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同心同德--中国新文化事业的辉煌之旅_文化论文

与时俱进,同心同德--中国新文化事业的辉煌之旅_文化论文

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新中国文化事业壮丽航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航程论文,壮丽论文,新中国论文,文化事业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文化事业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灿烂的新篇章,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文化之林的独特风景。50年的求索历程,50年的梦想与奋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下,在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镌刻山河,雕镂情韵,其文采风流,足以引为当代华夏儿女的骄傲。

一、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文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诚如1000多年前的文论家刘勰在论述文化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时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中国文化事业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发扬革命文化的传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确立了新的明确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历史剧变的时期,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更新,以新的文化烛照当代,以新的诗魂引领民族,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清除腐朽没落的旧文化,进行新的文化变革。在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际,文化上的除旧布新,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新中国文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党领导人民扫除旧中国残留下的文化垃圾和种种丑恶现象,荡涤封建文化、殖民文化的污泥浊水,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盘根错节的旧文化势力,为新中国文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新的文化选择。每一种新文化都不可能毫无根基地横空出世,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乃至于人类的整个文化积累构成了它的广阔背景。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延伸与发展,它必须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在现代视野中对它们进行反思与价值甄别,进行升华与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新的文化建设一开始就不可能绕开的课题。

——面向新时代的生活,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是局部的嬗变,不可能是个别成分的增减,它是文化的整体性进步,是一个新的文化再创造过程。更何况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人民的愿望与要求,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它所创造的也是一个全新的文化境界。

正是进行了这样的文化变革、选择、创造,才冲决了旧文化的阻力与罗网,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化转型、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17年里,文化艺术工作者以澎湃的激情拥抱新中国文化、以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新中国文化

艾青、郭小川、贺敬之、何其芳等诗人向着新时代的放歌,被人们传诵一时。《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山乡巨变》等,代表了当时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他文学体裁如短篇小说、散文等,也是佳作名篇琳琅满目。电影创作生机勃勃,《上甘岭》、《南征北战》、《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董存瑞》、《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李双双》、《刘三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孙悟空大闹天宫》等影片风靡全国。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问世,电视剧创作也开始起步,17年里共播出电视剧74部集。话剧舞台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历史题材的《蔡文姬》、《关汉卿》,现代题材的《茶馆》、《龙须沟》、《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恢宏璀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荟萃了新中国音乐、舞蹈、诗歌、舞美的艺术精华,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红绸舞》、《荷花舞》、《孔雀舞》等民族舞蹈,《小刀会》、《宝莲灯》、《鱼美人》等中国舞剧,竞领风骚。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中国歌剧《长征》、《江姐》、《洪湖赤卫队》等在借鉴西方艺术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是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并得到世界认同的新艺术形式的杰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为中国民族音乐赢得了广泛而持久的声誉。戏曲舞台上,京剧《群英会》、《将相和》、《白蛇传》、《窦娥冤》、《红灯记》、《芦荡火种》,评剧《夺印》、《杨三姐告状》,昆曲《十五贯》、《李慧娘》,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祥林嫂》,豫剧《朝阳沟》、《花木兰》,玲玲如振玉,累累如贯珠。美术领域也取得了丰收,绘画作品《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雪》、《八女投江》、《血衣》、《三毛流浪记》,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组雕》、《艰难岁月》、《收租院组雕》等作品,衔华佩实,墨彩腾奋。

以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为序幕,新中国打开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大门。从建国之初到1966年,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41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155 个。 平均每年有100 余起、 近2000人次的文化交流项目。在表演艺术方面,派出的艺术团和艺术家达168起、10133人次;接待外国艺术团2215起、21524人次。

随着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艺术院团、艺术院校的团址、校址及排演场、影剧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在全国各地纷然涌起。17年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到1965年,全国已有县级文化馆2598个,城乡影剧院2943个,县以上公共图书馆562个,群众艺术馆62个, 乡镇文化站2125个。群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乌兰牧骑迄今仍是文艺为农牧民服务的旗帜与象征。艺术教育、图书馆、文物保护以及新闻出版等工作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创建,筚路蓝缕,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优越性成其伟功

首先,党的文化艺术路线、方针,是顺利实现文化更新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对文化艺术工作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领导文化工作的经验总结,对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51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对繁荣文化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新中国文化艺术的拓荒者是党率领下的一支富有朝气和战斗力的队伍。他们团结一心,情怀壮阔,在“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下,努力开创出一代文化的新气象。

