主体。要发挥科技的“渗透”功能,把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渗透到产品结构调整中,形成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效益、高质量的产品群;渗透到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中,努力创造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渗透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中,使企业改革朝着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方向发展;渗透到企业的投入中,使技术改造与引进的吸收、消化密切结合,技术攻关与创新密切结合,开发产品市场、开发要素市场与开发名、优、新产品、开发技术市场统一起来,用新工艺、新设备武装企业,使技术结构逐步完善、提高。

4、架构起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在财政扶持上,要求各级财政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并应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递增;在信贷规模的安排上,要求金融部门合理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逐步扩大贷款规模,在利用国内外资金上,通过大力宣传汕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内国家部委以及一些地区资金来汕投资;在社会筹资上,针对汕头民间游资较多的实际,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科技信用社。其职责是:对高新技术项目所需的专项贷款给予利率优惠,或由财政部门拿出部分资金给信用社以贴息,由信用社发行低息贷款,建立各种科技贷款,包括风险贷款、购买科研设备贷款、培养科技人才贷款,以资助企业和科研部门进行科技开发;在内部挖潜上,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充分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扩大资金积累来源,按规定提足、留足科技发展基金。

5、进一步完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形成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如减免税、延长“三资”企业减免所得税年限、高新技术自营进出口、实行快速折旧、免征两金、财政扶持和用地优惠等政策要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形势做好调整、配套、完善工作,以利于形成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的大气候和宽松环境,使高新技术企业轻装上阵,迅速前进。特别是要注意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6、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努力搞活技术市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一方面在现有技术贸易机构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另一方面要拓宽思路,兴办几个具有一定档次的技术贸易大市场,逐步形成跨部门、跨地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辐射力的技术贸易中心。要通过成果展示、洽谈贸易、信息发布、招标攻关等多种形式,把各个方面的科技成果和项目吸引到市场来交易,把市场搞活。要大力提倡和支持科研机构创办(兼并)企业,建立技工贸一体化的科技实体。要积极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行“产学研”的联合,促进科技开发和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

7、加速发展科技教育与培训事业。在发展科技事业方面,要加强现有科研机构的建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宗旨,不断调整科研方向,并努力改善科研条件,提高装备和测试水平,使之在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中发挥骨干作用。要充分发挥汕头大学科技人员集中、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济技术协作,逐步形成有偿服务、成果共享、“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合作网络。要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重点建立和健全4个系统,即科技信息服务系统、质量检测和技术监督系统、科技推广服务系统、软科学研究系统。提高科技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此外,还要通过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渠道,发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教育事业方面,要有面向未来的眼光,尽量优先、超前发展。要根据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的需要,积极调整教育的门类、学科和层次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加快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和普及高中教育的同时,突出发展与经济建设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逐步形成与劳务人才市场相衔接的教育培训市场。继续完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帮助技术型干部提高经营管理知识水平,并对这些人委以重任,给他们以更大的活动舞台。

8、重视队伍建设,营造吸收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首先要把现有科技力量用好,要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做到爱才识才,唯才是举,重用重奖。营造有利于创办科技型特区的“软”、“硬”环境。要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使各种人才都能找到适于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要明确订出有效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吸纳国内外各种人才,可采取走出去到国外招聘或利用驻外机构或海外潮人组织在国外做工作,引进国外智力和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后来汕工作。尤其是要更好地利用海内外潮人、华侨(重点是第二、三代华侨)的智力宝库,为建设家乡、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提供智力支持。

9、试办风险投资公司,建立技术开发资本市场。由于风险投资是能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营养液”和高新技术转化问世的“催产素”,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门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西方世界目前已约有风险投资公司1200多家,总资本额约100多亿美元。举世闻名的美国“硅谷”就有500家高技术公司是利用风险投资建立起来的。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联系汕头的实际,充分发挥财政的信用作用,构造风险投资机制,以此来调动全社会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个以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开发投资格局,为创办科技型特区搭好桥、铺好路。

至于风险公司的资金,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筹集,一是从逐年增长的预算外收入和节余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吸引外资;三是争取中央、省及上级有关部门合作投入;四是以股份形式或通过债券广集社会资金等;五是从出让土地获得的资金提留部分。

当然,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是把赌注押在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成败上的,它一旦失败就如蒙天灾分文全无。因此,我们对此项事业应持积极、认真、严慎的科学态度,要加强对成立有特区特色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并制订出可操作的政策规定,同时尽快起草《汕头市技术开发风险投资公司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以推进特区技术开发风险投资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10、建立“孵化器”机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建立“孵化器”机构。“孵化器”不以盈利为目的,通常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和商业支援,比如为中小企业提供设备齐全的实验场地;为企业与大专院校、国内外科研机构牵线搭桥,并以合约式的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培训、信息咨询、资金筹措等提供支援;同时,还以低廉的租金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为进入“孵化网”的各企业提供公用设施如图书馆、休息场所、电讯等设备、会议室、展览设施和秘书服务等。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的服务手段使中小企业受惠,并使科技产品的开发和高技术企业孵化成长变得更为经济和可靠。我们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有必要借鉴这一经验,以更强的改革开放意识和更灵活的措施,构造特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具体建议是:第一,从政策法规上确立“孵化器”的地位,明确其机构性质、经营机制、应享的政策优惠以及所承担的责任。第二,着手筹办市“孵化中心”,将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的各相关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某一产业基地,使各公司之间互相协调支持,围绕某一产业进行密切的有成效的专业合作;第三,大力提倡和鼓励民间机构、私人和外资举办各种“孵化器”,在政策优惠方面除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外,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第四,发挥汕头大学和各科研机构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举办专业性的“孵化器”;第五,建议市里拨出一块土地,筹集资金建立一个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孵化中心”,为汕头、内地甚至亚太地区的科技发展和投资提供联系和服务。

汕头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预见,只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引导对路,政策得当,完全可能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基地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源头,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标签:;  ;  ;  ;  

关于汕头科技特区建设对策的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