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工艺及临床应用

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工艺及临床应用

一、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过程及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玉[1](2021)在《半夏泻心汤加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IR干预PCOS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糖代谢、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1日龄SPF级雌性SD大鼠,共7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Z组)15只和造模组63只。使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进行PCOS-IR大鼠模型构建。成功造模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盐酸二甲双胍组(X组)、中药大剂量组(A组)、中药中剂量组(B组)、中药小剂量组(C组),根据组别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2周,M组、Z组灌胃同等体积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次日,血糖仪测大鼠尾间血血糖(Glucose,Glu);应用直肠压迫法收集大鼠粪便,采用16S rRNA技术来检测大鼠的肠道菌群;腹腔麻醉,腹主动脉抽取动脉血,ELISA 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ogen,E2)、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并计算 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取大鼠左侧的卵巢组织,HE染色,观察卵巢的病理学改变。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与Z组相比,M组大鼠体重极明显升高(P<0.001),卵巢脏器系数极显着降低(P<0.001);与M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体重显着下降(P<0.05),卵巢脏器系数显着升高(P<0.05)。各组卵巢重量无明显变化(P>0.05)。2.卵巢形态学:Z组可见多级卵泡及成熟卵泡,颗粒细胞整齐排列、且多层分布,卵巢内较多黄体;M组视野下仅见不规则且为空泡状的扩张卵泡,颗粒细胞层减少,无黄体,未观察到成熟卵泡;各治疗组较M组相比,卵泡颗粒细胞层增多,黄体数目增多,A组镜下可见成熟卵泡。3.生殖内分泌:与Z组相比,M组T、FSH、LH、LH/F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M组相比,X组T水平下降(P<0.05),E2水平明显升高(P<0.01);A组T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B组、C组两组E2水平明显升高,LH/FSH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4.糖代谢:与Z组相比,M组Glu及HOMA-I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NS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与M组相比,X组Glu、HOMA-IR有下降趋势(P>0.05);A组HOMA-IR水平下降(P<0.05),Glu及FINS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B组FINS及HOMA-IR有下降趋势(P>0.05)。5.炎症因子:与Z组相比,M组LPS水平明显升高(P<0.001),TNF-α有升高趋势(P>0.05)。与 M 组相比,X 组 LPS 升高(P<0.05);A 组 LPS、TNF-α水平下降(P<0.05);B组TNF-α、IL-6水平下降(P<0.05);C组各炎症因子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6.肠道菌群结果:(1)α多样性分析:与Z组相比,M组sobs指数升高(P<0.05),chao指数、ace指数及Shannon指数有升高趋势(P>0.05),表明M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与M组相比,各治疗组sobs指数、ace指数明显下降,尤以A组下降最明显(P<0.001);X组、A组及C组chao指数、Shannon指数明显下降,B组chao指数及Shannon指数有下降趋势(P>0.05),表明治疗后各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2)β多样性分析示Z组与M组之间距离最远,表明两组间菌群群落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性;M组与其他治疗组有明显的差距,表明治疗组与M组菌群群落构成存在差异,且与A组差异性最大;各治疗组间距离较近,表明各治疗组之间群落构成存在相似性。(3)物种组成分析:门水平方面,M组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相对丰富度下降(P<0.05),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相对丰富度有升高趋势(P>0.05);与M组相比,各治疗组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相对丰富度有升高趋势(P>0.05),X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相对丰富度下降(P<0.05),A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相对丰富度有下降趋势(P>0.05)。属水平方面,与Z组相比,M组Akkermansia菌属及Allobaculum菌属相对丰富度下降(P<0.05),Romboutsia 菌属、norank_f_Muribaculaceae 菌属、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相对丰富度有升高趋势(P>0.05)。与M组相比,各治疗组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富度有升高趋势,Romboutsia菌属相对丰富度有降低趋势(P>0.05);各治疗组Allobaculum菌属相对丰富度存在不同程度地升高,其中C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rank_f_Muribaculaceae菌属相对丰富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X组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中药治疗组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相对丰富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相关性分析:对主要的菌属及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kkermansia 菌属与 weight、FINS、HOMA-IR、Glu、LPS、IL-6 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 LH/FSH 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PCOS-IR模型大鼠中存在菌群失调的情况,菌群失调可以导致炎症反应发生。2.半夏泻心汤加味可以改善PCOS-IR大鼠模型的生殖内分泌、糖代谢紊乱情况,促进卵泡发育;调整肠道菌群,改善炎症状态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谈钰蒙[2](2021)在《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疗效观察及GLP-1相关机制探讨》文中指出我国糖尿病形势严峻,患病率正持续快速攀升。临床上我们发现,单纯用西药控制血糖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在治疗该病时立足于整体,标本兼顾,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具有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优势。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病机以阴虚燥热为主,但很多T2DM患者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消渴病症状,且肥胖超重者居多,在中医证型分类上寒热错杂证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以中焦寒热错杂证居多,治疗上首选半夏泻心汤。该方体现了调和胃肠的中医治法,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了降糖作用,但其中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我们的前期研究也证实半夏泻心汤具有抑制胰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关于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激素,尤其是GLP-1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3594),总结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患者的诊疗特征,明确调和胃肠法干预T2DM的临床疗效,探索半夏泻心汤治疗T2DM的相关作用机制,在中医药治疗T2DM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分析应用中医临床路径模式治疗的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患者的数据,总结中医诊疗特征。2.评价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3.探究并预测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半夏泻心汤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诊疗特征探讨通过结构化住院病历系统,采集近六年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吸烟饮酒史、T2DM病程、变异情况、主要症状体征、诊断、中医治疗方案、相关理化指标,进行统计性描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疗效评价。第二部分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采用开放性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符合条件的初诊2型糖尿病受试者82人,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分别为半夏泻心汤颗粒和格列美脲,疗程12周。观察两组间受试者基线指标(性别、年龄、腰围、腰臀比)的均衡性。比较受试者的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和GLP-1水平,其中中医证候疗效根据实验前后寒热错杂证证候积分的变化来评价。