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研究--以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为例_增长速度论文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研究——以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为例论文,产业发展论文,现状及论文,体育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909(2015)03-0073-08

       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为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联合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对2006-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统计和核算,第一次较好地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展现给了世人。自此之后,全国性的体育产业统计再没见到,即便在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中,也很难见到详细具体的统计数据,且各省市、自治区由于统计指标和口径不一,很难充分地了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本研究以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为蓝本,把体育产业分成八个门类,对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揭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概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体育产业基本概念界定、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特点,课题通过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揭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了大量体育产业相关书籍、报刊、期刊和杂志,为课题的撰写获取到有力的资料支撑。一方面,以“体育产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Google学术搜索、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电子文献资料库查阅到与北京市体育产业相关的期刊和论文100余篇,参考其中30余篇。另一方面,课题组通过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体育局获得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材料。

       1.2.2 专家访谈法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访谈了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大学、湖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其真知灼见为本研究的成文提供很大帮助。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体育局等单位获得北京市体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信息,直观形象地反映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2 体育产业概念界定及分类

       体育产业的概念自产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具体来说,存在如下一些概念界定。概念一,体育产业是指能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体育活动。概念二,体育产业是指与体育运动有关联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概念三,体育产业是体育劳务企业的总和,不包括相关产品的企业。概念四:体育产业即体育企业的总和。由于专家学者们对体育产业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其概念的界定自然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但无论哪种理解,一定程度上都是合理的。通过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诸专家学者对体育产业的概念之所以有分歧[1],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争议:第一,体育产业是企业的总和还是体育经济活动的总和。第二,体育产业是体育产品企业的总和还是体育服务企业的总和。第三,体育活动是否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运营。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不管哪种概念都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体育产业与体育企业高度相关。其次,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经济活动。再者,体育产业提供的既有体育产品也有体育服务。基于此,本课题给体育产业作如下定义: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而进行体育产品和服务提供的部门及其经济活动的总和。

       为了更好地分析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为蓝本,把体育产业分成八个门类,对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八个门类分别为: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其他体育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体育组织管理活动指专门从事体育比赛、训练、辅导和管理的组织的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指可供观赏比赛的场馆和专供运动员训练用场地的管理活动[2]。体育休闲健身活动指主要面向社会开放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和其他体育娱乐场所的管理活动。体育中介活动是为了满足社会体育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体育中介服务的经济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是指进行体育器械、体育设备、体育服装和鞋帽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是指进行体育器械、体育设备、体育服装和鞋帽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是指体育场馆[3]、室外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体育及休闲健身服务用房等的修建。其他体育活动是指除了以上七个门类之外的其他体育经济活动,包括体育彩票、体育培训、体育科研服务、体育传媒服务、体育保洁服务等。

       3 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3.1 北京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

       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不仅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北京市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89.8亿元,实现收入427.1亿元,从业人员10.2万人;2009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91.4亿元,实现收入500.2亿元,从业人员10.3万人;2010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112.8亿元,实现收入558.4亿元,从业人员10.8万人;2011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129.2亿元,实现收入680.1亿元,从业人员11.9万人;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144.2亿元,实现收入777.0亿元,从业人员12.3万人;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实现收入863.4亿元,从业人员13.2万人。从增加值上看,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从89.8亿元增加到144.2亿元,年均增加值90.6亿元,增加值年均增长13.6亿元。从实现收入上看,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实现收入从427.1亿元增加到863.4亿元,年均实现收入641.9亿元,实现收入年均增长87.3亿元。从从业人员上看,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数从10.2万人增长到13.2万人,年均增长0.6万人,如表1所示。

      

