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陈顺立, 武福华, 侯沁文[1]2004年在《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是松类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文中以福建某试验地松林为研究点,对松突圆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4~7月份是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松突圆蚧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有有性世代,每雌平均产卵量为93粒,林间自然雌雄性比为2 05∶1。1a发生4代,世代重迭。

武福华[2]2003年在《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在福建福清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迭,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越冬种群中以2龄若虫为主,各龄若虫在越冬种群中所占比例为:1龄若虫26.92%,2龄若虫47.47%,雄蚧12.35%,雌成虫13.26%。各代初孵若虫出现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上旬,9月底至11月中旬;第一代与第二代世代具有明显高峰期,第叁代与第四代世代重迭严重。冬季林间各龄死亡率为:1龄若虫27.83%,2龄若虫32.35%,分化后的雌若虫19.04%,雄若虫及蛹11.42%,雌成虫9.67%。林间全年种群各龄平均自然死亡率为:1龄若虫49.67%,2龄若虫51.76%,分化后的雌若虫42.25%,雄若虫及蛹27.08%,雌成虫36.33%,总的死亡率43.64%。林间全年自然雌性比为2.05:1,第一代雌性比为2.97:1,夏季林间雌性比较接近为1.77:1,第四代雌性比为1.69:1。各龄取食量有显着差异,抱卵前后的雌成虫的取食量没有显着差异。第1代雌成虫的产卵量与其解剖的胚胎数目没有显着差异,可利用其胚胎数目对第1代种群的增长进行预测。4~7月是全年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严重时期。 初孵若虫在它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叁个发育阶段:麻痹阶段、活泼或分布阶段、固定或生长阶段。若虫从卵壳出来后依旧停在腹膜内,即进入麻痹阶段,这阶段可以延续到几个小时。然后,若虫变的很活泼,爬出介壳四处爬动。这种进入活泼时期的若虫,称为活泼或流浪若虫。活泼时期最长76h,平均18h。固定下来,开始取食就进入第叁个阶段。活泼若虫的死亡率较高,在培养皿中死亡率为45.5%,在植株上固定成活率为51.2%。初孵若虫出壳时间第1代以上午10:00和下午2:00为最多,各占全天的25%,而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第2代和第3代,如遇闷热天气,出壳高峰提前到上午8:00时,阴天则延长下午3:00~4:00时,雨天一般不出壳;冬季温度较低时,林间仍有少量初孵若虫出壳,但没有明显初孵若虫扩散盛期。风对其在植株上的固定影响不显着。初孵若虫实际爬行距离不会超过30~60cm,爬行距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活动越活跃。球果上100%为雄蚧,针叶的中上部及新抽梢针叶上雄蚧占99.6%。取食习性选择表明,湿地松对松突圆蚧具有明显的抗虫性,而松突圆蚧对马尾松与黑松有明显的喜食性。 雌成虫在交尾之后,具有10~15d的产卵前期。经与雄虫交尾受精后进入产卵期最短8d,长则1个月以上。其产卵量第1代最多。雌成虫产卵最高137粒,最低72粒,平均产卵量93粒。有一性成熟前期,雄成虫对此期雌成虫不显示任何性行为反应。受孕雌成虫也不具引诱作用,不引起性行为反应。剥开介壳的末授精的雌成虫,同样诱发雄成虫的性行为反应,但是不能成功交尾。雌成虫寿命在10~104d之间,平均19.36d。 第1代雄成虫羽化始期为4月中旬,盛期为5月上旬,末期为5月中旬;第2代雄成虫羽化始期为4月下旬,盛期为6月下旬,末期为9月下旬;第 松突圆蚊生物学粉性的价丸3代雄成虫羽化始期为5月中旬,盛期为7月下旬,末期为10月中旬:第4代雄成虫羽化始期为6月中旬,盛期为9月中旬,末期为11月下旬。各代雄成虫羽化历期以第1代发育时间最长。白天、黑夜均能羽化。17:00一18:30为羽化高峰期。各代蛹期出有差别,以第4代蛹期最长。飞翔距离可达4一5m,雄成虫寿命最长55h,最短10h,平均20.44h。雄成虫可进行多次交配,但雌成虫则为单次交配。 松突圆蚊1龄若虫的死亡率与旬平均温度呈极显着相关,总的虫口死亡率与旬平均温度呈显着相关。旬平均降水量和旬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对松突圆蚁的死亡率相关性不显着,仅是次要影响因子。从性比与旬平均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为正知,福清当地的旬平均相对湿度是高于雄成虫或是雄蛹的发育最适相对湿度区湿度的。性比与旬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可知雄蚜及雄蛹的发育最适温区温度是低于雌成虫及分化后雌妙的发育最适温区温度的。旬平均降水量对初孵若虫的死亡率呈极显着相关,是松突圆蚁初孵若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 对松突圆蚊化学防治后的种群消长进行系统观察表明,如果在一个松林中松突圆蚊严重危害,并且已有部分树木被其危害致死,喷药防治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大面积化学防治后,防治的水平达不到92%以上,我们能预期到松突圆蚊的种群就会很快地跳回到原来种群的水平,甚至超过同一立地条件下没有进行化学防治的种群密度,再进行一次喷药防治是必需的了,否则松林破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而不论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还是为了维护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对松突圆蚜的化学防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黄蓉[3]2014年在《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对松突圆蚧胞外酶作用及酚氧化酶原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南方松林危害性极大的昆虫,具有个体小、掩蔽性强等特点,多寄生于松针叶鞘内,形成叶鞘和介壳的双层保护,因此防治难度比其他森林害虫更大。