比较受试者的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血糖代谢水平(HbA1c、FPG、2hP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胃肠激素指标(GIP、Gas、MLT、SS)、血脂、血压、BMI。此外,分别统计两组受试者呼吸,心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不良事件/反应等安全性指标。第三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泻心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分别查找筛选出半夏泻心汤中各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借助TCMSP和Pharmmapper获取上述活性成分关联的靶标,按照整方和亚组进行中药靶标的整合。同时,在TTD、Genecards、HPO数据库查找T2DM的作用靶标。分别取半夏泻心汤整方和各亚组中药靶标与T2DM靶标的交集。再运用String平台形成PPI网络,用Cytoscape建立网络图(活性成分-疾病-靶标)。最后用Bioconductor和R project对各组靶标交集进行富集分析,以完成生物功能注释,包括GO和KEGG通路两部分内容。结果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诊疗特征探讨1.流行病学资料:纳入研究的150例患者男女比例相当(1:1.14),汉族人为主,以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其中有吸烟史者共52人,有饮酒史者共43人。患者平均体重指数为26.528±4.629kg/m2,68%的患者体重指数≥24kg/m2。T2DM病程以十年以上者居多,占38.7%。16名患者由于各种变异退出路径。各项并发症中DPN的患病率最高,合并病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最高。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797±1.787%,主要集中在7%-9%范围内,且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血脂异常。2.T2DM寒热错杂证的证治特征如下:(1)证候特征:中医兼证证型统计显示瘀证出现频率最高。在寒热错杂证的相关症状中乏力、胃脘痞满、反酸嘈杂出现频率最高。舌象上,多见暗红舌,薄白苔,黄、白腻苔。脉象上,弦滑脉出现频率最高。(2)中医治疗特征: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为半夏泻心汤。中药功效的频数统计显示,补益药和清热药分别位列前两位;中药的性味统计表明,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关联分析发现了 16条关联性较强,可信度高的中药组合规律,“半夏=>干姜”、“半夏=>干姜-黄芩”、“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等。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为5类,其中第1类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的中药组合,结合关联分析可将其作为T2DM寒热错杂证治疗的主方。因子分析共得到了 9对高频中药组合,分别体现了针对T2DM寒热错杂证及相关兼证的对应治法。此外,中成药和中医外治法也是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3.疗效评价:完成路径治疗的134名患者,经自身前后对照,空腹血糖、血压、证候积分水平均有改善,且差异显着。第二部分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1.在中医证候疗效上,半夏泻心汤能降低患者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达到77.78%,显着优于对照组。2.在GLP-1水平上,半夏泻心汤在改善早时相的GLP-1分泌上优于对照组。3.在血糖代谢方面,半夏泻心汤治疗能降低血糖,但在血糖疗效的有效率上格列美脲组更高。4.在胰岛功能方面,半夏泻心汤治疗后HOMA-β水平未发生显着性变化,但HOMA-IR水平出现下降趋势。5.在其他胃肠激素方面,半夏泻心汤能降低Gas和MTL水平,GIP和SS水平在治疗后呈升高趋势。6.在血脂血压和BMI方面,半夏泻心汤能纠正血脂紊乱、减低体重,且作用优于格列美脲,但不具有显着改善血压的作用。7.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受试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第三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泻心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1.靶标预测:分别得到BXXXT全方活性成分的靶标386个,辛开组靶标130个,苦降组257个,甘和组333个,T2DM相关靶标351个。药物与疾病靶标映射后,得到BXXXT和T2DM交集靶标58个,三个亚组药物与T2DM的交集靶标分别为:辛开组20个、苦降组46个、甘和组57个。2.网络预测:BXXXT治疗T2DM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基因有 PTGS2、AR、PTGS1、NOS2、PPARG、DPP4。PPI 网络预测的核心靶蛋白主要有IL-6、AKT1等。3.富集分析结果:靶标在GO功能上集中在核受体活动等方面。KEGG富集结果显示BXXXT全方的交集靶标主要富集于AGE-RAGE信号通路,该通路富集了 16个靶基因,BXXXT可通过Akt调节NFκB,参与细胞凋亡。而抑制AGE-RAGE通路可减少L细胞凋亡,促进GLP-1分泌,降低血糖。辛开组靶标富集程度最高通路为松弛素通路。苦降组、甘和组靶标富集程度最高通路为AGE-RAGE 通路。结论1.T2DM寒热错杂证治疗主方为半夏泻心汤,基本中药组成为半夏、黄连、黄芩、干姜,同时可配伍使用益气健脾、疏肝理气、燥湿运脾、滋阴清热、活血益气等治法的中药组合。2.半夏泻心汤治疗T2DM安全有效,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态,还有利于GLP-1的分泌,改善中医证候,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胃肠激素(GIP、Gas、MLT、SS)的紊乱,增强胃动力,纠正脂代谢的异常、减轻体重,为中医调和胃肠法治疗T2DM提供客观依据。3.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BXXXT治疗T2DM涉及潜在作用靶标之一为DDP4,主要信号通路为AGE-RAGE,推测BXXXT可作用于PI3K/Akt/NFκB抑制L细胞凋亡,促进GLP-1分泌,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潘韦韦[3](2021)在《基于自噬调控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基于自噬调控保护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40mg.Kg-1单次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中药组予解毒通络调肝方低剂量(1.5 g.kg-1.d-1)、中剂量(4.5 g.kg-1.d-1)及高剂量(13.5 g.kg-1.d-1),西药组予盐酸二甲双胍(0.15 g.kg-1.d-1)。观察SD大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饮水量,药物干预第4周末,予各组SD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各组SD大鼠连续灌胃4周后麻醉处死取材,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FFA),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取SD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SD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eclin-1、LC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P62、Bax、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LC3、Bax、Bcl-2、Caspase-3 m 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SD大鼠胰腺组织胰岛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解毒通络调肝方对SD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饮水量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对照组SD大鼠一般状态良好,体重上升平稳,饮水正常,模型组SD大鼠一般状态差,体重下降明显,饮水量增加,解毒通络调肝方盐酸二甲双胍组SD大鼠较模型组一般状态改善,体重下降趋势减轻,多饮改善(P<0.05,P<0.01)。FBG及GSP方面,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SD大鼠均较模型组改善明显,有较好的降糖效果(P<0.05,P<0.01)。FINS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FINS水平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SD大鼠FINS水平显着下降(P<0.05,P<0.01)。HOMA-IR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HOMA-IR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大鼠HOMA-IR水平显着下降(P<0.01)。各组大鼠的OGTT-AUC结果显示,模型组显着上升(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低、中及盐酸二甲双胍组显着降低(P<0.05,P<0.01)。脂代谢方面,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可降低2型糖尿病SD大鼠TG、CHO、LDL-C、FFA水平(P<0.05,P<0.01),提高HDL-C水平(P<0.01)。2、解毒通络调肝方对SD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SD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对照组SD大鼠胰腺组织结构完整,边界清晰,排列紧密,胞浆丰富;模型组SD大鼠结构紊乱,边界不清,排列不规则,胞浆少,胰岛内细胞质染色变浅或呈空泡化现象;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SD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结构较模型组均有改善。SD大鼠胰腺组织Masson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胰腺组织纤维化明显,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P<0.01)。3、解毒通络调肝方对SD大鼠胰腺组织细胞自噬的影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模型组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着上升(P<0.01);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Beclin-1及LC3 II/I蛋白表达下降(P<0.01),P6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可升高Beclin-1及LC3II/I蛋白表达(P<0.01),降低P62蛋白表达(P<0.05,P<0.01);运用RT-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eclin-1及LC3 m 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Beclin-1、LC3 m RNA表达显着上升(P<0.01)。