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注重提高孩子的写字能力论文_李新蕊

课堂中注重提高孩子的写字能力论文_李新蕊

李新蕊 山东省招远市魁星路小学 265499

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已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部首,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字呢?下面谈谈个人的浅显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二、细心指导,领悟写法

要教学生写好字,就要帮助学生练好写字的基本功。首先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正确执笔、运笔。其次,要写好汉字的偏旁,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低年级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让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写字。再次,要掌握教学步骤。参照语文教学步骤形式进行教学,作写字前指导,着重两个方面:一是直观示范,二是突破重点、难点。开始时逐笔逐字地进行指导,重点笔画反复指导。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写字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要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

四、重评价,重激励,多表扬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写得好的字用红笔圈起来,更好的加上小红旗或小红花,这样对学生能起到非常大的鼓舞作用。对于写得不够好的或写错的用圆圈标明,要求学生认真订正,把订正的字写在另一页的田字格里,然后面对面地批改指导。面批时要讲究方法,采取多鼓励的方法。面批时应准备好纸和笔,对学生感到难写的字或笔画,当面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书写模仿,再写几个范字让学生描写。这样进行面练,效果特别好,学生很快一改旧观。

当然,要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地坚持,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文字素养。

论文作者:李新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4年2月(总第6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2

标签:;  ;  ;  ;  ;  ;  ;  ;  

课堂中注重提高孩子的写字能力论文_李新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