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观察论文_明进波

明进波

湘雅常德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7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别开展超声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结果差异。结果:47例患者检出乳腺纤维腺瘤56个;47例经超声、MRI分别检出乳腺纤维腺瘤37例(78.72%)、44例(93.62%),检出率间差异明显(P<0.05);超声、MRI分别检出类圆形病灶33个、36个,无规则形状病灶14个、11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均较好,但MRI更好。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超声;MRI;诊断价值

乳腺纤维腺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经手术治疗,但在治疗前需接受切实有效的诊断方法,从而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数据基础。乳腺纤维腺瘤多经触诊、超声、MRI、X线及病理学方面检查。超声具有无创、图像清晰、经济性较好等特点,临床应用率较广,而MRI则因在空间结构及组织分辨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1-2]。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7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别开展超声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结果差异,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7例,均为女性,年龄22-65岁,年龄平均(37.47±5.25)岁。所有受检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均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无传染性疾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既往无过敏史;依从性较好,无乳腺以外其他部位或系统肿瘤。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在清晨安静空腹状态下先行乳房超声检查,再行MRI胸部检查;(1)乳房超声检查方案如下,仰卧位,暴露胸部,双臂上举,超过头部,利用大为DW-500全自动诊断仪;术者在探头(探头频率4-13MHz)上涂抹适当耦合剂,手持探头紧贴乳房皮肤,适当加压,从横/纵切面全面扫描患者乳房,观察并记录病灶位置、直径、形态、回声及血流情况。(2)MRI胸部检查方案如下,俯卧位,乳房自然下垂,利用MRI扫描仪从平面及矢状位等不同切面通过不同序列开展扫描,层厚4mm,层间距0.8-1.6mm,FOV240-360mm;扫描后数据经专用数据软件处理后,由2名影像学医师单独阅片,若医师意见不一致,邀请第3名医师负责共同讨论,直至意见一致为止。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如下:(1)超声检查,乳腺病灶检测情况,比如直径、位置、外形等,其中乳腺病灶评估标准主要见于以下几点,1级标准,超声基本正常;2级,超声下见良性病灶;3级,超声下高度怀疑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的恶性病灶发生风险;4级,超声下怀疑恶性病变;5级,超声下高度疑似恶性病灶;6级,明确恶性病灶;血流判断标准,0级,未见任何血流信号,1级,仅1-2处见少量血流信号,3级,血流信号丰富成网,至少3条血管,2级3-4处或1处较长的血流信号,介于1-3级间[3-4]。(3)MRI检查评估标准,0级,需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评估,1级,病灶不明显,2级,良性病灶,3级高度疑似良性病变,4级疑似恶性病变,5级高度疑似恶性病变,6级明确乳腺癌诊断;TIC分型,I型持续升高,II型平台型,III型廊清型[5-6]。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及MRI检测乳腺纤维瘤情况

47例患者检出乳腺纤维腺瘤56个;47例经超声、MRI分别检出乳腺纤维腺瘤37例、44例,检出率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RI分别检出类圆形病灶33个、36个,无规则形状病灶14个、11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在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集中于年轻育龄期女性,通常情况下可将其分为以下管周/内型纤维瘤,导管内纤维腺瘤、巨大纤维腺瘤以及囊性增生型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在发病早期多无临床表现,且多为单发病灶,以往多将超声作为首选检查措施,这与超声无创、经济性较好、推广范围较广泛有关,而且超声还可发现瘤体内血流情况,以及与邻近组织间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时,若乳腺组织萎缩程度比较明显,则无法准确判断其病灶位置,继而出现声像图组织层次模糊等不良情况[7-8],故目前选择其他影像学方法检查乳腺纤维腺瘤。随着我国医学行业的不断发展,MRI在各阶层医疗机构中应用率逐渐提高,加之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无辐射性损伤、能够多切面观察等优势,使得MRI在患者、家属中接受度越来越高。

本次研究中,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7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别开展超声及MRI检查;结果显示:47例患者检出乳腺纤维腺瘤56个;47例经超声、MRI分别检出乳腺纤维腺瘤37例(78.72%)、44例(93.62%),检出率间差异明显(P<0.05);但超声检查、MRI检查后图像均有所不同。

总之,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均较好,但MRI更好,图像清晰、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向真,张跃梅,欧阳秀霞.超声与磁共振动态成像在乳腺纤维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1):60-61.

[2]赵玉年,唐金海,沈文荣.MRI引导定位活检术对仅MRI显示乳腺病变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6):889-894.

[3]魏振玲.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超声声像图与病理诊断的对照性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4]黄荣,黄怡.高频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7,37(12):55-56.

[5]李峰,潘炯,李小强,等.MRI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61-164.

[6]张伟娟,周宁,施全,等.乳腺纤维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比较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34-36.

[7]高圣洁.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测值与病理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8]樊金銮.超声对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诊断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5):124-125.

论文作者:明进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观察论文_明进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