4、解毒通络调肝方对SD大鼠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可降低SD大鼠Bax蛋白表达(P<0.01)、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1),降低Bax/Bcl-2比值(P<0.01);运用RT-PCR法检测,模型组较对照组Bax、Caspase-3 m RNA表达升高(P<0.01)Bcl-2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可降低Bax、Caspase-3 m RNA表达(P<0.01)、升高Bcl-2 m RNA表达(P<0.01),降低Bax/Bcl-2比值(P<0.01);运用TUNEL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细胞凋亡率,模型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SD大鼠胰腺组织胰岛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1、解毒通络调肝方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SD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下降趋势,改善多饮情况,以及具有较好的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并且可缓解2型糖尿病SD大鼠胰腺组织病理结构的损害。2、解毒通络调肝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其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自噬实现的。

任春霞[4](2021)在《二甲双胍碳点通过激活ERK/AMPK通路促进牙周骨再生的研究》文中指出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进而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等。牙周炎不仅危害人类口腔健康,还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密切相关。牙周炎治疗的终极目标是恢复并重建牙周支持组织,其中牙槽骨的再生对治疗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和翻瓣术等,虽然可以清除局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控制疾病的进展,但对于已经吸收的牙槽骨再生能力有限。近年来,再生性手术、生物制剂的研发以及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等虽然给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带来新的契机,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内源性牙周组织再生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正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它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利用机体固有的再生能力和修复机制,诱导自身干细胞的募集、归巢,来实现牙周组织的再生。这种治疗策略避免了生物制剂、干细胞体外培养高昂的费用,手术、组织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复杂性等,使再生治疗变得简单、安全且易于接受,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使内源性干细胞充分发挥其再生潜能对于内源性牙周组织再生策略尤为重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牙周骨再生的主要干细胞来源之一,不仅牙槽骨的BMSCs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而且骨髓中的BMSCs也可以迁移到牙周缺损部位进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然而,持续的炎症反应会严重损害BMSCs的成骨潜能,使得牙周炎微环境中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有效的策略来挽救炎症状态下BMSCs的成骨分化潜能,促进牙周内源性再生。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体积小、有利于进入细胞发挥作用,以及表面基团丰富、易于修饰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骨再生领域。碳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制备、成本低和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势,成为生物医学各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报道碳点在骨再生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例如,柠檬酸基碳点、由腺苷和阿司匹林合成的碳点均可以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葡萄糖酸锌碳点、抗坏血酸-聚乙烯亚胺碳点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的修复。然而,碳点能否用于炎症条件下的骨再生还未见报道。如果碳点能用于挽救炎症状态下BMSCs的成骨分化潜能,并促进牙周骨再生,那么碳点将对牙周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二章中,我们以二甲双胍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经过纯化后,首先对其化学性质进行表征。通过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MCDs形态近似球形,平均直径为3.76nm,具有清晰的晶格结构,晶格间距为0.22 nm。X射线衍射仪检测发现MCDs在26°处有一个宽峰,对应于石墨的(002)晶面,进一步证实了高分辨透射电镜中观察到的MCDs的晶面。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MCDs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氨基和羧基基团。荧光光谱图显示MCDs具有激发依赖的特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MCDs在209 nm和333 nm处有吸收峰。MCDs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的荧光。接下来,对MCDs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检测,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MCDs的生物相容性,发现其在0-1 mg/m L的浓度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BMSCs)的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发现MCDs可以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并被快速清除。将MCDs与r BMSCs细胞共培养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MCDs可以进入r BMSCs细胞。这部分实验我们合成了MCDs,并且进行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表征,证明MCDs具有良好的纳米尺寸结构,丰富的羟基、氨基和羧基基团,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生物相容性,并可以进入细胞发挥作用。第三章中,研究了MCDs对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首先通过ALP染色确定MCDs对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的有效作用浓度,结果表明,MCDs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增强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ALP的活性,而且1 mg/m L的MCDs作用最强。为了进一步比较MCDs与二甲双胍对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早期成骨分化基因(Runx2、Sp7、ALP和COL-1)的表达,发现MCDs可以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Runx2、Sp7、ALP和COL-1的基因表达,作用优于二甲双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早期成骨相关蛋白(COL-1和DMP1)的表达,结果发现MCDs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COL-1和DMP1蛋白的表达,作用也优于二甲双胍。此外,再次通过ALP染色证实,MCDs可以增强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ALP的活性,作用同样要优于二甲双胍。通过ARS染色检测钙结节的形成,评估晚期成骨分化能力,结果表明MCDs可以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钙结节的形成,且作用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这部分实验证明了MCDs可以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的成骨分化,且作用优于二甲双胍。第四章中,对MCDs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的机理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CDs对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ERK、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MCDs在炎症和正常状态下均可激活ERK和AMPK信号通路。为了阐明这两个信号通路在MCDs诱导的成骨分化过程中的具体关系,选择它们的抑制剂进行相关实验。首先应用AMPK的抑制剂Compound C将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的AMPK信号通路阻断,然后观察其对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AMPK信号通路被抑制后,ERK信号通路反而被激活,说明在MCDs诱导的成骨分化过程中,ERK信号不是AMPK信号通路的下游,不受AMPK的调控。进一步用ERK上游蛋白MEK1/2的抑制剂U0126将r BMSCs中的ERK信号通路阻断,然后观察其对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炎症还是正常状态下的r BMSCs中,AMPK信号随着ERK信号通路的阻断而受到抑制,这说明在MCDs诱导的成骨分化过程中,AMPK信号是ERK信号通路的下游,即MCDs可以激活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ERK/AMPK信号通路。