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为了保障其效益的最大化,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造价控制能力。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以降低企业成本、扩大资金使用效益。本文对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造价控制
引言
当今社会,工程量清单计价已经成为了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常见方法,并且其得到广泛的推行和进一步的完善,是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广泛使用的一种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随着被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也备受广大建筑行业或者非建筑行业的人探究。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工程量清单计价为工程造价形成的主要方式,为一类市场计价模式,其具备两种基本特性:(1)基于“量价分离”原则;(2)管理模式方面秉承“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统一模式。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价方式,通过各个企业自主制定分项综合单价。而综合单价又包括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又囊括工程直接、间接费,税金及利润,并综合技术措施的费用等,体现工程实物消耗及相关费用,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予以计价较为容易,更可体现工程实际造价与个别成本。
基于市场作用,对各类其它资源予以配置,对保障工程质量极有好处,对施工队伍择优选取,合理对工程造价予以确定,使得建设项目可获取更好收益。长时期以来,我们国家建筑施工领域工程造价始终将工程预算定额当成计价标准,并以此敲定承包合同的总价。建设工程实行过程当中,还可参照项目不同时期多次予以计价。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建设部名义联合颁布的,标志我国工程造价已经步入历史发展新时期,打破定额计价陈规,为工程造价改革工作跨越式发展的证明。在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后,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实现由“量价合一”至“量价分离”高度式跨越,也为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有力佐证。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贯穿整个工程始末的,直到施工方与用工方意见达成统一,管理与控制才算完成,为自己的行程画上句号。由于全程管理全程控制,才能确保整项工程沿着理想的目标前行。另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应该灵活化,可以采取分段分时和全天管理控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灵活有效的办法,总之,为能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我们要发散思维,积极考虑灵活多样的管理控制举措。只有项目各阶段,采取科学计价方式与切合实际计价标准,并结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举措,实行动态管理,才可保障工程造价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以内,最终达成工程造价控制总目标。
1.1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程序
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程序大致是:由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得到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并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标准格式和招标要求、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得出工程量清单。最终由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定额资料、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的各种信息、资料和指数得出建设项目的标底价格。而建设项目的投标报价则是在综合了以上信息的同时,根据企业定额获得的。
1.2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征
(1)工程量清单模式采用综合单价的形式。其中包括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各种税费等。
(2)项目的实施与控制得益于报价的项目构成。报价的形成是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形成的,代表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书,同时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可控和不可控方面。
(3)工程量清单模式要求投标单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实力提出报价,参与竞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招标投标的公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工程量清单模式有利于风险的合理分担。投标单位负责成本和单价引发的风险,业主负责工程量变更和计算错误产生的风险,从而平衡了两者对建筑工程的风险承担。
(5)工程量清单模式有助于业主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业主可以根据工程量清单提供的信息准确了解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进而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问题。
1.3工程量清单模式与传统定额模式的区别
清单模式与定额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项目设置、定价原则、计价价款构成、单价构成、价差调整、计价过程、计价方法、价格表现形式和工程风险上,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2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够高效控制工程造价,并且提高各方的管理水平,这对于企业还是建设单位来说,都可以带来利益。
2.1编制工程量清单是首要工作
进行投标的时候,工程量清单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工程量清单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过程有着关键的地位,因此,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便是编制工程量清单。为了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编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将所有的项目都要仔细列出来,认真整合,不要遗漏,以免影响后面工作的进行。(2)对于各种的规范和图纸都要熟悉,这对于填写项目特征时是必须的步骤,仔细填写项目特征对于施工过程时也是有帮助的。(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需符合市场的实际价格,而且也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内部定额。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计价设备,提高自己的报价能力。
2.2进行施工合同管理
在建设工程进行施工时,需要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步骤。每项工程在施工前都需要签订施工合同,如何管理合同贯穿于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因为只有科学地进行合同的管理,按照规定管理合同,才能避免合同的纠纷,为签订合同的双方提供利益。合同的签订也要注意各种条款是否与相关规范相符合,清晰工程完成的质量和工期等,并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2.3面对施工变更时的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中,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将目标的工程造价控制得当以及目标计划的实行到位,而施工中则要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来实施,而且着重注意工程量计算和签证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合理处理好索赔的事宜。因为施工过程中会发生种种不可预知的情况,实际的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之间存在偏差,工程的进展也未必与工程量清单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处理好种种的变更状况。例如因为天气的原因,施工的方案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导致整个建设工程的工期出现延缓甚至造价的提升,因此,如何处理好实际发生的变更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高效地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2.4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结算阶段是工程实施的总结阶段,是涉及到发承包双方核心利益的阶段。此时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工程的最后结算,并且按照施工图纸和实际情况,对工程量进行最终的确定,以得出准确的工程量。并且须多次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实,以求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力求做到合理、合法并符合实际情况,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3结束语
随着工程量清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掀起一场重大的改革,自此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将逐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目标,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有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一步,新模式将为业主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带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马李宁.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360~361.
[2]何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探究[J].城市建筑,2013,16:148.
论文作者:丰茂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工程量清单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模式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量论文; 定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