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陶承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陶承

(武进中医院外一科 213000)

【摘要】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予以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8%,患者在应激性溃疡、颅内感染、穿刺处出血的发生率低。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救治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8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ardware channel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application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July 2011 - July 2011 from departments of 21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 to be soft channel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otal effectiveness 81.8%,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tress ulcer, intracranial infection, to the low incidence of bleeding. Conclusion Hardware channel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can better alleviat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romotion of use.

【Key words】Hard channel; 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Treatment effect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多发于大脑半球深部基底节的壳核处,具有较大的出血量,病发时可能会引发血液冲入脑室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该病发病迅猛、并发症多,可引起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以及疾病的年轻化趋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不得不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微创穿刺引流术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案,共有软、硬通道两种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对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分析其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验以及其他病理检查均诊断为高血压基底节区和各脑叶出血患者[2]。排除标准[3]:①具有消化道类疾病的患者;②代谢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具有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1例患者中男10例,11例,年龄49~74岁,平均60.3±4.9岁;按照GCS评分标准:其中8例在3~5分之间,7例在6~9分之间,1例在10~12分之间;其中基底节区和各脑叶出血分别为9例和12例。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采用硬质板垫于头下,并将头稍微偏向左侧,采用CT模拟定位,进行头部穿刺点以及进针方向的确定。以血肿量最大层面为标准,将其作为中心靶。在常规消毒后,采用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44620,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采用5cm的穿刺针进行穿刺进针,以额部眉心上方大概9cm的位置作为穿刺点,沿双侧外耳道连线进行穿刺,于头颅穿刺点处采用电钻钻入,达到预期深度后将钻头换为5cm的穿刺针针芯,继续深入向血肿部位推进,并在接入侧管及粉碎针器后采用20ml的注射器将血肿脑脊液缓慢抽出约5ml,并将其接入引流袋内,之后用纱布覆盖。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6]:显效:脑出血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未见神经功能障碍病症,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有效:脑出血症状有所缓解,出现肢体障碍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但经康复治疗后得到缓解,可进行基础的生活自理;无效:未能抢救成功,患者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患者治疗后出现应激性溃疡、颅内感染、颅内碎骨片残留、穿刺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8%,其中显效4例,占36.4%;有效5例,占45.5%;无效2例,占18.2%。

2.2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者在应激性溃疡、颅内感染、颅内碎骨片残留以及穿刺处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例(36.4%)、2例(18.2%)、0例和0例。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实质上是因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一般具有内科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案。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不能彻底缓解患者的病症,且可能引发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当患者的出血量达到一定标准时,一般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手术治疗通常是以清楚血肿为目的,达到脑组织解压的效果,缓解脑部或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损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血肿清除术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可利用CT影像技术、微创技术以及神经导航技术等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通过对血肿的准确评估、出血量的正确判断以及出血部位的精准定位,有效降低了手术的危险性[7]。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软通道以及硬通道两种主要的穿刺方式,两种方式具有不同的适应征,且在治疗效果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硬通道穿刺一般采用电钻进行颅骨穿刺,相较于软通道穿刺所使用的手锥,操作更为简单,且省时省力,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8]。硬通道穿刺所使用的钻头较细,不易对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因此具有更低的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据相关资料研究可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高达40.0%的死亡率。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成功救治率以及预后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本院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21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8%。术中穿刺减压的效果较好,有效清除了血肿组织,仅使用一次性穿刺即可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操作简单,且术中出血量也控制较好,无需进行输血,对周围脑组织的伤害性也较小。通过治疗效果的研究可知,硬通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密闭性,一次血肿清除率可高达50.0%以上。在对其术后不良病症的研究中可见,应激性溃疡、颅内感染、颅内碎骨片残留以及穿刺处出血等不良病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例(36.4%)、2例(18.2%)、0例和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了患者的脑组织水肿以及脑组织血肿压迫,控制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也为患者及其家属减轻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及经济压力。然而由于本次实验样本有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德.软硬2种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1):30-31,51.

[2]潘国军,刘延浩.硬通道与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50-52.

[3] 徐万所.软硬两种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34-35.

[4] 王菊.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20-21.

[5] 杨志华.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5,43(9):1845-1846.

[6] 张皓春,刘春平,蒲国明等.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引流术在41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7):64-64.

[7] 王勇,童凌云,张华暹等.硬通道穿刺术与显微小骨窗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5):668-669.

[8] 李玉辉,王美清,李东升等.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95-98.

论文作者:陶承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陶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