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和转化探究论文

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和转化探究论文

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和转化探究

李忠霖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51400)

摘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除了经济这一硬控制力以外,文化在其中则起到软控制的作用。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底蕴的国家,在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中,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还能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许多尖锐问题,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加快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转化。鉴于此,本文便对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和转化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资源;社会治理

现阶段,我国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以此合力建设和谐社会。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属于一种客体资源,其也是我国在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时所采取的一种重要软控制手段。诸多学者与专家都纷纷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探究传统文化资源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便以贵州省独山县的楹联文化资源作为论述实例,以此深入探讨其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相关创新及转化。

一、历史概况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贵州诞生了不少历史名人,如舍人、尹珍、盛览等,贵州的民风淳朴,并且崇尚礼仪,由于贵州省独山县在地形上受到阻隔,这使贵州省和其他省份有所不同,有着非常迥异的民间风俗。其中尤以楹联文化最为出名,楹联文化是独山县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下所产生的,其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逢过年过节,每家每户都会写贺联或挽联,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对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独山县的文化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而楹联文化也已成为当地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现阶段,当地民众在举办文化活动时所写的诗联,不仅包括楹联,甚至还加入了书画与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

过滤与滴头抗堵新技术模式是在含沙量不大于3.0 kg/m3且滴灌带为一年用条件下,采用一级过滤模式:即在滴灌首部泵前安装低压旋转网式过滤器,过滤大颗粒泥沙与杂质。通过筛选出的适宜灌水器,将大部分细颗粒泥沙随滴头出水排入到田间。沉积在毛管内的泥沙在灌水结束后,通过毛管尾端的辅助冲洗支管进行定时冲洗,冲洗水量占灌溉水量的1.0%~1.7%。

二、文化建构举措及成效

伦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也使德孝文化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软控制作用,其在民众的人际交往、建构家庭秩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楹联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其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对类似于楹联文化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传承与弘扬,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

11月25—26日,水利部党组中心组举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扩大)学习班。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水利改革新篇章》为题作了动员讲话。

(一)建构举措

2.增强传统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开拓其创新空间

水利施工现场由于具备显著的复杂性,因此亟待对此予以综合性的施工管理。通过推行现场施工监管的举措,应当能在根源上消除某些潜在隐患或者其他施工风险,确保水利建筑物应有的安全性并且杜绝某些额外的水利建设成本耗费。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管理举措应当能够渗透在全过程的水利施工中,其中包含了如下的施工现场管理关键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不断更迭,使我国遗留了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治理中都离不开乡贤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村民是否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落的成败。因此,必须要确保村落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当地乡贤能够从以往的自发性传承进一步转变为自觉性传承,以此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因此,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必须要重视乡贤作用,在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中对乡贤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从而使我国在文化建构过程中能够在乡贤作用的促进下,将个人的兴趣爱好转变成整个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进而使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贵州非常重视乡贤作用,在历史中诞生了许多乡贤,这些乡贤都在各自时期起到了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朱启钤、姚华良两位名人,便在抗战时期努力推进文化教育工作,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现如今,乡贤队伍中有许多老前辈,这些老前辈有著名的书画家、有国家机关单位的老干部,但无一例外都担负着传承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地还利用各种学会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诗联学会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各种征联活动的开展,展示了不少优秀的诗联作品,并在国家和省级中获得了不少奖项。与此同时,学会在当地楹联文化的宣传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以楹联文化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新的传统,即“送中堂”,每逢当地有红事或白事时,学会成员便会书写诗联送给主家,主家会将诗联挂于厅堂正中,从而形成了当地颇具特色的中堂文化,这也使送中堂在当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对传统德孝文化的弘扬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在乡贤们的推动下,使当地的楹联文化变得非常浓郁,这也使当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文化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1.在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中进一步巩固乡贤作用

一直以来,伦理都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伦理则是以儒家所提出的礼仪及诗书作为依附。在独山县中,民众都一直倡导“诗礼传家”,这也彰显着当地居民对伦理道德所表现出的认可与弘扬态度。当地居民都始终以孝德文化为主导,将友爱放在第一位,追求民主和共荣,并将扶老携幼与恪守孝道作为当地女性的一种重要评价标准。在现代化社会,当地乡贤在不断的文化传承中,将伦理道德作为其核心要素,同时也发掘出楹联文化的传承载体及创新空间。其将乡土民俗和楹联文化结合起来,进而使当地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如诗联语言、楹联壁报、送中堂等,其中,诗联语言将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礼仪与诗联进行了紧密的联系,而楹联壁报则是在当地的焰火文化节日中宣扬道德,在焰火文化节中,不仅包含有戏曲和歌舞,同时民众还可利用楹联壁报来描述当地发生的变化,或是对当地的好人好事进行赞颂,此外还可以利用楹联壁报来对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抒发,进而使当地民众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精神面貌得以充分表达出来。送中堂则是当地对道德进行赞誉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堂不仅包括楹联,同时还包括剪纸、诗词、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利用中堂可对社会中的好人好事进行全面颂扬,这使得中堂具有极强的歌颂与褒奖功能。送中堂能够从道德上评价受赠者,对于受赠者来说,这是一种无比的荣耀,同时也是其他人对其人生价值的认可与肯定。当然,楹联文化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当地人不仅仅局限于创作,同时其对社会发展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这使其能够将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楹联文化进行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楹联文化从形式与内容上得以不断创新。

(二)主要成效

从贵州省所采取的文化建构举措中,可以为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传承与保护带来启发。而贵州省在采取这些文化建构举措后,也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效。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贵州省将楹联文化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使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其也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发挥创新精神,以此不断推动楹联文化的渗透与发展,进而使当地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新型文化,其不仅使当地文化特色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使当地的文化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其二,贵州省将楹联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及人生礼仪进行了紧密结合,从而在宣扬楹联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了优秀的伦理道德精神,体现出了其应具备的人生礼仪,使当地民众能够在楹联文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使其在生活之中能够恪守孝道、尊老爱幼,使当地的养老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三,在楹联文化的宣扬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品质也进一步被弘扬,从而使当地人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使其在为人处事中能够建立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进而帮助其更好的维系家庭关系,更好的维持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一直以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以法制为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道德来进行基层社会治理也正逐渐显现出来,而在这种治理方式下,其治理主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在此过程中,我国需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主体问题,尤其是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主体与治理对象,从贵州省的社会治理中可以看出,当地民众的主体性对于当地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建构则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重大工程,在此过程中怎样更加有效的创新与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使其能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也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深思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贺少雅,毕啸南. 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和转化——以山西省闻喜县寺底村为例[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01):28-34.

[2]黄萍,杨金洲. 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影响——以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为例[J]. 民族论坛,2016(03):92-97.

[3]李利宏,杨素珍.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阈中传统治理资源重构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6(08):81-85.

[4]邢继雯. 德孝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路径探析——以新乡县朗公庙镇“孝道大餐”为例[J]. 现代交际,2018(08):216-217.

本文来源于贵阳市科协软科学课题立项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忠霖(1982.3- ),女,汉族,四川广汉,硕士,中级讲师,音乐教育。

标签:;  ;  ;  ;  

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和转化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