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Entomogenous 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是一种防治松突圆蚧的生防菌,其对松突圆蚧具有强致病力,是一种利用分离于自然死亡蚧虫尸体的真菌。本文通过研究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侵染松突圆蚧产生的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变化,以及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系统的影响,探讨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胞外酶的作用、对松突圆蚧酚氧化酶原系统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致病的毒力因子,松突圆蚧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的免疫反应等,以探索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的侵染机制和致病机理,为进一步应用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对松突圆蚧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不同孢子含量产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毒力相关性研究,1×107孢子/mL的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孢子悬浮液是酶制剂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的最佳使用量,该孢子浓度接种松突圆蚧后,松突圆蚧的校正死亡率比低浓度孢子悬液接种得到的校正死亡率高,且它们之间差异显着;该浓度与1×108孢子/mL得到的校正死亡率差别不大。即当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1×107孢子/mL时,其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的产量最大,杀虫的效果最好。2.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胞外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力与其对松突圆蚧致病力显着相关,即菌株毒力随着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的增高而增强,用于侵染和致死松突圆蚧的效果也最好。3.分别用Folin-酚法、DNS法和对硝基苯酚法测定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发现蛋白酶的产酶高峰期要早于几丁质酶和脂肪酶,为第5天;几丁质酶产酶高峰为第7天;脂肪酶为第8天。而产蛋白酶的活性一般都高于几丁质酶和脂肪酶的活性。4.松突圆蚧表皮蛋白质的含量为85%,几丁质的含量为9%,脂肪的含量为6%。松突圆蚧表皮中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几丁质、脂肪的含量,即蛋白质>几丁质>脂肪。5.酚氧化酶最适温度为35℃,当温度在20-40℃的范围内该酶的稳定性较高;酚氧化酶最适pH值为7.5,在pH6.5-7.5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以L-DOPA为底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即浓度较小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2mg/mL浓度时酚氧化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2mg/mL浓度时酶活性有最大值;大于此浓度,酚氧化酶反应速度随着底物浓度的不断增加反而呈现下降趋势。6.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对松突圆蚧的酚氧化酶激活系统具有显着作用。研究表明,菌丝裂解液具有激活作用:血浆和血细胞裂解液中酚氧化酶的活性受到菌丝裂解液的影响后,活性能显着提高;菌丝裂解液具有抑制作用:用昆布多糖将血浆或血细胞裂解液中酚氧化酶原激活后,再加入菌丝裂解液,酚氧化酶的活性随之下降。7.松突圆蚧在受到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侵染后出现明显的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说明松突圆蚧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有一定的免疫反应。受侵染的松突圆蚧与未受侵染的松突圆蚧接受昆布多糖注射后的酚氧化酶的酶活性水平差异显着,前者活性水平比后者的低;另外,在受到侵染后的第5天开始,昆布多糖的注射已经对酚氧化酶的没有太大影响,差异性已不显着,表明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在侵染过程中具有抑制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功能,以此来克服松突圆蚧的免疫反应。