而且随着ERK/AMPK信号通路的抑制,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成骨相关蛋白COL-1和DMP1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说明ERK/AMPK信号通路阻断后,可以抑制MCDs诱导的成骨分化。为了进一步验证ERK/AMPK信号通路在MCDs诱导的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我们通过U0126阻断ERK/AMPK信号通路后,进行ALP和ARS染色以评估MCDs诱导的成骨分化是否受到影响,结果表明,在ERK/AMPK信号通路被阻断后,MCDs诱导的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中ALP活性和钙结节形成均受到抑制,充分证明ERK/AMPK信号通路参与了MCDs诱导的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过程。因此,这部分实验证明了MCDs通过激活ERK/AMPK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的成骨分化。第五章中,我们评估了MCDs对体内牙周骨再生的影响。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丝线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并给予局部注射PBS、MCDs或二甲双胍药物。4周后,通过micro-CT扫描、测量上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CEJ)到牙槽嵴顶(ABC)之间的距离以及分析相关骨、骨小梁参数,发现丝线结扎后牙周炎组牙槽骨吸收严重,骨量减少,骨质矿化密度下降,而局部注射MCDs后,牙槽骨的高度、骨量、骨质矿化密度均增加,几乎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二甲双胍药物对牙槽骨的吸收未产生明显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MCDs对牙周骨再生质量的影响,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上颌第一、二磨牙之间牙槽骨的形态,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牙槽骨形态完整,无明显骨吸收;牙周炎组中牙槽骨吸收近根尖水平,可见骨吸收陷窝;MCDs组中有新骨形成,牙槽骨改建活跃;二甲双胍组牙槽骨吸收仍然很明显。这些HE染色切片结果证明了MCDs能诱导体内牙槽骨再生。我们还对大鼠的心、肝、脾和肾进行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CDs组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差别。因此,这部分实验证明了MCDs可以在体内促进牙周骨再生,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我们证明了以二甲双胍和柠檬酸通过水热法合成的MCD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丰富的羟基、氨基和羧基基团。MCDs可以通过激活ERK/AMPK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及正常状态r BMSCs的成骨分化。体内实验结果表明,MCDs可以促进牙周炎大鼠的牙槽骨再生,而且作用优于二甲双胍药物。

毕然[5](2021)在《甘松降糖颗粒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脾肾两虚夹瘀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甘松降糖颗粒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2h PBG、Hb A1c、TC、TG、HDL-C、LDL-C、FINS、HOMA-IR、HOMA-β等指标,以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除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外,治疗组予以甘松降糖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后,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检测体重、FPG、2h PBG、Hb A1c、TC、TG、HDL-C、LDL-C、FINS、HOMA-IR、HOMA-β等疗效指标,以及血、尿、肝功、肾功等安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疗效评价:在血糖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9.62%,说明甘松降糖颗粒在降低血糖方面与盐酸二甲双胍片疗效相当;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59.3%,说明甘松降糖颗粒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由于盐酸二甲双胍片。2.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PG、2h PG、Hb A1c、TG、TC、HDL-C、LDL-C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甘松降糖颗粒颗粒在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方面与盐酸二甲双胍片疗效相当。3.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HOMA-β均较前改善(P<0.01),但甘松降糖颗粒在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优于盐酸二甲双胍片。4.安全性评价:本次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25%,二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治疗组可自行缓解,对照组需停药后可缓解。说明甘松降糖颗粒不良反应较轻。结论:甘松降糖颗粒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不仅能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能减轻体重、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良反应较少,说明甘松降糖颗粒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王泽[6](2020)在《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的成人中约有4.63亿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为9.3%,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5.78 亿(10.2%)。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 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T2DM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改善IR成为治疗T2DM的关键策略。临床常用于改善IR的药物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可能出现失效现象。中医学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阴虚热盛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导师林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阴虚热盛型T2DM-IR确立了滋阴清热的基本治法,以其经验方—清润方(知母、黄柏、地骨皮等)为核心处方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清润方可减轻T2DM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IR状态,但其深层次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大量研究证实,T2DM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的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因子的释放可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导致IR的发生。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介导肝脏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是非编码RNA中一类重要的基因调节家族,可通过与靶基因3’端完全或不完全互补结合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影响靶基因的表达。研究显示,多种microRNA在T2DM-IR中呈现异常表达,其中miR-34a与肝脏糖脂代谢失调密切相关。而miR-34a可作为SIRT1的上游,直接靶向负性调控SIRT1的表达。因此,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iRN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No.81573792)的资助下,以前期工作为基础,集中探讨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T2DM肝脏IR发病中的作用及清润方的干预机制,以期进一步发掘有效的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T2DM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结合,研究清润方改善T2DM大鼠和IR-HepG2细胞IR的作用;(2)以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清润方改善T2DM-IR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润方高剂量组、清润方中剂量组、清润方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分别于药物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第2、4、6、8周末记录大鼠体重并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于药物干预后的第7周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和肝组织,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酶法和直接法检测血脂(TC、TG、HDL-C、LDL-C)水平,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miR-34a、SIRT1mRNA、NF-κBmRNA、IRS1mRNA、GLUT4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清润方干预HepG2细胞24h后,CCK8法检测清润方对HepG2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筛选清润方的干预浓度。