再次,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生活给了文化事业发展以广阔的天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生产力和人的精神获得解放,处处都在鼓舞着人们、激动着人们,昂扬、乐观、自信、崇高,充盈在他们的心头。这是一个意气风发、雄视阔步的年代,青春的气息和高迈的气势扑面而来。作为时代之子,文化艺术工作者深深感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并且把握住了催发文化发展之树常青的动力。他们把脉时代,把脉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此来决定文化艺术的律动。诗人多兴会,画家巧意匠,参与文化创造的人民群众也激情勃发,想象飞扬,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宏大构建就这样一砖一瓦地开始了。

17年中,新中国文化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其中颇多风浪与曲折。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上的急躁冒进在文化艺术上都有反映,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学艺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受到过错误的、过火的批判。但总的说来,这个阶段主流是健康的,是发展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艰难曲折中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文化大浩劫。“文艺黑线专政论”甚嚣尘上,建国17年来的正确路线和工作成就被一笔抹杀;文艺队伍被全盘否定,文化艺术工作者进退失据,大批艺术家和专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几乎所有的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尽管是风雨如晦,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仍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左倾错误和林彪集团、“四人帮”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渴望与努力也没有改变过。电影《创业》、《海霞》等,是掠过寂寞长空的星辰。即便是几部被“四人帮”利用的样板戏,参与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也在艰难曲折中探索传统戏曲的现代戏创作和艺术形式改革,为后来积累了经验。天安门诗抄,则敲响了“四人帮”的丧钟。

三、改革开放为文化事业迎来了改革、发展、繁荣的新时期

十年动乱结束,文化事业春回大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不仅得以复苏,而且在“文革”前17年的基础上又有重大开拓与新变,走上改革、发展、繁荣之路。

邓小平理论确保了文化事业拨乱反正并且健康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道路,也拓展出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天地。邓小平理论,包括邓小平文艺理论,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新时期文化事业的行动指南。在邓小平同志热情洋溢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和一系列讲话中,对文化工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将文艺的方向重新确定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科学地解决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明确提出文化事业要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目的,正确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高度重视文艺队伍的建设,强调尊重艺术规律,并且深刻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有关文化工作的论述,是新形势下对邓小平文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正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新时期文化事业始终保持着健康繁荣的势头。

文化艺术生产空前繁盛

艺术舞台重现生机,大放光彩。话剧始终挺立在时代潮头,《于无声处》、《丹心谱》、《西安事变》、《山杠爷》、《旮旯胡同》、《死水微澜》、《狗儿爷涅槃》、《地质师》、《虎踞钟山》,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戏曲创作多姿多彩,菊香花红,京剧《曹操与杨修》、《法门众生相》、《骆驼祥子》,昆曲《司马相如》,豫剧《红果,红了》,采茶剧《榨油坊风情》等,佳作迭出。歌剧《张骞》、《苍原》,舞剧《丝路花雨》、《土里巴人》、《边城》,以其深厚的生活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征服了观众。从1987年开始,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中国艺术节”,集中展示舞台艺术成果,鼓励广大群众参与,从而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美术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流,并探索其他流派的创作道路,国画、油画、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成就。文学在新时期仍是敏锐而且充满激情的歌手。从揭批“四人帮”斗争中以短篇小说《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中以《蝴蝶》、《人到中年》、《今夜有暴风雪》、《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反思文学”,到改革大潮汹涌而来时以《乔厂长上任记》、《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苍天在上》、《人间正道》为代表的“改革文学”,一部部作品笔力扛鼎。电影优秀作品也是云蒸霞蔚,《天云山传奇》、《小花》、《人到中年》、《秋菊打官司》、《周恩来》、《孙中山》、《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凤凰琴》、《焦裕禄》、《离开雷锋的日子》、《红河谷》、《鸦片战争》、《周恩来外交风云》等,或雄健阔大,或深厚隽永,在内容与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电视剧后来居上,蔚为大观,《渴望》、《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西部警察》、《英雄无悔》、《努尔哈赤》、《篱笆·女人·狗》、《围城》、《中国神火》、《车间主任》、《人间正道》、《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相继在全国观众的聚焦中亮相。1998年共生产电视剧650部、9327集。电视文艺精彩纷呈,尤其是每年的春节电视晚会,是全国老百姓的“文化年饭”。我国现有音像出版单位300多家,每年发行音像制品近2亿盘。

一大批图书精品相继推出,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60卷《中国美术全集》、重印大型佛教典籍《中华大藏经》、323 卷“世界文学名著”等浩大的出版工程宣告竣工,标志着我国出版的新水平。电子出版物作为后起之秀,已经崭露头角。我国现拥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000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近8000种,出版社500多家,每年出书10余万种。