王竹红[4]2006年在《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及其控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危险的森林检疫性害虫,利用寄生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有效遏制其危害蔓延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系统调查福建省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资源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重要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寄生蜂触角、足和外生殖器上的感觉系统:分析了寄生蜂的种间竞争关系和花角蚜小蜂在不同条件下的寄生功能反应;探讨了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林间放蜂技术;评价了寄生性天敌对松突圆蚧的自然控制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福建省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为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4属6种,其中初级寄生蜂有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 Viggiani et Ren、长缨恩蚜小蜂Encarsia citrina(Craw)、黄蚜小蜂Aphytis sp.;重寄生蜂有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arnesi(Howard)、双带花角蚜小蜂Ablerus perspeciosus(Girault)、长蚧花角蚜小蜂Ablerus chionaspidis(Howard),其中首次报道双带花角蚜小蜂和长蚧花角蚜小蜂重寄生松突圆蚧。寄生松树的其它介壳虫寄生性天敌也多为蚜小蜂科和跳小蜂科的寄生蜂。松突圆蚧的另一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福建省2002年从日本引进的优势种天敌,目前该蜂已在福建省顺利定殖并发挥显着的防治效果。 2.花角蚜小蜂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生殖方式,两性生殖产生雌性后代,为初级寄生;孤雌生殖产生雄性后代,重寄生在同种或它种小蜂的老熟幼虫或蛹体上。友恩蚜小蜂营孤雌生殖。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产卵行为分成寻找、试探、产卵针插入、产卵、产卵针拔出、清理等几个步骤。解剖刚羽化的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生殖系统发现:花角蚜小蜂的卵巢左右成对,各由3条卵巢管组成,两侧卵巢管前端端丝形成的悬带分离,不形成中悬带;友恩蚜小蜂的卵巢也由3条卵巢管组成,但两侧卵巢管的悬带连接,形成中悬带。 对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产卵逐日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饲喂20%蜂蜜水和不补充任何营养两种条件下,花角蚜小蜂产卵集中在羽化后的第1-4d,其中第2d产卵最多,饲喂20%蜂蜜水时为3.8粒(占总产卵量的36.89%),不补充任何营养时为2.6粒(占总产卵量的44.07%)。而友恩蚜小蜂在羽化当天就产下大部分卵,饲喂20%蜂蜜水时羽化当天产5.9粒(占总产卵量的81.94%),不补充任何营养时产2.4粒(占总产卵量的100%)。友恩蚜小蜂偏好寄生孕卵期的松突圆蚧雌成蚧,其次为产卵初期的雌成蚧,不寄生产卵末期的雌成蚧。 花角蚜小蜂对被同种其它个体寄生过的寄主具有明显的识别能力,对被友恩蚜小蜂寄生过的寄主不具有明显识别能力,能在被友恩蚜小蜂产过卵的寄主体内重复产卵。而友恩蚜小蜂对被同种其它个体或花角蚜小蜂寄生过的寄主均不具明显识别能力,可在这些寄主体内再重复产卵。 3.触角、足和外生殖器上的感觉系统在寄生蜂寻找寄主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镜扫描结果表明: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雌蜂触角均具有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板形感器(Sensilla placodea)、坛形感器(Sensilla placode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B(?)hm氏鬃毛(B(?)hm bristles)等5种感觉器。花角蚜小蜂雄蜂触角除这5种感觉器外,还具有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雌蜂足上除具有“触角清洁器”和“翅膀清洁器”外,还具有具槽感觉毛(Socketed