采用1 ×10-6mol/L的胰岛素诱导36h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润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检测糖原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 的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SIRT1、NF-κB、IRS 1、GLUT4 蛋白表达水平,RT-PCR 法检测 miR-34a、SIRT1mRNA、NF-κBmRNA、IRS1mRNA、GLUT4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向HepG2细胞转染miR-34a inhibitor,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相应的蛋白及RNA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体内实验(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C、TG、LDL-C、FINS、HOMA-IR、GAU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中剂量组大鼠第8周体重明显升高(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第8周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低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GAUC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HE染色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损伤及散在脂滴,清润方各剂量组其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中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IRT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IRS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各剂量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SIRT1、IRS1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miR-34a、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SIRT1mRNA、IRS1mRNA、GLUT4mRNA 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高剂量组SIRT1mRNA、IRS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清润方低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miR-34a表达水平下调,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2.体外实验(1)清润方干预HepG2细胞后对其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清润方干预浓度为5mg/mL时,细胞增殖活性仍为(94.15±6.23)%,选择此浓度作为清润方的工作浓度。1×10-6mol/L的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36h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提示IR-HepG2细胞模型诱导成功。清润方干预后能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并能显着提高IR-HepG2细胞糖原含量(p<0.05)。(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 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IRT1、IRS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SIRT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IRS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R-34a、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SIRT1 mRNA、IRS1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miR-34a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SIR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IRS1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miR-34a inhibitor转染HepG2细胞后,Western b1ot结果显示,与inhibitor-NC组比较,inhibitor组SIRT1、IRS1、GLUT4表达水平上调,NF-κB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 inhibitor-NC 组比较,inhibitor 组 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SIR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IRS 1 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NF-κB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清润方可减轻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IR状态,缓解肝脏病理损伤;提高IR-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能力,改善IR状态。(2)清润方改善T2DM肝脏IR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iR-34a的表达,激活SIRT1/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损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实现的。

何品豪[7](2020)在《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脾肾阳虚痰湿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对该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月经周期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等方面的影响,验证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和研究扩展新的方案和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筛选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脾肾阳虚痰湿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共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组采用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西药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月经周期、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情况,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9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通过降低空腹胰岛素,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改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疗效无明显差别;(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L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SH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降低血清激素L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并且主要是通过降低LH水平,从而改善LH/FSH比值水平;治疗后两组血清激素L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L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过敏,治疗后心电图无异常,检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正常。结论: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在临床综合疗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方面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疗效相当。而在改善中医证候、改善L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方面,优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是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吴曼婷[8](2020)在《针刺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单纯性肥胖病大鼠体重、血糖、摄食量、脑肠肽相关指标等的影响,结合前期肠道菌群研究结果,探讨针刺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是通过“菌群-肠-脑”轴而发挥效应,以此为临床上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提供深入的理论支撑。方法:制备高脂饮食诱导的单纯性肥胖病大鼠模型,按照随机原则抽取8只为模型组、8只为针刺组、8只为西药组,另予普通饲料喂养的8只作为对照组。针刺组和西药组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治疗,治疗期间,各组饲料不做变动;针刺组予“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针刺治疗;西药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灌胃治疗;干预期间定期观察各组大鼠生存状态、摄食量、体重变化。干预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取材。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肾周、肠周脂肪重量,采用ELISA测定法测量各组大鼠血清脑肠肽相关指标的含量。