       3.2 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状况

       产业结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业部门的出现,人们用于研究产业变化而创立的经济范畴。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进行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各级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任务。统计数据表明,2008-2012年间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中介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出现了上升,其中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17.4%增长到23.0%;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4.5%增长到6.0%[4];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中介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1%增长到4.7%;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7.0%增长到7.1%。其中,2008-2012年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和体育中介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体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在连续三年上升后出现反弹[5],比重回到6.0%;而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在2009年实现上升后出现下滑,连续三年持续下降。2008-2012年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其他体育活动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出现下降,其中,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13.4%降到11.1%;2008-2012年北京市其他体育活动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11.7%降到10.0%;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用品、服装[6]、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8.2%降到7.9%;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4.8%降到24.4%。其中,2008-2012年的四年间,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连续多年下降,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及其他体育活动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都是在2009年出现上升后出现回落,进而连续多年下降[7],如表2所示。

      

       3.3 北京市体育产业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经济工作中经常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动态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因此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是体现体育产业增长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将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把不同时期体育产业的增加值抽象成一个比例来体现体育产业在这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有利于了解体育产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统计数据表明,2008-2012年间北京市体育产业连续多年增长[8],2009年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为1.8%,2010年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23.5%,2011年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14.5%,201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为11.6%,除了2009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只有1.8%外,2010-2012年连续三年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10%,其中,2010年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高达23.5%。从北京市体育产业八个重要组成门类来看,2008-2009年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其他体育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与销售[9]、体育场馆建筑活动的增加值增长速度都有所下降。其中,除了体育组织管理活动(0.7%)和体育场馆管理活动(9.0%)在2009年的增长速度较低之外,其他六个门类的增长速度都是2008-2012年五年间最高的[10]。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2.8%,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增加值年均增速为4.7%,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6.5%,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加值年均增速为7.5%,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中介活动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5.2%,2008-2012年北京市其他体育活动增加值年均增速为8.4%,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1.5%,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增加值年均增速为3.1%,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3.1%,其中,只有体育场馆管理活动[11]、体育中介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如表3所示。

      

       3.4 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状况

       从业人员是指在一个行业或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它是各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基本目标之一。对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数进行核算不仅可以反映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而且可以反映体育产业在某一时期内对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和对就业的贡献水平。从表4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10.2万人,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13.2万人,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增长3.1万人,年均增长0.6万人。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中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其他体育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的从业人员增长数分别为0.6万人、0.3万人、0.6万人、0万人、0.2万人、-0.1万人、1.8万人、-0.3万人,从数据可知,除了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场馆建筑活动从业人员出现了负增长和体育中介活动从业人员出现了零增长之外,北京市体育产业中其他五个组成门类从业人员数都出现了正增长,其中,增长最快为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从业人员年均增长数为0.36万人[12];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次之,从业人员年均增长数分别实现0.12万人。

      

       3.5 北京市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

       体育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每一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所创造的增加值的大小。从北京市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总体情况来看,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劳动生产率从2008年的8.8万元/人提高到2012年的11.7万元/人,四年间劳动生产率上升2.9万元/人,年均增长0.7万元/人。从北京市体育产业各组成部分的劳动生产率总体来看,除了体育场馆建筑活动的生产率从2008年的15.7万元/人下降到9.0万元/人以外,体育产业组成部分的其他七个门类的劳动生产率都出现了增长,其中,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以及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的劳动生产率多年来都是持续上升,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其他体育活动等三个门类的劳动生产率都是在2009年出现下降以后重新反弹,并连续多年上升,只有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的劳动生产率是先升后降再升[13]。从北京市体育产业各组成部分劳动生产率的具体数值来看,2008年,除了体育组织管理活动[14]、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其他体育活动、体育场馆建筑活动以及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等的劳动生产率都在10万元/人以上,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的劳动生产率都在7万元/人。截至2012年,除了体育健身休闲活动4.7万元/人、体育场馆建筑活动9.0万元/人之外,其他六个门类都在10万元/人以上,其中,体育组织管理活动的劳动生产率更是上升到20.7万元/人。

      