郭瑞鸣[5]2007年在《福建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捕食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盔唇瓢虫属(Chilocorus),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意大利等国。本研究主要对红点唇瓢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捕食功能进行系统观察,摸清并掌握其在福建地区发生情况,以及其对松林害虫松突圆蚧的捕食能力,并对其林间应用作了初步探讨,为推广应用红点唇瓢虫生物防治松突圆蚧提供了科学依据。1红点唇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红点唇瓢虫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天敌瓢虫,能够捕食农、林、果树、花卉上5科38种蚧壳虫,是一种优秀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福建松林中,红点唇瓢虫是松突圆蚧的主要天敌瓢虫,对松突圆蚧的控制能力较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2005—2006年在福建省平潭、福清等地的试验观察,红点唇瓢虫在福建省福州地区1a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石缝和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越冬时间大约在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之间,翌年3月初气温回暖,越冬代成虫开始出蛰,并频繁交尾。越冬瓢虫的保存率较高,达86.75%,室内饲养的越冬成瓢大约能存活86.5d,自然状态下7月仍可看到越冬瓢虫活动。瓢虫完成一代的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则发育较快,完成一代需要较短的时间;温度低则发育慢,完成一代需要较长时间,每年3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出现,经过从卵到幼虫、蛹的蜕变,最后羽化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历时大约57d;第2代和第3代(6月—8月)由于气温较高,发育较快,平均发育历期仅需32d和31d:第4代瓢虫卵出现在9月上中旬,最迟12月上旬羽化成虫,12月下旬左右进入越冬。各代成虫寿命差异较大,以越冬代成虫寿命最长,平均217.9d;2代成虫寿命较短,平均109.2d,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气候有关。羽化后的成虫经一段时间的发育性成熟后开始频繁交尾并产卵。成虫一生可多次重复交尾,交尾时间长短不一。交尾后的成虫经一段时间后开始产卵,在整个产卵期中会出现长短不同的产卵间期。第1代瓢虫出现时间刚好与松突圆蚧大发生时间相吻合,瓢虫有足够多的食物来源,产卵量最大,平均152.7粒。红点唇瓢虫成虫耐饥力较强,其耐饥能力随着羽化后的发育时间增长而变大。自然条件下的红点唇瓢虫具有假死性,活动、产卵场所隐蔽等特性,有利于其在林间建立稳定的种群,维持自身种群的延续。2红点唇瓢虫捕食功能的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运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对红点唇瓢虫捕食功能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室温下,红点唇瓢虫的捕食能力随着自身龄期增大而增大,其食量随着猎物的增加呈负指数增大,并逐渐趋近于一个最大值。其中,成虫和四龄幼虫对松突圆蚧捕食量最大,其圆盘方程为:Nt=0.9847N/(1+0.0173N)和Nt=0.9732N/(1+.0.0201N)。各龄期瓢虫日极限为:一龄幼虫21.73头/日,二龄幼虫23.55头/日,叁龄幼虫33.10头/日,四龄幼虫48.47头/日,成虫日极限捕食量最大,达56.69头/日。红点唇瓢虫的捕食能力不仅受到猎物密度、自身龄期的影响,温度和自身密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其捕食能力。一定条件下,温度升高,瓢虫和猎物活动力增强,瓢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a’增大,处置时间Th减小,表现出较强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发现,室内饲养的红点唇瓢虫在29℃对松突圆蚧的捕食能力最强。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红点唇瓢虫自身密度越大,个体间的干扰越强,表现出对松突圆蚧的捕食作用减小。室温下红点唇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率方程为:E=0.5434QP~(-1.3840),r~2=0.9951。另外,叶鞘的存在也会影响红点唇瓢虫的捕食功能。试验发现红点唇瓢虫对叶鞘内和叶鞘外的松突圆蚧均有捕食作用,对叶鞘外的松突圆蚧的捕食率较高,达到77.2%;对叶鞘内为害的松突圆蚧,红点唇瓢虫能够撕开叶鞘,捕食里面的蚧虫。3红点唇瓢虫林间应用研究初探红点唇瓢虫对松突圆蚧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防治效果明显。在套笼条件下释放红点唇瓢虫,30d后防治效果达到74.67%,平均虫口密度由套笼前的11.43头/针束下降到2.87头/针束;其中,瓢虫对在暴露在叶鞘外为害的松突圆蚧的防治效果更明显,释放30d后部分松针叶鞘外已没有松突圆蚧为害。自然条件下释放红点唇瓢虫成虫防治松突圆蚧,半年后,该试验林松突圆蚧的平均虫口密度由防治前的6.0625头/针束下降到1.8575头/针束,平均有虫针率也由55.5%下降到29.5%,防治效果好。相比之下的对照组,由于没有了红点唇瓢虫对松突圆蚧的捕食,平均虫口数量剧增,松树受害加剧。