以解放艺术生产力为目的的改革不断推进

以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为先导,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在剧团管理体制、艺术生产机制以及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总结了有益的经验。文艺领域内创作观念、生产机制等各方面也在进行着改革,寻找着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处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生活实践与表现技巧、普及与提高、改革与发展、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主旋律与多样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途径,推动了文艺自身的演进。文艺领域在改革投入机制与激励机制,如建立专项基金,由原来的向单位按人头投入改为向文化项目投入,艺术院团试行企业化管理,普遍采取项目招标和演出贷款、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扩大艺术生产。艺术教育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以调整收费标准和招生办法为契机,艺术院校推进内部机制的改革,并围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艺术人才的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文化系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加快步伐。以加强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法人实体地位为特征,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单位的独立自主作用,充分调动集体与个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文化科技等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也将在确保社会公益职能的前提下探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影视领域进一步理顺了创作、制作、发行、放映、播映各环节的关系,出版领域也在改革中提高了集约化经营水平,扩大了规模效益。文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状况正在改变,《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出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到1998年,全国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总数达45834个,其中群众艺术馆有386个,文化馆2901个,文化站有4.3万个。覆盖全国的群众文化网络、星罗棋布的文化阵地,为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辽阔的舞台。各种行业文化、社区文化形式,如集镇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节庆文化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建设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已有农村电影放映队5万个,活跃在山区边寨。从1993年起,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 其中文化部表彰了261个文化先进县(市、区),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表彰了475个县(市、区)。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文化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就农村文化设施、文化队伍建设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做了全面部署。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和文物保护实行“四优先”的政策,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成绩斐然。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自90年代实施,经过7年努力,共投资63.73亿元,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还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孔雀奖,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剧(节)目。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传》已从口头文学整理成文学巨著,另两部史诗《玛纳斯》、《江格尔》也已完成汉译本的编辑工作。

少儿文化获得飞跃发展。由文化部等八部委自1992年起实施的“蒲公英计划”,第一周期,即前4年,就生产少儿故事片50部, 美术片76部,广播剧285部,电视动画片67部,图书15万种,报刊250种。前6 年共建成示范性农村儿童文化园41座。全国现有儿童业余文化场所1319座,儿童业余艺术团1624个, 少儿图书馆202 座, 其他各类儿童阅览室7530个。100个少儿艺术团走出国门,成为新中国的文化小使者。

建国之初,全国公共图书馆仅55所,经过50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截至1998年,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有2731所,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近50倍和2.2倍。馆舍总面积493万平方米,总藏书量3.85亿册(件)。仅1998年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37067次, 总流通量1.71亿人次,外借书刊1.57亿册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立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和信息库。中国“数字图书馆”及中华文化信息网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我国的文化市场经过20年的培育和建设,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市场体系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的共同繁荣的格局。到1998年,仅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市场各类单位已达27.7万家,从业人员24万人,年实现利税额40.3亿元,新创增加值146.2亿元。 遍布城镇并向农村延伸的文化市场,是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安排就业、涵养税源的广阔领域。在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指导下,文化部门与工商、新闻出版、公安等部门携手开展“扫黄”“打非”,严厉打击各类生产、贩卖和传播色情、淫秽物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强劲崛起。经过多年探索,许多文化行业已走上了产业化经营道路,产业总值成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全国文化产业收入逐年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在培育、发展阶段,但它所蕴含的能量正在逐步释放,被寄予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双重厚望。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建国以后,文物考古、博物馆、古建维修和科技保护等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普遍增强。1982年,我国第一部文化法律《文物保护法》颁布。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文物保护经费,从1992年起,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每年在原有50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8500万元,达到1.3亿元。“九五”期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8500万元。全国各级政府对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投入也有较大增长。现在全国每年共有25亿多元的经费用于文物保护事业。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750处,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近700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6万处。1982年以来国务院公布了3批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多年来,我国已有21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占世界第四位。经两次全国性文物普查,我国已知的地上地下文物有40余万处。改革开放后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文物保护维修工作,大批濒临毁坏的文物古迹得到抢救和保护,到本世纪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无险情的目标已实现。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井冈山、延安等革命纪念地的纪念建筑得到了维修。此外,民间表演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无形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抢救与保护。

新中国的文物考古屡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对秦始皇兵马俑坑及陵园遗存等重要遗址和王室贵族墓葬的发掘,对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夏商周断代研究等重大考古和历史课题研究,以及广汉三星堆遗址、咸阳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坑、扶风法门寺地宫、山东青州龙兴寺石窟造像窖藏、长沙走马楼三国纪年数万枚简牍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一次次再现文明古国的风华。