结果:(1)前期研究可知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物种差异度较对照组、治疗组大,菌群丰度、物种分配均度均较其他组低,经干预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肠道内有益菌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其中,以拟杆菌群占比升高、厚壁菌群占比降低显着。(2)大鼠生存状态:对照组大鼠生存状态良好,摄食、饮水、大小便正常,毛发茂盛富有光泽,活动灵敏,对外界刺激反应度高;模型组大鼠生存状态欠佳,摄食、饮水增加,大便稀烂有异味,小便量多有异味,多卧无神,毛发暗淡无光泽且掉毛,对外界刺激反应度低下;经干预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大鼠的生存状态(摄食饮水、大小便、毛发、精神状态等)较模型组得到良性改善,且针刺组大鼠摄食饮水、大便、毛发、精神状态方面的改善更显着于西药组。(3)模型组大鼠体重、外周空腹血糖、内脏脂肪湿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大鼠体重、外周空腹血糖、内脏脂肪湿重均显着下降,且针刺组较西药组下降显着(P<0.05)。(4)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摄食量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大鼠各时间点摄食量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针刺组与西药组大鼠摄食量呈稳定下降趋势;模型组大鼠摄食量较对照组大鼠显着增多(P<0.05),经干预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大鼠摄食量均显着下降(P<0.05),且针刺组较西药组下降显着(P<0.05)。(5)模型组大鼠血清Ghrelin、PYY、GLP-1、CKK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治疗后,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Ghrelin、PYY、GLP-1、CKK含量显着升高,且针刺组较西药组升高显着(P<0.05)。结论:(1)高脂饮食诱导的单纯性肥胖病大鼠存在生存状态欠佳、超重、摄食量增加及血糖、内脏脂肪、肠道菌群等紊乱;(2)“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能对紊乱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良性调节,使拟杆菌群及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数量上升,使厚壁菌群数量减少;(3)“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与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均能显着改善肥胖大鼠生存状态;均能有效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外周空腹血糖值;均能有效减少肥胖大鼠摄食量、内脏脂肪重量;均能显着提高肥胖大鼠血清Ghrelin、PYY、GLP-1、CKK含量并通过肠-脑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减重、降糖、降脂、抑制摄食的效应,且针刺疗效优于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4)“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在治疗肥胖病方面,组方合理、疗效显着,可为临床针刺治疗肥胖病提供实验依据

杨振羽[9](2020)在《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与盐酸二甲双胍片对比,观察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并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1、在血糖方面,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均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组在改善血糖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组。2、在血脂方面,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对比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均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无显着性差异(P>0.05)。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组在降脂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组。3、在体重指数方面,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重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组在降低体重指数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组。4、在症状体征方面,治疗前两组口干、倦怠乏力、头身困重、脘腹胀满、舌暗边有齿痕、舌苔浊腻、证候总积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口干、倦怠乏力的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口干和倦怠乏力的症状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亦可改善头身困重、脘腹胀满、舌暗边有齿痕、舌苔浊腻,降低症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改善头身困重、脘腹胀满、舌暗边有齿痕、舌苔浊腻,降低证候总积分上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头身困重、脘腹胀满、舌暗边有齿痕、舌苔浊腻、证候总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及调节脏腑机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组。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所检查的安全性指标结果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可以认为盐酸二甲双胍片及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安全有效。结论: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中医症状疗效上优于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活血化痰方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中医症状,并在调整脏腑机能方面优于单纯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片。

龙良源[10](2020)在《美脲双胍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目的美脲双胍(GMA)为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和水以摩尔分子质量1:1:1的比例合成的一种新型加合物,研究美脲双胍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方法采用MTT实验、细胞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免疫组化(IHC)、实时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研究美脲双胍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方法如下:1.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美脲双胍。2.采用红外光谱检测格列美脲、盐酸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和盐酸二甲双胍混合物及美脲双胍的特征官能团。3.采用MTT实验检测美脲双胍或(和)化疗药物对人乳腺癌株CAL-148、MDA-MB-453、MDA-MB-231、MCF-7细胞和人乳腺上皮细胞HBL-100,人前列腺癌株C4-2、PC-3细胞和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细胞活力的影响。4.采用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美脲双胍对CAL-148、MDA-MB-453、C4-2、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5.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美脲双胍对CAL-148、MDA-MB-453、C4-2、PC-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6.建立乳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美脲双胍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7.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AMPK的表达。8.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9.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CAL-148细胞中AMPK、p53、p21、cyclin D1、CDK4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1.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美脲双胍的红外光谱与格列美脲和盐酸二甲双胍等摩尔的物理混合物的红外光谱不一致,说明美脲双胍不是简单格列美脲与盐酸二甲双胍的物理混合物,而是一种新的加合物。2.美脲双胍可体外抑制前列腺癌C4-2、PC-3细胞的生长。3.美脲双胍可体内外抑制乳腺癌CAL-148细胞的增殖。4.流式结果分析表明美脲双胍可诱导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的周期阻滞,将细胞阻滞于G1/S期,也诱导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晚期凋亡。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美脲双胍可上调CAL-148移植瘤中AMPK的表达,降低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6.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美脲双胍可上调AMPK、p53、p21的表达,下调cyclin D1、CDK4的表达。实验结论美脲双胍可在体内外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上调p53、p21以及下调cyclin D1、CDK4等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二、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过程及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过程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半夏泻心汤加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IR干预PCOS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中医治疗进展
