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跟踪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范艳丽

范艳丽(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226500)

【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问题跟踪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在2011 年6 月~2014 年5 月收治的6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跟踪护理方式,有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在护理结束后,对观察组的满意度、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 采取问题跟踪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在空腹血糖的正常率(空腹血糖4.1~6.1mmol/L)由6.32% 上升到51.5%,餐后血糖正常率(餐后2h<10mmol/L)由10.6% 上升至65.3%。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有着差异显著性,P<0.05。在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科学、规范化的问题跟踪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问题跟踪护理;糖尿病;血糖;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2-0046-01

问题跟踪护理方式以病人的护理问题为基础,将“问题为根本”的理论研究教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使护士通过对批判式思维的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提升护理效果[1]。糖尿病病人应积极采取饮食控制、药物控制、运动控制等多种方式对血糖进行控制,对于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该结合治疗与护理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2]。2011 年6 月~2014 年5 月在我院通过问题跟踪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1 年6 月~2014 年5 月收治的6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符合WHO 所规定的DM 诊断标准。60 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25 例,女性35 例,年龄在39~71岁,平均年龄(45.6±16.1)岁。所有的男性患者平均空腹血糖11.23±3.12mmol/L, 餐后2h 血糖值14.01±2.69mmol/L; 所有的女性患者平均空腹血糖10.19±3.25mmol/L, 餐后2h 血糖值15.32±3.13mmol/L。I 型DM 患者23 例,II 型DM 患者37 例。观察组与照组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跟踪护理方式,有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1.2.1 发现问题 每日10:30 之前,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状况在进行仔细观察之后,进行整体性的评估工作,及时找出病人所存在的各种健康问题,并针对问题展开相关护理计划的制定,并积极落实相关的护理措施[3]。

1.2.2 跟踪问题 责任组长每日对病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管理,对观察组的成员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及时进行了解,检查护理措施的执行状况,对患者所出现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急性床边护理查房医技组内讨论,例如对于糖尿病酮症、糖尿病足病人等进行专门的护理查房,对于所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需要与其他小组成员积极讨论与交流,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修正以及调整,进行动态化管理[4]。

1.2.3 解决问题 护理督导在每周三、周五下午交接班时,进行1h 的疑难病例查房,责任护士需要对分管重症病人进行相关病情的回报。其中责任护士汇报的要点主要包括观察问题、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的落实状况,并对其做好具体的评估与量化。

责任组长需要对疑难问题进行补充与解答,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制定下一步的护理计划,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每次查房之后,需要进行相关血糖的指标检测,并做好相关的记录[5]。

1.3 判断标准 (1)空腹血糖控制:良好:4.4~6.1mmol/L;一般≦ 7mmol/L;差>7mmol/L。(2)餐后2h 血糖控制:良好:4.4~8.0mmol/L,一般:≦ 10mmol/L;差>10mmol/L.1.4 统计学方式 所有的数据信息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采取问题跟踪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在空腹血糖的正常率(空腹血糖4.1~6.1mmol/L)由6.32% 上升到51.5%,餐后血糖正常率(餐后2h<10mmol/L)由10.6% 上升至65.3%。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有着差异显著性,P<0.05。在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结果(例)

3 讨论问题追踪护理方式在于提高护士评判式思维能力,及时发现病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隐忧,进而通过科学的分析与研究,解决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加强沟通与交流,对患者进行动态性评估,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现有的医学手段还不能治愈,只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血糖,控制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因此,在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中,护理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7]。通过问题跟踪护理方式,将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有效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加强了对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显示,通过采用问题跟踪护理方式,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应积极引导病人加强保健意识,提升患者在血糖控制上的关注,加强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的控制方式教育,稳定患者的血糖指数[8]。同时,积极制定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指导方式,规范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流程,构建标准的糖尿病病人护理流程。

参考文献:[1] 鲍红丽, 丁秀娟.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影响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1):41-43.[2] 陈怀敏, 刘恩华, 武峰等. 糖尿病患者离院后不同阶段医嘱依从性问题探讨及对策[J]. 武警医学,2012,23(9):770-772.[3] 王秀洁. 问题跟踪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4,34(6):758-762.[4] 邓姝. 基于问题跟踪规范股骨头坏死术后护理方法[J]. 四川医学,2012,33(7):1334-1335.[5] 戴莉敏, 马丽, 杲安然等. 问题跟踪护理应用于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2014,28(5):563-564.[6] 朱霞明, 李惠玲, 陆茵等. 问题跟踪护理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35-736.[7] 高淑芬. 问题跟踪护理在癌症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26.[8] 李惠玲, 赵鑫, 吴茵等. 以问题为基础实施男护生导师课外跟踪随访辅导制的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1-633.

论文作者:范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4

标签:;  ;  ;  ;  ;  ;  ;  ;  

问题跟踪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范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