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网络化运营形势下培训工作的探索论文_黄小萍

地铁网络化运营形势下培训工作的探索论文_黄小萍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加速了网络化运营的进程,各地铁公司大多出现线路规模大幅增加,员工队伍规模快速增长情况,线网发展给员工培训带来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化运营形势下地铁员工培训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培训对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地铁;网络化运营;培训

1 引言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城轨企业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轨道交通发展太快,人员供给不足,员工能力欠缺以及如何可以快速地培养高质量、可持续的人才。目前进入网络化运营的国内城轨企业培训模式虽有不同,却均以不同方式在探索完善培训工作,以促进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下面将以武汉地铁为例,围绕武汉轨道交通企业培训现状、人才培训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2 企业培训现状

武汉轨道交通目前已建成运营7条线路,总运营里程达237km,日均客流300万乘次,员工1.2万余人,年度培训量达17万人次。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为武汉地铁集团下属子公司,主要负责武汉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运营管理。运营公司于2014年将培训职能从人力资源部分离出来,单独设立培训部门,即教育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员工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公司内部的培训规划、组织、管理、考核以及对外培训。

运营公司设立教育培训中心之后,致力于开展分类分级培训,加快培训体系建设,培养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化员工队伍,适应武汉地铁网络化运营需求。公司内部培训将员工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类别,并按照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等四级培训进行,教育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公司级培训,并对各个部门培训进行指导、督促、协调、考核。各个部门负责部门及以下的培训组织与实施。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运营公司着力于建立培训制度,编制岗位标准,组建内训师队伍,编制培训课程、教材、专业题库,搭建考试平台,并建立了武汉地铁实训基地,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多类别的考评以及开展体系化建设等一系列培训举措,促进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在公司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发现培训工作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员工业务能力与网络化运营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应急能力的培养;培训师均为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研究如何培训,培训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各个环节缺乏科学组织、监督,未完全形成培训闭环;培训计划、标准、教材、试题库等与实际培训需求还不能实现无缝对接,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培训形式不够丰富,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

3 培训所面临的挑战及思路

当前,随着武汉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员工培训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武汉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时间短、质量高;二是员工队伍年轻化,运营队伍急速扩张对能力传承的挑战;三是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培训模式带来新的考验。针对上述形势以及培训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要从“重导向、夯基础、抓关键、讲分享、促转化”几个方面着手:

3.1重导向

培训是创造价值的工作,应该以效果为导向,无论是基于能力、基于任务、基于问题,还是基于绩效开展培训,都要追求培训实效,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公司绩效,避免为了培训而培训、针对性不强、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

3.2夯基础

从制度、课程和讲师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建立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分级培训管理体系,将基础职业化培训、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等分门别类设计培训项目,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3.3抓关键

轨道交通飞速发展要求员工能够快速成长,培训需要着重抓好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也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需要对现有岗位进行有效的岗位分析,形成关键岗位标准化手册,并总结出岗位攻略,让员工能够把握岗位胜任的关键点,引导广大员工从具备上岗能力向具备核心能力转变,提高成才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讲分享

目前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90后等新生代员工基本习惯于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结合既有培训,我们需要建立高效的学习分享平台,鼓励员工利用平台交流,设法推动员工学习互动、总结分享各种经验教训,并总结出最佳实践后进行推广。

3.5促转化

注重员工从知到行的转化,培训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培训的效果往往不在于讲师讲多少,而是在于学员听多少、用多少,所以培训不仅仅侧重培训活动组织和知识分享,还需安排各阶段配套的学习任务,确保员工学以致用。

4 强化培训的主要举措

4.1搭建信息化的培训平台

在移动学习的时代,逐步搭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云平台,利用这一重要手段,建立移动学习生态圈,研究设计微课程,将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集中培训有机结合,将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有效搭配,通过微课推送、视频教学、直播等多种手段,多元化展示和分享培训成果,鼓励员工分享经验和智慧,促进培训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变成组织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

4.2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标准

加强员工培训导向,科学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对各岗位人员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进行梳理,明确运营各工种各等级岗位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提取各岗位的核心胜任技能及关键技能,明确各岗位各等级能力考核清单,确保岗位培训有章可循,引导和规范公司各层级培训,提升培训效果。同时以能力开发为目标,注重任务包的开发,在员工培训中安排配套的任务,通过训前、训中、训后任务,确保学员有效转化能力。

4.3打造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编制内训师培养标准,开展内训师专项培训,组织内训师资格评定,培养微课设计师,培养大批有授课和课程开发双重能力的内训师,通过“师王争霸”、课件创新大赛等活动,塑造明星讲师,为培训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运作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激励内训师队伍积极创新、自我提升,发挥学习领航员作用,提升学员学习动机,打造学习型组织。

4.4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将通用类、专业类、管理类等课程分门别类设计培训项目,针对不同的岗位职级进行课程配置,明确各岗位职级员工培训课程清单及学时,构建员工学习地图,形成科学、规范的培训课程体系,促使公司的培训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加强师资库、试题库、知识库等三库建设,梳理完善各专业培训教材,确保各类培训资源与时俱进。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发精品课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分割整理,形成一个个可以快速灵活学习的小单元,方便员工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适应快节奏的发展

4.5开展品牌化的专项培训

开展管理培训班,针对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与知名高校联合办班,提高管理水平。开展技师研修班,引导核心技能钻研,重点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每年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题开展技术攻关。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邀请公司各专业负责人进行宣讲,针对分管领域和培训主题,分享业务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开展内训师培训,提高内训师授课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培训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运作支持和资源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铁网络化运营的不断深入,地铁公司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需要广大员工从具备上岗能力向具备核心能力转变,从具备单岗位能力向具备多岗位协同能力发展,从具备设备操作能力向具备应急处理能力深化,加快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武汉地铁网络化运营管理提供坚实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京华.基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体系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

[2]刘昌涛.国企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研究,2015(3).

[3]唐少平.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4(1).

论文作者:黄小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地铁网络化运营形势下培训工作的探索论文_黄小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