王莎莎[6]2017年在《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对松突圆蚧生理生化影响及其与七种杀虫剂的相容性》文中研究表明松突圆阶(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的害虫,由于其特殊的隐蔽方式致使防治工作尤为困难。近年来,利用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Entomogenous Pestalotiopsis disseinata)制成的一种生防菌,对松突圆蚧的防治获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但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通过研究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在侵染过程中对松突圆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以及对保护酶、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以此为深入研究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致死松突圆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研究了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与林间防治松突圆蚧有较好效果的7种杀虫剂的相容性,为该菌株与化学试剂混用防治松突圆蚧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依据。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使用浓度为1× 107孢子/ml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孢子悬浮液侵染松突圆蚧后,虫体内蛋白质、葡萄糖、海藻糖含量以及海藻糖酶活性均发生变化,表现为:松突圆蚧体内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和海藻糖的含量明显下降,葡萄糖的含量是先升高后降低,海藻糖酶的活性升高。染菌3d后,葡萄糖含量就迅速升高至3.1479mmol·L-1,是对照组的1.92倍,海藻糖酶活性也明显升高,达到了对照组的1.45倍。说明松突圆蚧体内的营养物质在受到真菌侵染后被大量消耗。2.被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感染后的松突圆蚧,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的趋势从总体上看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但各自的变化程度又存在不同。SOD活性在第2d显着升高,第3d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则是在第4d达到峰值;CAT酶活性变化波动幅度很大,在染菌3d后,CAT酶活性便达到了至高点,而随后迅速下降,在6d时下降至最低点。3.松突圆蚧被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感染后,体内解毒酶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羧酸酯酶的活性在染菌前4d与对照组无差异,在第5d迅速升高至最大值,是对照组的1.76倍,在染菌第6d酶活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后迅速下降。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在染菌第3d急剧升高,且在染菌第5d达到峰值,是对照组的1.90倍,随后便开始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是在感染真菌2d后开始出现升高,且在第3d酶活力达到峰值。4.测定了 7种不同浓度的杀虫剂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孢子萌发后菌丝生长以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叁种不同浓度下的溴氰菊酯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产孢量、菌丝生长的影响都很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其中吡虫啉:啶虫脒(1:1)复配杀虫剂至少在稀释10倍后才不会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陈顺立, 张飞萍, 童应华[7]2006年在《松突圆蚧在不同梢位间的扩散与分布》文中提出分析松突圆蚧在松林不同梢位间的扩散与分布可知:松突圆蚧于9~10月从秋梢向春梢扩散,9月中旬开始,10月下旬为扩散高峰期;于3~5月从春梢向秋梢扩散,5月上旬和下旬是扩散高峰期。9~12月期间,旧梢上松突圆蚧虫口总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新梢上虫口总数则快速增长;自新梢有虫为害始,约经过105 d,种群数量达到旧梢上的水平。

朱健雄[8]2013年在《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属盾蚧科突圆蚧属,是我国重要的森林植物检疫害虫。该蚧原分布于日本冲绳诸岛及我国的台湾省;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澳门大面积发生;80年代初传入珠海,后扩张至广东大部分地区、福建沿海地区和广西北部地区,造成大面积松林衰退和枯死。

