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_精神文明论文

“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_精神文明论文

“互联网+”: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提出了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着多重影响。互联网让人们看到了五光十色的外部世界,东西方文化因互联网相互激荡,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互联网让我们汇聚起更大的正能量。得益于互联网,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更加强劲有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影响更加广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互联网+随手拍,让监督无处不在,舆论监督的威力变得无比强大。狂妄的人因此变得谨慎,“最牛”的人不得不低头做人,公众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因怕“人肉搜索”而逐渐减少。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在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视频、游戏和信息在网上传播,使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军史、诋毁党和政府从未停止,动摇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和骚扰信息借助网络蔓延,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和谐。

      面对加速向我们走来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主动作为,增强“互联网+”意识,做好“互联网+”文章。

      首先,要增强“互联网+”意识。我们要意识到“互联网+”正在改变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系统,必须在认真总结分析互联网对精神文明建设深刻影响的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地探索如何应对“+”,做好“+”,必须在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工作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自觉把互联网空间、互联网手段考虑进去,融进其中。

      其次,要提高“互联网+”的能力。“互联网+”代表着一种能力,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能力。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如何用好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的现代化,实现文明创建工作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各级各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已经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中国文明网群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级文明办利用微信、微博等手段开展的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安徽等省市开展的曝光不文明行为“有奖随手拍”活动,安徽芜湖市研发的“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很多地市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运用的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等等,都是探索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只要我们有了足够的“互联网+”的自觉并积极探索,更多“+”的成果会不断涌现,“互联网+”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出现更加生动喜人的局面。

      其三,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互联网既是工具和手段,又是思想文化传播媒介,是后来居上的大众媒体。要自觉把互联网空间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切实加强网上思想道德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宣传,同时,切实加强包括手机媒体在内的网络管理,坚决清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内容和各种有害信息,不断净化网络空间。

      其四,要努力探索和掌握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不断提高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网络空间人人平等,网络宣传教育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尊重受众、平等待人的观念,网络文明传播必须用大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吸引力;互联网没有上下班,“互联网+”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更需要发扬奉献精神,随时随地引导网络舆论,网络宣传更需要提高时效性;网上事件层出不穷,我们要提高引导能力,努力让每个事件都成为一份宣传教育好材料;网络社会人人都是报道者,人人都是评论员、监督员,我们要善于运用网络,把广大网民从旁观者变成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共同为真善美点赞,共同对假丑恶遣责,共同给不文明曝光,从而凝聚价值共识,汇聚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

      当然,“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最终需要一支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的队伍来担当使命。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标签:;  ;  ;  

“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