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对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分析论文_温权,陆必波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1)、试验组(n=32)。参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氟西汀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抑郁状态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96.9%、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10.5±2.3)分、(12.4±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抑郁症;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068-02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组情感性障碍症状群或者状态,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老年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此,在临床中,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以此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现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予以探究,分析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1)、试验组(n=32)。参照组患者中男、女各17例、14例,年龄范围60~83(71.2±4.6)岁,病程范围4个月~6(2.8±0.8)年;试验组患者中男、女各18例、14例,年龄范围61~83(71.7±4.7)岁,病程范围4个月~6(2.9±0.9)年。利用SPSS 19.0软件处理2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氟西汀治疗,1次/d,20mg/次,口服给药,连续服用6周。

试验组患者予以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配方为淮小麦、百合各30g,酸枣仁20g,白术、生地黄各15g,茯苓12g,当归、柴胡、姜半夏各10g,炙甘草3g,大枣10枚。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去除柴胡;痰热者加天竺黄、黄岑;肝火炽盛加丹皮、栀子;久病气虚血亏加党参、黄芪;血瘀者加桃仁、丹参。用水煎煮,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6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抑郁状态予以统计对比。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状态,无抑郁为<7分,疑似抑郁为8~17分,轻度抑郁为18~24分,重度抑郁为>24分,评分越高,抑郁状态越严重[1]。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HAMD减分率判定患者临床疗效,显效为HAMD减分率为>75%,有效为HAMD减分率为50~75%,无效为HAMD减分率<50%,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2]。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率,并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并实施t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表示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96.9%、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3.讨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精神障碍,属于“郁病”范畴。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甘麦大枣汤治疗,具有补益中气、安心养神、补脾益气、甘润滋养的功效;给予百合地黄汤治疗,具有疏肝理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养血柔肝的功效,二者联用,可充分减轻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本文研究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通过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与相关文献报道[4]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玉,赵燕萍.中医药联合心理疏导法治疗抑郁症34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42-343.

[2]汤献文,布艾洁.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5):283-284.

[3]王永杰,魏丹丹,胡倩,等.百合甘麦汤加味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7):1050-1052.

[4]缪卫红.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老年抑郁症19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5):39-40.

论文作者:温权,陆必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对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分析论文_温权,陆必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