       4 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特点

       4.1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北京市体育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15],已初具规模,从2008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产业规模呈现继续扩大的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增加值连续多年上升[16],从2008年的89.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44.2亿元,增加值四年间增加54.4亿元,年均增长13.6亿元。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实现收入从2008年的427.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77亿元[17],实现收入四年间增长349.9亿元,实现收入年均增长87.5亿元。2014年10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出台,给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此大背景下,北京市体育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体育产业规模将再上新台阶,为我市整体经济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图1)。

      

       图1 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规模增长情况

       4.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对北京市体育产业近五年的发展数据,尤其是对体育产业八个组成门类增加值近五年的发展规模和比重进行分析发现[18],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但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将会不断优化和完善。总体来看,北京市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部分占较大的比重[19],而作为体育产业主体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所占的比重较小。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中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及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变化最为明显,其中,2008-2012年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由17%上升到23%[20],2008-2012年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及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由35%下降到24%,事实证明,北京市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的比重不断降低,体育服务的比重日益提升,体育产业总体结构日趋完善(图2)。

      

       图2 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4.3 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

       对北京市体育产业及其各组成门类历年增加值增长速度进行分析发现[21],不论是体育产业总体的增长速度还是体育产业各组成门类的增长速度,其发展速度都呈现出放缓趋势。2009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同比增长速度为1.8%[22],2010年出现高速增长,增速高达23.5%,随后增速连续两年下降,2012年增长速度只有11.6%,总体来看,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且趋于稳定。2009-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各组成门类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除了体育场馆管理活动[23]、体育组织管理活动(2010年增速加快)之外,体育中介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建筑活动等六个门类的增加值增长速度四年来连续下降,且降幅日益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其中,增长速度降幅最大的为体育中介活动,增长值增长速度从2009年的36%降到2012年的17%(图3)。

      

       图3 2009-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速度增长变化情况

       4.4 从业人员队伍继续壮大

       通过对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分析发现[24],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队伍表现出继续壮大的趋势。从体育产业总体来看,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经过连续多年增长,从10.2万人增加到13.2万人[25],五年间从业人员增加3万人,年均增长0.6万人。从体育产业各组成门类来看,除了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的从业人员数有所降低之外,体育产业其他六个组成门类的从业人员都出现了增长。2008-2013年体育场馆建筑活动从业人员从0.4万人降低到0.1万人;2008-2013年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的从业人员出现了小幅下降,从1.1万人降低到1.0万人;2008-2013年体育中介活动从业人员未出现明显变化,多年来维持在0.4万人。2008-2013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的从业人员共减少0.4万人,体育产业其他五个部分(体育中介活动除外)共吸纳从业人员3.4万人,体育产业总体从业人员队伍增加的部分远远高于减少的部分[26],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由此可见,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继续壮大是必然趋势(图4)。

      

       图4 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增长变化情况

       4.5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

       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体育产业人均增加值的角度来看[27],还是从体育产业人均实现收入的角度来看,未来北京市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必然。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从2008年的8.8万元/人增长到2012年的11.7万元/人,人均增加值连续多年持续出现增长,四年内增长2.9万元/人,人均增加值最小增长为0.1万元/人,最大增长为1.5万元/人,年均增长0.73万元/人;2008-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的人均实现收入从2008年的41.9万元/人增长到2012年的63.2万元/人,人均实现收入同样连续多年持续上涨,四年内增长21.3万元/人,人均实现收入最小增长为3.1万元/人,最大增长6.7万元/人,年均增长5.3万元/人。不难看出,随着我市乃至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不断升级,体育市场的不断成熟[28],体育产业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市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势必将继续提高。

      

       图5 2008-2013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生产率增长变化情况

       5 结语

       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而进行体育产品和服务提供的部门及其经济活动的总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29],我国体育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随之水涨船高。通过对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北京市体育产业增长迅速、现已初具规模,但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行业发展不稳定、生产力水平较低等问题。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虽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但在我市乃至全国良好的体育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下,我市体育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体育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业人员队伍继续壮大、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将会成为未来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北京市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可窥见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概貌和基本走向。正确认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是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收稿日期:2015-05-05

标签:;  ;  ;  ;  ;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研究--以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为例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