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木兰诗篇》及彭丽媛的演唱特色论文_雷芬

浅析歌剧《木兰诗篇》及彭丽媛的演唱特色论文_雷芬

广东海洋大学

歌剧《木兰诗篇》取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古老故事,是由著名作曲家关峡作曲,剧作家刘麟编剧的一部中国民族歌剧。该剧以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崭新形式,弘扬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声乐学习者,演唱歌剧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木兰诗篇》的分析以及对彭丽媛演唱特色及技巧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歌剧,并且进一步提升歌剧演唱能力以及对声乐作品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歌剧;《木兰诗篇》;彭丽媛;演唱分析;

1、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背景与脚本概况

为了更好的促进河南的文化发展与建设,河南省文化厅专门聘请了著名作曲家关峡,作家刘麟对歌剧《木兰诗篇》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原故事中没有的一个角色-刘爽,并以花木兰和刘爽的情感作为整部歌剧的发展主线,使得该剧中的花木兰具丰富的情感,更贴近于广大人民群众。从艺术创作上来讲,该剧不单单只是歌剧,更是融合了中国戏曲、音乐剧、情景剧等表现形式,并以大型交响乐套曲分乐章的结构进行演绎,有独唱、重唱、大合唱等。

歌剧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它的脚本。《木兰诗篇》主要以历史文化题材《木兰辞》为主要的框架,以叙述历史为基调,充分体现了战争及和平的主题,并且加入木兰的情感,以爱情为歌剧发展的一条主线。

整部歌剧由序曲和四个乐章构成。歌剧的序曲十分简明,一开始便直接进入战争与和平这两个主题,悲凉的女声合唱渲染了战争后人们内心失去亲人的凄惨气氛,然后由愤慨浑厚的男声合唱表现出战场的残酷。第一乐章为“替父从军”,以柔板和叙事曲为主,整个乐章使用的乐器等都较为柔和,主要是叙事。第二个乐章为“塞上风云”,音乐主题主要是梦幻曲和快板。快板体现出了木兰和战友们奔赴战场的急促和紧张,并且以“四季歌”的形式表现了战场岁月的漫长,以梦幻的形式展现了豪气的花将军内心深埋的女儿情怀,歌颂了木兰和战友们深厚的情感。第三乐章为“巾帼情怀”,音乐以思乡曲和酒歌为主,这个乐章不再像前两个乐章那样柔和,而是激昂的男高音咏叹调唱的酒歌来抒发战士们胜利后的心情,也以思乡曲来抒发木兰心中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刘爽的情感。第四乐章是“和平礼赞”,音乐主要是安魂曲和终曲。以热闹的场景描述亲们人热切的迎接将军木兰回家,还有和刘爽的大婚和战友们回忆的场景,最后以《和平颂》将整部歌剧推向高潮,彻底诠释该歌剧的主题-和平。

2、歌剧《木兰诗篇》中的民族元素

作曲家关峡在歌剧《木兰诗篇》中融入了许多的民族音乐元素,并且借鉴了河南豫剧的音乐特征,戏曲音乐元素的融入,让作品的音乐更多样性,并且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更加丰富。例如在第一乐章中的“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这一句明显运用了五声音阶,具有浓厚的豫剧音乐特征;第三乐章中的“人说酒后吐真言”这一句,用了一个四度的上行音程,然后紧接着又是一个小六度的音程,这是豫剧特有的音程的色彩。不仅如此,在配器上也运用了民族元素,用交响乐伴奏却加入了二胡和琵琶等民族乐器,用来推动作品的戏剧情感的发展。整部歌剧的语言方面也运用了民族元素,大多采用了散文诗的语言风格,还有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元素,例如在第二乐章中,春、夏、秋的是三段歌词运用了对比、比兴的修辞手法:“春天来了塞上静悄悄”、“残雪下露出断刃的钢刀”......这样增添了韵味,又有一种平衡均匀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民族元素的融入,都给整部歌剧带来不同以往的效果,对宣传和推广民族音乐也具有重大意义。

3、彭丽媛在歌剧《木兰诗篇》中的演唱特色

3.1收放自如的气息控制

气息对于歌唱者来说十分重要,它是声音的源头。而彭丽媛成功的探索出了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中国歌曲,也因为有了良好的气息支撑,才能具有民族韵味的吐字和咬字,才能很自然的从中音区过度到高音区。在《木兰诗篇》中的第一乐章的咏叹调是从《月亮》开始的,彭丽媛用忧愁而深情的声音演绎,气息控制的流畅、平稳。在高音区“啊,月亮,”这一句时,她在深厚的气息支撑下,使用的头腔共鸣十分具有穿透力,也完美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在接下来的唱段中,她饱满深厚,收放自如的气息演唱,更是将木兰的形象及内心情感演绎的淋漓尽致。

3.2、字正腔圆

彭丽媛在《木兰诗篇》中的演唱字正腔圆,她的咬字,字头准,字腹延长又不变形,字尾收的又十分干净。例如在第一乐章中,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时演唱的“我何不扮作男儿替父出征,脚踏塞上冰雪,身披万里长风,驱敌寇,平战乱,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巾帼英雄”,她在演唱这句时,对集中的这几个动作词:扮、踏、披、驱、平时,特别突出了字头,咬的准确而又十分有力度,体现出了木兰的决心和豪迈的气势。在第二乐章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中,在“靠近我让我感受你的温暖、拥抱我让我感受你的激情”,她在这几句的吐字和咬字更具有特色。她把“暖”字的声母唱的清晰又轻巧,韵母充满感情的归到鼻腔,而“情”字比“暖”字咬的相对短促有力,比“暖”字更有张力和热情,整段清晰的歌唱语言传达感人至深。

3.3、润腔的运用

由于有着扎实的戏曲功底, 彭丽媛在《木兰诗篇》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润腔”的手法,使得整部歌剧更既有民族特色及韵味。

润腔分为很多种类,彭丽媛在《木兰诗篇》中主要运用了三种:波音润腔、下滑音润腔、运用力度变化润腔。例如在第三乐章中,“枝干如铁,傲然伫立青天下”这一句,她将“如”字唱成了波音,把木兰美丽而刚强的形象显现出来了;在第二乐章中,“你可知道木兰心中的女儿情”的“情”字,和“这苦涩的滋味啊”的“味”字,她都使用了下滑音润腔的手法,体现了木兰无法言说的内心煎熬。在民族唱法中,特别是在戏曲唱腔中,经常有许多结构复杂,情感多变的唱段,而这些唱段则需要运用声音的轻重强弱,不同的力度的对比来渲染情绪,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4、结论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又一伟大创新,也是中国歌剧的又一大里程碑。而彭丽媛通过自己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准确而细腻的表现出了木兰的各种内心活动以及情感,将木兰对爱情的渴望演绎的淋漓尽致,整个唱段都唱进了人心里,感人至深。作为声乐学习者,我们应该了解更多的歌剧,对更多的歌剧人物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以及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希望大家更多的了解我们中国的民族歌剧,并且喜爱我们的民族歌剧。

作者简介:雷芬(1993.11.24):女,24岁,汉族,籍贯湖南,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2015级音乐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论文作者:雷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浅析歌剧《木兰诗篇》及彭丽媛的演唱特色论文_雷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