    综述二 肠道菌群、IR、PCOS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取材方法
        2.4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5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卵巢重量及卵巢脏器系数的比较
        3.2 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
        3.3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PCOS-IR大鼠生殖激素的影响
        3.4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PCOS-IR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3.5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PCOS-IR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3.6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PCOS-IR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 讨论
        4.1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PCOS-IR的理论依据
        4.2 半夏泻心汤加味具有改善PCOS-IR生殖及代谢紊乱的作用
        4.3 半夏泻心汤加味具有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炎症因子的作用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疗效观察及GLP-1相关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肠促胰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1 肠促胰素在调节血糖稳态中的生理作用
        2 T2DM患者肠促胰素效应的临床特点
        3 肠促胰素类药物在T2DM中的应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肠促胰素效应中药降糖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中药有效成分
        2 中药复方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1 现代药理研究
        2 现代临床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诊疗特征探讨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泻心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基于自噬调控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2 型糖尿病中西医研究概述
        1 西医对2 型糖尿病的认识
        2 中医对2 型糖尿病的认识
        3 糖尿病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综述二自噬与2 型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1 自噬的概念
        2 自噬相关调控因子
        3 自噬对糖尿病的影响
        4 中医对自噬的认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解毒通络调肝方对2 型糖尿病SD大鼠糖脂代谢及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解毒通络调肝方对2 型糖尿病SD大鼠胰腺组织细胞自噬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解毒通络调肝方对2 型糖尿病SD大鼠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二甲双胍碳点通过激活ERK/AMPK通路促进牙周骨再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牙周组织再生的策略及面临问题
        1.1.1 牙周组织再生的策略
        1.1.2 牙周组织再生面临的问题
    1.2 碳点的生物医学应用及前景
        1.2.1 碳点的生物医学应用
        1.2.2 碳点在骨再生中的应用及前景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二甲双胍碳点(MCDS)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水热法制备MCDs
        2.2.2 MCDs的化学性质表征
        2.2.3 CCK-8 检测细胞毒性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
        2.2.5 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MCDs的体内代谢和器官分布
        2.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进入细胞的MCDs
        2.2.7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MCDs的化学性质表征
        2.3.2 MCDs的生物相容性检测
        2.3.3 MCDs进入细胞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CDs体外促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BMSCs成骨分化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ALP和茜素红染色
        3.2.3 Real-time PCR检测成骨基因的表达
        3.2.4 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
        3.2.5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r BMSCs的培养与鉴定
        3.3.2 MCDs促 r BMSCs成骨分化的浓度筛选
        3.3.3 MCDs对炎症及正常状态下r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CDs激活ERK/AMPK通路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Western blot检测ERK、AMPK信号通路活化水平
        4.2.3 Western blot检测Compound C对 ERK、AMPK活化的影响
        4.2.4 Western blot检测U0126对ERK、AMPK活化的影响
        4.2.5 ALP和 ARS染色检测U0126对MCDs诱导成骨分化的影响
        4.2.6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MCDs对 ERK、AMPK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4.3.2 Compound C对 ERK、AMPK活化的影响
        4.3.3 U0126对ERK、AMPK活化的影响
        4.3.4 U0126 对MCDs诱导的成骨分化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MCDs体内促进牙周骨再生的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大鼠牙周炎模型的建立
        5.2.2 Micro-CT分析
        5.2.3 组织学分析
        5.2.4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MCDs体内促进牙周骨再生
        5.3.2 MCDs体内安全性评价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甘松降糖颗粒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脾肾两虚夹瘀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比较
    2.治疗后结果分析
    3.不良反应率发生率及脱落情况
    4.安全性评价
讨论
    1.中医药对消渴病的认识
    2.导师治疗消渴病经验及甘松降糖颗粒研究
    3.甘松降糖颗粒现代药理学研究
    4.现代医学对T2DM的认识
    6.疗效评价
    7.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中西诊治的研究进展
    1.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2.中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microRNA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1 microRNA概述
        2 microRNA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
        3 microRNA与糖脂代谢紊乱
        4 microRNA与炎症反应
        5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1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论认识
        2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概况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体内实验研究
        实验一 清润方对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清润方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体外实验研究
        实验三 清润方对IR-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清润方改善IR-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7)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临床观察标准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1.7 质量控制标准及依从性的保证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治疗方法
        2.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2.2.3 疗程
        2.2.4 注意事项
        2.2.5 研究过程
        2.3 观察时点及指标
        2.3.1 观察时点
        2.3.2 安全性观察
        2.3.3 疗效性观察指标
    3 疗效判定标准