至1998年末,全国博物馆近2000座,每年举办展览5000个以上,观众达1亿多人次。这些数字近年来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 博物馆的种类也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分布更加广泛,逐步形成社会历史类、艺术类、自然地矿类、民族民俗类、科技产业类等不同品类的博物馆体系。

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在规模和范围、广度和深度、内容和形式、渠道和层次等方面,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20年里共派出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230余起, 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400余起。 与我国签订文化合作协定的国家达140个。在政府文化合作协定基础上,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文化交流执行计划420多个。我国现与160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际组织保持着各种联系。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图书、博物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教育、体育、科技、卫生、青年、妇女、旅游、宗教等诸多方面。1998年,经文化部办理的文艺类交流项目达2152起,20791人次。令人瞩目的是,民间文化交流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无论是出国或来华的艺术表演和展览项目,民间交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我国艺术家参加杂技、音乐、舞蹈等众多国际比赛或艺术节,仅1992年至1995年间,就获各种奖项的金奖100多个。

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下对外文化交流不仅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也使我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学习和借鉴了许多有益经验,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还为我国进入国际文化市场拓宽了道路。

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是与彪炳一代的一大批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戏剧家、电影家、美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以良好的艺德风范和杰出的艺术创造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更加尊重他们,在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倍加爱护,努力为他们充分发挥才华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发现、鼓励和扶持文艺新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文艺天地才俊辈出,星光灿烂。

艺术教育保证了文化事业薪火相传。全国艺术院校从1949年的18所、在校生2600人发展到如今拥有高等艺术院校30所、中等艺术学校135所、在校生近10万人的规模。50年来,全国艺术院校共为国家培养输送了约17.8万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队伍的骨干。到1997年底,艺术学科共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9个,博士点16个;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5个,硕士点80个。具有相当规模、专业门类齐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文化科技为文化队伍跟上科技时代创造了条件。在文艺研究、文博考古、舞台科技、乐器科技、音舞美科技以及图书馆科技、艺术医学等方面确立了各自的科研任务与攻关方向, 初步形成了文化科技网络。 1984年,文化部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并组织实施了44个国家重点项目和56个中华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号称“中国文化建设万里长城”的文艺集成志书,到1998年底,已初审210卷,出版142卷,预计2001年完成全部书稿初审,2004年完成全部出版工作。

新的文化设施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改革开放后,文化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全国文化部门基本建设的每年投资由20年前的750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20亿元。20年中,全国直接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约180亿元,同时各地还利用外资、社会集资、个人捐助等社会各界的配套资金,用于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纷纷拔地而起。雄居亚洲第一的国家图书馆总投资2.8亿元,藏书2100万册(件),于1987年10月投入使用;投资1.7亿元的深圳图书馆于1996年建成;投入近亿元的西藏图书馆、投入9000余万元的西藏博物馆,已先后耸立在“世界屋脊”上;投入6 亿元的上海博物馆于1995年建成,投入13亿元的上海大剧院已投入使用。此外,投资在亿元以上或亿元左右的公益性文化设施还有福建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河南省博物馆等数十个。跨世纪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国家大剧院现已进入实施阶段。投入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主体工程投资8000余万元的北京海淀“中国图书城”,是以社会集资、滚动投入方式兴建的,河北北戴河“万博文化城”民俗文化博物馆则由民营企业家出资。

中小型文化设施在神州大地有如繁星在天。除了大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外,娱乐业机构迅速发展到17.9万个。12.7万个由集体举办和个人承办的村级文化俱乐部(室),是对政府兴办的“两馆一站”文化事业机构的补充,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文化设施为载体的多层次的遍布城乡的文化网络。文化先进县、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四大文化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自1993年12月开始文化下乡、 文化扶贫活动以来, 到1997年,已建立村级图书室4.2万多个, 每个图书室配备了一套“万村书库”。为实现在本世纪末消灭电视接收盲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首先在中西部地区17个省、自治区国家级贫困县的14330个行政村、 边境地区2026个行政村支持建设地面卫星接收站。

四、50年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始终把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学艺术作为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新时期以来,党中央从这个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领导全国人民大胆探索,形成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全面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党把文化建设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上。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重在建设,努力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学艺术,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局服务。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文化工作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创造有利于文艺繁荣的环境和条件,妥善处理文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改革,完善法制,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解放艺术生产力。同时,要学习邓小平同志,为文艺工作者当好内勤,切实帮助文艺工作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尊重艺术规律,鼓励多创作,多演出,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要帮助和引导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以最大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创作优秀作品,不断提高艺术质量,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环境,充实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与智力支持。

