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故障处理论文_王晓丽,王文杰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故障处理论文_王晓丽,王文杰

(国网河南新密市供电公司 河南新密 452370)

摘要: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进行了解并且尽快地处理其中的故障问题。文章在介绍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以及分析继电保护故障类型的基础上,经过详细研究,提出一些处理故障的方法,旨在保持变电站正常运行,提高其工作效率,以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故障处理

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继电保护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变电站工作过程中发生继电保护故障不仅对变电站的数据传输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有效解决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要培养一批具有精湛维修技术的技术人员,以保证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电力运营的安全性。

一、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的主要内容

电网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研究和提升继电保护配置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硬件是指研究智能继电保护配置的元件保护,软件是指继电保护配置中的广域保护系统。

1、继电保护配置的元件保护

1.1 主设备保护

继电保护装备的主设备保护应该注意保护发电机和变压器:要防止发电机内部短路,特别注意匝与匝之间的绝缘,深入精确化校对电压器灵敏度,整定计算等。设备的元件保护需要保证可靠性,变压器保护的重点仍然是识别励磁涌流,研究和发现变压器故障计算新原理仍是保护研究的重心。

1.2线路保护

继电保护的线路保护分为交流线路保护和直流线路保护两方面:在远距离保护下,交流线路易受到高电阻接地影响,回避负荷能力差,在系统震荡时发生短路,同时在同杆架设双回线中。因为电气量范围限制、零序互感和跨线故障等原因,容易导致交流线路故障测距误差大甚至是选相失败。在直流线路中,主保护行波保护仍受行波信号不确定影响线路端口非线性元件的采样率、过度电阻、动态时延的限制。

2、继电保护配置的广域保护

广域电网保护是指在变电站一级配置数字化和二级配置网络化的前提下,把整个电力网络看做一个整体,利用全球定位、网络通信、实施监测、分析判断等技术,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控制或隔离发生故障的设备。

二、智能继电保护配置的主要方式

1、广域电网保护

可以保护包括中心站在内的十几家变电站。中心站利用决策主机收集所包含的所有厂站信息,以其保护的单位元件为主要保护对象,通过分析判断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故障保护。区域保护可靠性最强,故障检测角度最为全面,同时对决策主机处理能力要求也最高。

2、站域电网保护

主要是作为一个变电站的后备保护,保护范围小于区域电网保护,是站域中心机利用收集到的变电站各个元件的信息,分析判断其存在故障完成保护。站域电网保护对主机计算能力,处理能力要求低于广域电网保护。

3、就地化间隔保护

主要是保护相应的具体一次设备。保护装置根据主接线方式、电压等级等具体方案,安装于GIS汇控柜或智能控制柜中,柜体按间隔散布在具体设备附近。分布在设备附近的保护 装置各自采集本地信息并与其它信息互相分析交换完成保护动作。就地化间隔保护方式灵活,对单一决策依赖小。但是信息庞杂,重叠率高,交互性差。

三、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类型分析

1、定值故障

在电力运行中,整定计算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失误就会导致严重的计量,这种错误极大地影响到了系统工作效率,有一些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出现了设备自身的老化现象,导致定值不精确,影响了供电稳定,供电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能马上进行更换与修理,就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整定计算过程错误的偏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插件绝缘方面的故障

这类故障虽然不对整体供电系统造成大的威胁,但如果发生故障,也会影响到供电稳定性,通过总结分析,其主要表现是设备在安装时布线不科学,没有按照规程操作,一些区域布线较严密,这就直接出现了静电微粒被附着在接线焊点周边,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焊点间导电通道,使继电保护中发生故障的几率增大。

3、干扰故障

计算机的使用虽然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因为微机导致的干扰也难以避免,当微机使用到规定期限的时候,其抗干扰的相关能力就会减弱,一些重要的通信设施就会被屏蔽,使干扰作用不断增强,逻辑元件在被干扰后,出现错误反应与动作,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相关功能,导致故障的出现。

4、CT饱和的相关故障

电力系统运行非常复杂,在这之中,CT 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二次系统有故障的时候,电流就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在规定的时段内 CT 就会严重饱和,最后出现了故障。

5、关于高频收发信号机造成的相关故障

信号机的问题容易出现此类故障,在电力供应中,各种机型相互连接,因为性能不同、功能不一,就很容易出现障碍,使各种机型间不能正确完成指令,继电保护受到极大的影响与干扰。

四、故障处理措施

1、经验识别

变电站继电保护出现的故障大多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的,甚至可以说,部分故障的出现具有统一的规律,因此,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其进行识别。操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将检修结果进行记录,然后将其汇总,就跟做笔记一样对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进行分类和归纳,将每一种故障的解决方式进行总结,这样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再次遇到类似故障时,就可以较快地解决掉。

2、分析处理

当继电保护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对故障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于继电保护故障的类型比较多,因此操作人员在分析过程中就要关注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确定最佳的处理故障的方案。当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中跳闸或者重合时,操作人员需要对循环间隔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寻求间隔周期吻合的保护动作,给故障处理提供基础的依据。

3、电位变化

在继电保护故障中,电位变化通常是会有具体的信息化特征的,当继电保护呈现的信息特征属于电位变化引起的故障时,操作人员就需要将变化的范围确定下来,并且将计算机系统安装到继电保护设备中,对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处理电位变化引起的故障要求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比较高,并且了解计算机操作流程,这样才能把握电位变化的精确数值,从而较好地处理继电保护故障。

4、分段检测

分段检测首要的前提是保证继电保护这一装置是处在通电状态中,在脱开通道时,电荷还能正常运行,需要对阻值较小的相关电阻部件加设好。在通道导电的情况下,需要保证对小值电阻具体状况的观测,通过对电阻运行数据的评估,研究信号均值,合理规划好继电保护,准确找到故障点,把故障排除在初期阶段。同时,还要对继电保护装置中存在的有线信号进行利用,形成正 确的继电保护故障问题分析数据,通过对比,使故障点迅速识别查明,确保故障维修能够及时快速。这类方法的程序较为复杂,特别是对小值电阻接入位置不好确认,固定也成问题,只有全面划分好接入通道位置,敲定好划分区域,才能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下一步检测,遵循严密规范的检测流程,实现快速解决故障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针对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运行的观察,了解继电保护的配置,形成稳定可行的相关故障处理措施,在遇到故障时,需要不断加以总结,认真按照程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使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马金辉.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107

[2]马志刚.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3(20):158-159

[3]李敏蓉.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87

论文作者:王晓丽,王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故障处理论文_王晓丽,王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