        3.1 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2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1.1 完成病例的年龄分布比较
        5.1.2 完成病例的病程分布比较
        5.1.3 治疗前两组病例血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情况
        5.1.4 治疗前两组病例血清激素LH、FS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的比较情况
        5.1.5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比较
    6 临床疗效结果
        6.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6.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激素LH、FSH、T值和LH/FSH比值水平的比较情况
        6.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比较情况
        6.5 安全性分析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论述
        1.1 中医学病因病机
        1.1.1 肾虚
        1.1.2 肝郁
        1.1.3 脾虚
        1.1.4 痰湿
        1.2 中医中药治疗
        1.2.1 从肾论治
        1.2.2 从肝论治
        1.2.3 从脾论治
        1.3 针灸、穴位埋线治疗
        1.4 中西医联合治疗
    2 现代医学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
        2.1.1 胰岛素抵抗是PCOS重要的病理改变
        2.1.2 胰岛素抵抗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机制
        2.2 治疗
        2.2.1 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
        2.2.2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2.2.3 阿卡波糖
        2.2.4 奥曲肽
        2.2.5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2.2.6 生活方式干预
第三部分 讨论
    3 本课题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应用机理的探讨
        3.1 立题依据
        3.2 立法依据
        3.2.1 脾肾阳虚痰湿型青春期PCOS伴 IR的重要病机
        3.2.2 结合周期,分期论治
        3.3 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方药分析
        3.4 现代药理研究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表
综述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针刺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的认识
        1.3 对病机的认识
        1.4 对本病中医治疗的认识
        1.4.1 中药治疗
        1.4.2 针灸疗法
        1.4.3 推拿疗法
    2 西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的认识
        2.1 定义与诊断
        2.2 发病机制
        2.3 治疗方法
    3 肠道菌群、脑肠轴及其相关激素、单纯性肥胖病之间的关系
        3.1 肠道菌群与肥胖
        3.1.1 概述
        3.1.2 肠道菌群致肥胖机制
        3.2 脑肠轴及其相关激素与肥胖
        3.2.1 概述
        3.2.2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
        3.2.3 肽YY(PYY)
        3.2.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3.2.5 胆囊收缩素(CCK)
        3.3 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及其相关激素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及分组
        2.2 针刺干预
        2.3 西药灌胃干预
    3 取材及检测
        3.1 一般指标观察及检测
        3.2 取材
        3.2.1 腹主动脉采血及内脏脂肪取材
        3.3 检测
        3.3.1 脑肠轴相关激素的检测
    4 实验数据与统计学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5.1 干预治疗后大鼠生存状态情况比较
        5.2 干预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5.3 干预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外周空腹血糖情况比较
        5.4 干预治疗后各组大鼠摄食量情况比较
        5.5 干预治疗后各组大鼠内脏脂肪湿重情况比较
        5.6 干预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脑肠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讨论
    1 选题背景
    2 对照西药的选择
    3 针刺穴位选择及处方释义
    4 针刺对肥胖大鼠脑肠轴及其相关激素的影响
        4.1 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的影响
        4.2 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PYY含量的影响
        4.3 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GLP-1含量的影响
        4.4 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CCK含量的影响
        4.5 针刺对肥胖大鼠脑肠轴的影响
    5 存在问题
    6 思考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1.1.1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1.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1.1.3 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1.4 2 型糖尿病的诊断
        1.1.5 2 型糖尿病的治疗
    1.2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1.2.1 病名及定义
        1.2.2 病因病机
        1.2.3 治疗
    1.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西医诊断标准
        2.1.3 中医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1.7 脱落标准
        2.1.8 中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治疗
        2.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2.3 疾病疗效评价标准
        2.3.1 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
        2.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2.4 统计学处理
    2.5 结果
        2.5.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5.2 疗效结果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1.1 立题背景
        3.1.2 立题依据及导师认识
        3.1.3 方药解析与现代药理研究
        3.1.4 临床疗效分析
        3.1.5 安全性分析
    3.2 结论
    3.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美脲双胍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美脲双胍体外抗肿瘤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美脲双胍体内抗肿瘤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实验结论
第三部分 探讨美脲双胍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实验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过程及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夏泻心汤加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IR干预PCOS的机制研究[D]. 赵红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疗效观察及GLP-1相关机制探讨[D]. 谈钰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基于自噬调控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D]. 潘韦韦.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二甲双胍碳点通过激活ERK/AMPK通路促进牙周骨再生的研究[D]. 任春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5]甘松降糖颗粒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脾肾两虚夹瘀型)临床观察[D]. 毕然.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D]. 王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补肾健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D]. 何品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针刺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吴曼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振羽. 河北大学, 2020(08)
  • [10]美脲双胍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龙良源.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盐酸二甲双胍的体内工艺及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