钱明惠[9]2003年在《我国松突圆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是一种危险性检疫害虫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大陆之后 ,对松树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 ,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基础和控制技术研究。文章对其分布扩散、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危害情况及防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魏初奖[10]2010年在《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外来的一种检疫性害虫,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大陆后,不断扩散蔓延,对我国的松属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松林资源与国土生态安全,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基础和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本文在作者参与松突圆蚧的形态学、危害特点以及在福建省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扩散规律、种群空间分布、种群变动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国内外松突圆蚧研究和有害生物潜在适生分布区预测与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松突圆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与危险性分析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适生分布区和潜在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整个生活史发育起点温度为10.47±1.03℃;有效积温为810.87日度。用有效积温法估测了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这与发生该虫为害地区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作为有关地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2.松突圆蚧自然种群年变动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一年中上半年的虫口数量高于下半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的虫口数量高,7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虫口数量低,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虫口数量较高。低龄若虫的虫口变动,是引起种群波动的重要原因。种群及其各虫态的死亡率动态与虫口数量变动趋势呈相反趋势,7-10月低龄若虫死亡率高是引起该阶段种群数量低的主要原因。种群虫口总数和各虫态虫口数量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和月极端最高温呈显着负相关;种群死亡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温、极端最低温和极端最高温呈显着正相关,与月平均最高温呈极显着正相关;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雨量对种群变动影响均不显着。气温是引起种群变动的主导因子,高温不利于种群的数量增长。3.松突圆蚧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树种和郁闭度林分的虫口数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黑松上虫口数量最高,马尾松次之,湿地松最低,郁闭度高的林分虫口密度大;在实验室条件下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若虫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成虫的死亡率;上半年阳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阴坡早,下半年阴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阳坡早;迎风坡的松突圆蚧虫口密度高于背风坡;但不同坡位、不同马尾松群丛、不同树龄中松突圆蚧虫口数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径阶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马尾松中龄林中存在胸径越大的个体受松突圆蚧为害(枯梢)越重的趋势,马尾松个体对营养和空间的竞争能力并不体现为对松突圆蚧的抵抗能力。4.利用Berryman (1968)的方法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和应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Exclusion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EIPC)进行关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死亡是影响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的关键因子,一龄若虫为关键死亡阶段;其次控制作用指数较大的是未知死亡因子;再次是捕食死亡因子,而天敌寄生与病原寄生的控制作用指数大小基本相同,且对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很小,不足以对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的控制;其种群趋势指数I=4.12>1,说明该种群呈发展趋势。5.根据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寄主植物分布状况等,综合分析确定影响松突圆蚧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据此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潜在的适生分布范围,获得了直观、明晰的松突圆蚧潜在的适生区分布图及危险等级区划图,首次明确了台湾、广东、澳门、香港、广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及湖南、江西、云南南部地区为潜在的高风险区;海南、云南的中部以北地区、湖南与江西的北部、福建东北与西北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河南、山东和河北中南部、四川东南部、陕西与山西中部以南等地区为松突圆蚧潜在的中等危险区;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中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辽宁的南部为松突圆蚧的低风险区。据统计,其潜在分布区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5%,占我国松树分布面积的90%以上,其中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区域的国土面积占潜在适生分布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8.9%、58.7%和22.4%。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内容,为开展松突圆蚧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制定松突圆蚧的检疫控制策略和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各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6.为确定松突圆蚧在我国的潜在危害程度,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各评判指标应用较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计算评定,对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R=2.162,表明松突圆蚧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松突圆蚧虽然只在我国局部发生,但该虫寄主广泛、适生性强。因此,提出应将松突圆蚧继续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严格引种检疫审批和进境植物检疫,加强国内检疫御灾,实施综合防控和加强监测预警等风险管理措施,首次提出要根据各地的潜在分布区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适当的、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为我国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有效防止人为远距离传播扩散,遏制其扩散蔓延,确保我国森林资源与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丰富了我国松突圆蚧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陈顺立, 武福华, 侯沁文.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2].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武福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03

[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对松突圆蚧胞外酶作用及酚氧化酶原影响的研究[D]. 黄蓉. 广西大学. 2014

[4].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及其控制作用的研究[D]. 王竹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06

[5]. 福建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捕食功能的研究[D]. 郭瑞鸣. 福建农林大学. 2007

[6].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侵染对松突圆蚧生理生化影响及其与七种杀虫剂的相容性[D]. 王莎莎. 广西大学. 2017

[7]. 松突圆蚧在不同梢位间的扩散与分布[J]. 陈顺立, 张飞萍, 童应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8].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朱健雄. 林业科技. 2013

[9]. 我国松突圆蚧研究进展[J]. 钱明惠. 广东林业科技. 2003

[10]. 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D]. 魏初奖. 福建农林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