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花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花

李花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 133000)

【摘要】目的:总结退药原因,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收集门诊退药单(2014年7月~12月)共计487例,对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中不良反应最多占46.8%,多开药或重复开药居第二位,占总退药原因的12.9%。结论:建立并完善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避免重复开药,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 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340-02

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了确保医院药品的质量,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门诊药房工作人员总是不得不面对退药问题。因此,为了分析退药原因,对2014年下半年的退药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1.资料与方法

将我院门诊药房2014年7月~12月门诊退药处方487例,按退药原因,所退药品种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退药原因统计

不良反应 228例占46.8%,多开药或家里有药63例占12.9%,病情发展需住院或转院治疗63例占12.9%,医嘱改变或需停药49例占10.0%,患者拒绝用药42例占8.6%、取消检查34例占7.0%,无储藏条件5例占1.0%,禁忌症3例占0.6%。

2.2 退药品种统计

上半年全院退药共涉及药品528种,占药房总药品种数的近一半。因不良反应退药中,抗菌药123例占53.9%,心血管系统药物41例占18,0%,消化系统药物30例占13.2%,其他6例占2.6%。

3.讨论

3.1 退药原因来分析

3.1.1因药品不良反应而引起的退药最多,主要包括静脉注射药品在输液过程中引起的输液反应;药品使用引起的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抗生素品种的更换;左氧氟沙星引起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卡托普利引起的干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多开药或重复用药、患者拒绝使用占退药发生率的很大部分,重复用药主要表现为患者多科看病或复诊时,诊治医生未仔细询问既往病史及用药史,造成重复开药[2]。还有一些中成药体积比较大,患者见到大包药品,直接反应就是拒绝使用要求退药。(3)病情发展需住院或转院而退药的原因占第三位,是医师没能正确了解病情就开药,致使患者退药。(4)取消检查而引起的退药 患者需做胃镜、结肠镜等检查而缴费取检查辅助药品,做检查需预约一周至一个月不等,患者没有时间而退费,或在检查前因血压或其他原因终止检查而退费。(5)其他原因:如外地务工人员没有条件贮藏活菌制剂、生物制剂等引起的退药。左氧氟沙星对癫痫患者的禁忌、糖尿病患者对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禁忌。18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3.2 退药品种来分析

(1)不良反应的退药中,因抗菌药物的退药占到了53.9%。青霉素、头孢菌素使用前皮试阴性但使用过程中引起的慢性过敏反应;抗生素的滥用而频繁更换药物[3]。(2)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普遍存在,用于成分复杂、提纯工艺落后,制剂含淀粉、色素、蛋白、挥发油等过敏物质,常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或过敏反应。

4.对策分析

4.1 规范退药流程

退药很可能引起药品外观不易发现的质量问题,为此我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定窗口、规定人员可办理退药手续,需特殊保管的药品不予退药,原包装破顺不予退药,药品批号与我院药品批号不一致不予退药,原处方医师填写退药申请单后凭原始收据退药。

4.2 医师是门诊退药的重要因素,医师要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使用抗生素要依据药敏试验,正确使用药物,避免频繁换药。要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内容完整,避免患者反复就诊,重复取药。急诊或病情急的患者注射剂只开一天量,口服最好3天量。慢性病第一次也只开一周量,避免大处方、多开药而退药。加强业务学习,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以免造成不合理用药。需要做胃镜、结肠镜等检查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告知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对于退房多的医师有一定的奖惩制度。

4.3 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在窗口配发药品时,做好“四查十对”,提供给患者更多的合理用药知识。发现不合理处方或大处方,及时与医师联系,与患者沟通,尽量避免药品出门再退回,发药时要详细交待用药时间、方法、服用禁忌和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用药依从性[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卫药发[2002]年24号.

[2] 沈瑾艳.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中国药房2007,10(8)n8.

[3] 罗慧娟.剖析临床抗生素的滥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607-608n8.

[4] 章凤君.退药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J].中国药师2003,6(3):18.

论文作者:李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