文艺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文艺事业的命脉。邓小平同志谆谆告诫我们:“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邓小平文艺思想中带有根本性的命题,也是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最基本的经验。要始终坚持江泽民同志倡导的“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从思想上,进而从创作、演出等各个环节上防止脱离群众的倾向。要大力提倡深入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去,展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和伟大业绩,反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描摹时代风云,倾吐人民心声,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把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

深入生活、心系人民群众,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获得长久生命力的不二法门。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大胆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沿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围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使文艺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各级文化部门和领导也要改进管理,改进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在文化政策的制定、实施,文化活动的组织、评奖和表彰等工作中,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头。人民群众是文艺作品优劣的最终评判者,也是文化工作搞得好坏的最有权威的评判者。

坚持“双百”方针,尊重文化艺术规律

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超迈千古,中国人民为创造历史所做出的奋斗可歌可泣。这是我们时代的主流,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本质。文学艺术创作应当满腔热情地反映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在描写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做出努力。为此,需要有一批题材重大、大气磅礴的作品。黄钟大吕壮行色,浓墨重彩写风流。同时,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人民需求和爱好多种多样,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及其特长、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文艺从内容到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特征。党的文艺政策不是限制这种多样化,而是主张在共同目标下,提倡这种多样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的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当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要尊重艺术规律,废止粗暴干涉,坚持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地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在领导文化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抛弃衙门作风,废止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领域内的行政命令行为。同时,加强文化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管理,也是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保证。

正确评价并紧紧依靠我们的文艺队伍,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者,文艺的繁荣归根到底要靠他们的创造性劳动。错误地评价和打击我们的文艺队伍,是“文革”最惨痛的教训之一,我们应该永远记取。邓小平同志强调:“文艺工作者理应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爱戴和尊敬。”我们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郁气氛,善于发现艺术人才,高度重视艺术人才,为他们的生活排忧解难,为他们的艺术创造提供服务。

同时,要大力建设文艺队伍。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十分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鼓励文艺工作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时代作传,为人民立言。要开展正常、健康的文艺批评,具体扎实、生动活泼地做好引导工作。要在思想上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艺术上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还要像邓小平同志要求的那样:“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造一个团结、民主、融洽、和谐的气氛和环境。”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关系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赖以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而继承传统不是目的,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反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使命。“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只有大胆创新,努力把传统文化推向现代化,才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艺术的创新,从思想内容上说,要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从审美趋向上看,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要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发掘,不断赋予这些精华以时代的内容;对民族色彩浓郁的优秀传统作品应当给予很好的保护,同时注意推陈出新;对于新艺术形式的探索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必厚此薄彼。更重要的是,必须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传统,最终创造一种以社会主义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艺术。在创新中要坚持科学的精神,使我们的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服务,才能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突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交流与融合呈扩大之势。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外来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往,博采世界文化之长,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反动腐朽文化。世界文化史告诉我们,没有交流就没有一个民族的警醒与奋起,而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最终又取决于其内在的生机与活力,取决于文化本身的质量高低。这种生机、活力和质量不仅体现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对于文化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具有世界性。只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保持和发展民族特色,极大地提高我国文化艺术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中华文化就一定会以她独特的魅力和风采自立于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艺术产品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首先,应该努力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艺术作品。这是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崇高的责任,也是提高文艺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同时应该看到,我们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脱离市场谈文艺繁荣是不切实际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往往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其生产、流通既应当遵循艺术规律,又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机制能够给文艺创作注入沛然的生命活力,我们要力争拿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市场,从而流播久远,使文化艺术真正走向人民群众。

五、迎接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50年新中国文化事业,朝气蓬勃,雄姿英发地走向新世纪的地平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他还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五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放在一个十分重要位置上,将它与经济、政治一起纳入规划,并且确立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战略,是我们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又一次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当中自然也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又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推动作用。思想上的引导,智力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振奋,素质上的提高——文化的作用广泛而深远,它既有当前的需要,但更多的是着眼长远的教化和陶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文化工作实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铸民族精神的伟大工程。我们任重而道远。

器大者声必宏,新中国文化事业内蕴生机,外射光华。我们深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21世纪人类文化新格局对我们的召唤,与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身对人民、对时代、对事业的期许,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特别应看到,虽然今天的文艺天空群星灿烂,空前繁荣,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我们至今还缺少新一代大师级的领军人物,“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给我们以信心的是,有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政领导乃至于全社会对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支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立足于民族精神的深处和人类文明的高点,敞开胸襟迎接八面来风,不断地突破与超越,我们一定会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本文转载自由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纂、学习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发行的《共和国50 年活页文选》,略有删节)

标签:;  ;  ;  ;  

与时俱进,同心同德--中国新文化事业的辉煌之旅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